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4395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居住建筑设计新趋势与实践居住建筑的发展已经进 人到理性时代 居住质量的改善目录1.家庭结构的多样化1.1“-”型家庭住宅 1.2 老年人住宅 1.3 青年住宅 2.空间的可变性 3.功能的完善 4.推行生态住宅 5.应用新技术 1.1 “-”型家庭住宅1.1.1基本介绍 1)概念: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妇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个孩子;2)形成原因: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到了婚育年龄,“4-2-1” 家庭结构成为主要家庭模式。3)普遍性:在目前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中“4-2-1”家庭结构是最主要的家庭结构形式,独特并大量存在。4)影响设计因素:a.适应老年人需要;.满足

2、年轻人生活习惯;1.1.2家庭结构已有居住模式分析1.1.2家庭结构已有居住模式分析(1)同住型模式:典型的三室两 厅式可满 足三代人基本 需求基本户型户 型 功 能 组 合 概 念 图1.1.2家庭结构已有居住模式分析(2)合住型模式:夫妇与一方父母同住,为老人设独立的卧室。1.1.2家庭结构已有居住模式分析(3)相邻型模式:两个家庭相邻而居。户型户型1.1.2家庭结构已有居住模式分析(4)近距离居住模式:同一小区或相近小区选择两套房子,这是购房者自由创新的表现。如 果通过正规的设计规 划,可以更好的实现较 近距离的网络式家庭空间 关系。(5)分开居住模式:较为常见的居住模式。家庭结构的组成

3、部分不在一起,有很大距 离。1.2 老年人住宅1.2.1基本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2月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报告提出,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超过2亿,老龄化水平达14.8%,未来十年里,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通过合理设计老年住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面对重要挑战。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独居型套型 (1)夫妻居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独居型套型 (2)孤寡居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合居型套型 (1)分卧,其它共用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

4、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合居型套型 (2)分卫卧,其它共用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合居型套型 (3)分厨卫卧,共户共厅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合居型套型 (4)共户,分厅厨卫卧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毗邻型套 型 (1)同楼同层 水平(合)分户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毗邻型套型 (2)同楼分层垂直(合)分户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毗邻型套型 (2)同

5、楼分层垂直(合)分户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1家庭养老住宅设计2)多代毗邻型套型 (3)同组团、同社区分户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2 社会养老住宅设计1)集中式住宅 不同于传统的老年公寓,集中住宅是指住宅形式集中,它象其他住宅那样分散 在整个社区,只是与一般普通住宅区分,以一定的方式布置在一起,也有的是与其他住宅布 置在一起但相对集中,样式多样。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2 社会养老住宅设计1)集中式住宅 老年集中式住宅户型图 1.2.1 我国老年人住宅设计 1.2.1.2 社会养老住宅设计2)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为了让老年人在一起生活

6、,是社会的适应。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老年人对社会生活的融入,建筑与环境融合,不可过于突兀;.每位老人都应有自己的隐私、独立的个人空间,并保证采光通风的舒适性;.注意不同性格老人对私人空间的需求,不可太过雷同,注意细部设计;.在一定空间尺度内提供尽可能多的使用功能;.方便老人与邻里交往。 3)老年社区社区的居住人员全部为老年人,老年社区在年龄、空间环境与普通社区不同。 1.2.2 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1)德国“照料维护 式住宅” 符合时代发展的较为 先进的住宅形式(1)上世纪90年代老年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中的20%,预计 到2020年将达到30%。当代老年人更希望居住在有一定隐私的“家”

7、里,但也希望在生病时及时与外界获得联系。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德国建筑师及医疗机构提出“照料维护 式住宅”的理念。(2)特点:较为 自主的生活和医疗机构的支持;环境及住宅本身经专业设计 更适应老人需求。设计 中三个理 念得到重视,即环境理念、建筑设计 理念、护理理念。(3)存在的问题没有相关规范,仅是设计 者的个人经验 ;大部分为新建筑项目 ,但多数老人比较怀 旧,现有小区的改造增加了难度 建筑设计 及护理方式的协调 。1.2.2 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2)日本重视家庭的作用,以家庭护理为前提。使老人得到亲情关怀,但也会使各代人产生矛盾,因此养老的社会化不可或缺。在福利设施方面很有成效。 日托服务中心

8、; 短期入住设施; 护理老人之家; 特别护理老人之家; 低费用老人之家; 护理援助中心。护理中介,向居家护理的人提供服务; 老年人福利中心。1.2.2 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3)美国住宅合作社近几十年来,北欧和北美出现了一些住宅合作模式,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它通过开发商协调,由住户合股投资、参与设计及管理。在建筑设计上强调居了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且鼓励成员达成一系列的约定来保证和谐开放的居住环境。关键词:鼓励社交接触、聚落内强调传统社区感受、步行社区、所有住宅围绕着院落中央的公共中厅、社区规模大多20-40个住户、合作社内会安排一些公共活动,如聚餐、运动或管理会议来增进邻里交往。1.2.2 国外老年人

9、居住建筑住宅合作社6个基本特点:参与设计过 程。邻里设计 。平面布局和建筑朝向给人一种社区的感觉。私人住宅集中布置,以留出较多公共空间。住宅一般相向而对,中间为 步行街或中庭,汽车则 停在社区外围。每家入口都朝向公共中厅。公共设施。居民管理 。平等的管理与决策机构。非盈利的社区经济 。社区不能成为成员的收入来源。社区内的工作是社员对 社区应承担的义务 。美国天鹅市场住宅合作社鸟瞰社区农贸市场案例:美国天鹅市场住宅合作社首层平面二层平面1.3 城市青年住宅1.3.1基本介绍青年人、没房、个性、时尚青年:18-35岁。特点:自我意识和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对同辈群体有强 烈归属感。情绪自我调节机制弱

