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4378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一、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一)争创行业最高荣誉,在同行中独树一帜。1.县科技局获得“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此项殊荣是科技管理部门最高等级荣誉,五年一评,全省仅有 xx、xx 与 xx 县科技局 3 家获此殊荣。2.成功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 xx 县”。全国首批 22 个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 xx 县,全省仅 xx 县、双流、射洪三县获此殊誉。3.成功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落实科技政策。1起草并完善xx 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送审稿),已报请县政府审议,预计年底正式发布。2出台科技保险专项资金实施细

2、则(xx 科发20xx2 号) ,补贴额度为 xx 市科学技术局补贴金额的 50%,有效提高了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的积极性。3组织专家对 20xx 年度 xx 县科技进步奖进行了评审,从41 项申报项目中综合评定出 30 项,其中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18 项,兑现奖励经费 37.3 万元。组织专家对 20xx 年 xx 县科技项目进行了评审,从申报的 41 个项目中优选出 15 个进行了立项,支持经费 60 万元。预计在 12月召开 20xx 年 xx 县科技创新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xx 县建设工作会,对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

3、配套奖励。 (三)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组织川润液压、成都深冷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有 13 家企业列入公示名单。2.组织旭华制药、鑫电电缆等 25 家企业申报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预计年底全县省级创新型企业累计将达 30 家以上。3组织 10 余家企业申报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获认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5 家,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3 家;老肯科技被评定为第二批 xx 市知识产权试点优秀企业,旭华制药等 6 家企业被评定为第二批 xx 市知识产权试点合格企业。4.组织县内科技型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预计全年有 15 家企业获得 520 万元资金支持。 (四)推进

4、创新载体建设,等级数量进一步提升。1组建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5 个,新增创新创业载体科技创业苗圃 1 个,新增孵化面积 1 万平方米。2培育成都东旭节能有限公司的“光立方”体验馆、xx 市城市河流研究会的安龙村水循环科普示范基地等 2 个成为 xx 市科普基地 。3成功争取 xx 县天府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为“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区”。4. 组建了四川省蜀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五)积极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 2项,省级科技项目 51 项,市级科技项目 72 项,组织实施xx 县科技项目 41 项。2引导、支持企业将科技成果进行

5、转化,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17 项,获得 2012 年度省级科技进步奖 2 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4 项、专利奖 3项。二、特色亮点工作成效显著(一)市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 xx 县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发挥。已提交了华信医疗器械等 4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料,预计可获贷 1500 万元。完成科技保险 17 单,预计年底将完成 20 单以上。 (二)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站点建设深入推进 。一是 20 个站点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 ,其中 8 个为 8 个标准化示范站。二是对已建站点进行深化建设,突出实用性、便捷性。结合 xx 县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心城区

6、科技信息服务站开展“云社区”建设,为泉水村明道蔬菜基地、安靖蜀绣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安装网络摄像头、大屏电视、电脑,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 (三)xx 市杜鹃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成功组建。该中心已在市民政局完成民办非企业注册并授牌,组建了一只近 10 人的专家队伍。中心的成立,将切实开展川菜调味品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依托中心,积极申报了中国川菜调味品现代化产业链核心技术集成与示范、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创新集群发展研究等项目 。 (四)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审判庭正式设立。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正式在县法院设立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审判庭,标志着县知识产权司法

7、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是县级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创举。截至 10月底,共受理案件 48 起,其中版权案件 15 起,商标案件32 起,技术合同案件 1 起。已结案 24 起,其中调解处理10 起(均当庭结案) 、撤诉 14 起。 (五)加大知识产权扶持力度,促进蜀绣产业发展。以获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区为契机,配合安靖镇、北控水务公司做好天府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实现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将蜀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升级为省级联盟;加强蜀绣产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完成申报并获立项市重点新产品项目和软课题共 5 项 ,获资助经费 85 万元;加强了蜀绣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县蜀绣企业共申请专

8、利 27 件(12 件已授权) ,其中版权 11 项,商标 15 项。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通过验收。2013 年 3 月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的考核验收。 (二)专利任务进展顺利。截止 2012 年 10 月,全县完成专利申请 652 件,完成目标任务的 70.8% 。其中,发明专利 135 件,完成目标任务的 72.5%,企业专利 431 件,完成目标任务的 52.9%。专利授权 503 件。预计到 12 月底全县专利申请量将超过 1000 件,全面完成专利目标任务。(三)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维权援助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联合县法院、县

9、工商局等单位共同开展 4.26 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与工业港管委会等单位联合举办“成都现代工业港企业知识产权培训会”,xx 县商务局等部门开展执法活动 2 次。四、科普工作及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举行了以“推进科技创新 、建设美丽 xx 县”为主题的 2013 年科技活动周,开展了 xx 县十九届中小学生科技创作(海模 )比赛、中小学生参观科普基地、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实施,通过“网络进农家、板报进村社 、专家进田间、科技进头脑”的“四进”确保示范片的示范效果,集成了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1 套,研制新技术 2 项,筛选应用高产优质新品种 3 个,为成都平原水稻发展提供了技

10、术支撑。2014 年工作要点牢牢把握国家自上而下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好形势,积极营造全县“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结合县上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 xx 县”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一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抓园区紧紧围绕成都现代工业港、川菜产业园、xx 县小微企业创新产业园、智慧 xx 县科技园及沙西线省级农业科技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继续力争将工业港被省科技厅等 8 部门联合评定为“省级电子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化优秀基地”和被省知识产权局批为省级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组织申报 xx 市区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区建设专项“中国川菜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开展区

11、域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区建设;围绕县小微企业创新产业园、智慧 xx 县科技园建设,争取上级政策,积极研究配套科技(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围绕川菜产业化园区和沙西线省级农业科技园,切实开展现代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二、围绕园区发展抓龙头和高企围绕成都现代工业港、安德川菜产业园和沙西线省级农业科技园抓园内龙头企业。切实抓好对老肯科技、川润液压、xx 县豆瓣股份、丹丹调味品等行业龙头公司的科技服务工作,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促其做大做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5 家 ,使高新技术产值和利税均有进一步增长,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 xx 县重要支柱。三、围绕产业抓载体建设围绕生物医药

12、、电子电气、川菜调味品等特色产业抓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新作用。对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升级;积极筹建申报 xx 县唐元韭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实现各类创新载体数量上有进一步增长,并力争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有质的突破。四、围绕载体抓研发以各类技术(研究 )中心、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为平台,联合电子科大、四川大学 、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食品发酵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实施特色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项目,促进产业化高端发展。争取丰粮工程继续在 xx 县实施,研制水稻产业技术路线图,引导产业

13、发展,促进产业化高端发展。五、围绕研发抓转化召开科技成果对接会,依托四川省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蜀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逐步建立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共享机制,破除成果只在龙头公司应用的现状 ,促进项目成果对全行业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增加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促进专利进行有效转化。六、围绕转化争取资金积极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全年力争上级资金 4000 万元以上;有效发挥 xx 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xx 县工作站作用,进一步探索融资渠道,在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础上,探索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服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000 万元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