10、。注重学习、交往、生活质量、个性化。青年住宅:面积小,总价底。小套型,满足基本户内生活条件,并具备青年人活动的配套设施。应急型过渡型(下表)。1.3 城市青年住宅1.3.2青年住宅类型()旧房改造内改式1.3 城市青年住宅1.3.2青年住宅类型()旧房改造外改式内廊改外廊单侧附加单开间双侧附 加双开间双侧附 加1.3 城市青年住宅1.3.2青年住宅类型()旧房改造跃层式改造跃层式改造平面1.3 城市青年住宅1.3.2青年住宅类型(2)经济适用小套型户型建筑面积:58.3 使用面积:44.1 两室一厅1.3 城市青年住宅1.3.2青年住宅类型(3)公寓户型建筑面积:51 一室一厅1.3 城市青年

11、住宅1.3.3青年住宅功能空间特点(1)型厨房设计即用餐和厨务操 作在一个空间内 进行,达到空间 共享的厨房类 型。型厨房的面积低限1.3 城市青年住宅1.3.3青年住宅功能空间特点(3)适应性与可变性即通过合并、分 割、调剂、延 伸、互换等方式 实现空间的可变 性与灵活性。1.3 城市青年住宅1.3.3青年住宅功能空间特点(2)“半间房”的个性化空间相当于住宅中的 多功能厅,以满 足青年人个性化 的需求。1.3 城市青年住宅1.3.4 个性化中心精装小公寓户型个性化的尊重客户生活方式的的精准居住空间。 开放式厨房、没 有明显的卧室和 客厅、舒适方便 的卫生间、拎箱 入住。所有的生 活空间设定

12、来自 于居者本人的意 愿,是一个可以 随意变换的神奇 魔方。1.3 城市青年住宅1.3.5 案例荷中建筑师为蚁 族而设本案是由荷兰建筑师协会带领荷兰和中国的10个建筑事务所一起,为中国万科地产在北京实施的一个真实项目所展开的工作。 2011年10月,10家事务所陆续完成设计。“蚁族”是一些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通常生活在穷困环境中,该设计 展示了改良后的明日住房将是什么样子。为这个群体设计优质 住房不仅是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开发商和建筑师们所关注的。 事务所(荷兰)设计方案建筑师借鉴荷兰的经验并将其用于中国式 的环境中,同时以“标准化”概念作为出 发点。这些标准化单元可按照多种不同组

13、 合方式进行排列和(或)堆叠。组合的可能 性是无 限的扁平状、塔状,大型城市街区或低层郊 区公寓式建筑都可藉这种样板单位的组合 实现。在套房房间的设计上,每个单元获 得的自然光照量从内到外逐渐增大,并以此 为基础进行了功能布局设计。为了在高度 紧凑的居住区营造空间感,各个单元使用 了灵活多变的布局。建筑师借鉴临时 住宅 中的滑动和折叠式结构使用了复杂的固定 装置,从而按照居住者的日常活动来改变空 间。每一楼层的住宅都使用了镜面设计, 使得所有阳台可得毫无阻碍的光照条件。大 量使用玻璃幕墙有助于将自然光反射到狭窄 的商业区街道上。整体建筑实现了水晶般 的效果。青年住宅为蚁族而设源计划(O-Off

14、ice)设计方案设计上的难度在于如何创建适用于生活、工作和商业的不同用途的高密度空间,从而在总体规划中确立的单个建筑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为入住的年轻人留出尽可能多的空间。总体规划中对其住宅和商业空间的比例提出了要求,还为该 建筑指明了类似的分隔样板。源计划将建筑从中间分开,划分为两个较薄的扁平建筑群。每个深达 5.3m 的建筑群包含多种尺寸的生活、工作、商业或综合单位,将其命名“生活匣子”。整个建筑群由多个生活匣子组合而成,同时也容纳了多种生活方式。在两个建筑群之间,设置了一个空中庭院,其中包含了假山、立体绿墙、纵横交错的步道、阶梯和走廊,所有的“生活匣子” 可被编织成一个微型的城市体系。青年住

15、宅为蚁族而设南沙原创(NODE)设计方案设计 以“家+ 亲密往来”为原则对 其单元进行组合。在这一原则下诞生了“薄上加薄”的建筑理念:一个可平移和延伸的房间,同时具备扁平式的视野。设计 方案旨在通过平移、延伸和营造各个方向上的扁平化视野,加强整个建筑的天然线性特质所带来的薄透感,这样 ,在有限的区域内,我们就能为每个基本单元实现 并保证其看到各不相同但却完整的景观。基于这一简单 的设计,建筑师试图 在尽可能添加更多的单元的同时实现 最多样化的视角。这一灵感来源于毕加索的立体派画作。青年住宅为蚁族而设标准营造(Standard Architects)设计方案设计被称为“社会剧场”式住宅,宗旨是将

16、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相结合。该剧场空间将在整体建筑中为社区全体居民发挥公共起居室的作用。住宅单元则是基于公共墙的概念进行设计的。每个住宅单元之间的间隔由一堵厚厚的墙构成,它既是房屋的基础结构,又能将所有的家用电器和服务设施收纳其中。建筑单元14m2 和22m2,仅在深度上有差异,这是由于走廊的形状导致楼层平面不对称的结果。每个单元的高度和宽度都设计成 2.8m 3m,并以标准化模块的形式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的外墙铺展开。每个单元还附加了小阳台,整个建筑规划分为 6 层。下面3 层容纳商业功能区,并保留了余地,可将楼面高度扩建为原来的两倍,从而增强空间感和灵活性。上面的3 层为住宅区。通过在东西两边的外墙上变化阳台的开口位置,楼内单元模块千篇一律的缺点得以弥补。这种虚实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