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讲义(1)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4109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讲义(1)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管理经济学讲义(1)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管理经济学讲义(1)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管理经济学讲义(1)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管理经济学讲义(1)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讲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讲义(1)(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教案电子教案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1管理经济学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推荐参考书z 管理经济学(原书第7版),美S.卡利斯.莫瑞斯、克利斯多 弗.R.托马斯著,陈章武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第1版 ,管理经济学(第三版),美H.克雷格. 彼得森、W.克里斯.刘易斯著,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 z 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原书第八版),美James R.McGuigan 、 R.Charles Moyer、 Frederick H. deB.Harris著,李国津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 2000.10第一版, z 管理经济分析理论与应用,唐小我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7,3第一讲4经济自由品经济品物品物品是稀缺的人欲望欲望是无限的产 生 矛 盾经济:在一定社会中,人类取得(争夺)和利用各种经济品的一切活动。 5经济学定义所有的经济学定义几乎都强调两点: 1、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有限) 2、选择的重要性(有效利用)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有效 的配置,以求得人类无限欲望之最大满足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科学 。6经济学与技术科学技术科学侧重研究某一特定用途上 ,如何使资源发挥重大的作用。 经济学侧重研究如何将资源在多种 用途上进行选配,以使资源发

3、挥重 大作用。7当代西方 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体系宏观 经济学微观 经济学 理论 经济学应用 经济学考察对象研究方法例(企业经济学)(应用的微观经济学)8经济学十大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六:市场通常是组织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人们 如何 作出 决策人们 如何 相互 贸易整体 经济 如何 运行9经济学的假设经济社会由家庭和厂商组

4、成 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 z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10微观经济循环模型物品与劳务市场 厂商出售 家庭购买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 厂商购买企业 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家庭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收益支出收入成本(工资、租金、利润)生产投入劳动、土地 和资本物品与劳务出售物品与劳务购买物品的流向货币的流向政府税收税收管制一国经济流转的基本思路11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与决策系统的理论模型企业决策环境管理经济学基本原理 边际分析原理、边际产出递减原理、供需均衡原理、弹性原理、资金时间价值原理、最佳组合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竞争原理企业目标利润最大社会需要生产什么市场机制需求分析

5、怎样生产要素投入成本分析如何实现市场结构企业定价12管理经济学:企业的决策企业投入产出 劳动要素物品与服务决策要素的多少 要素的比例 要素的价格决策产量的多少 产品的比例 产品的价格目标:最大化生产率=产出/投入比 效益=产出成本 利润=收入成本管理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应用的微观经济学13管理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企业管理 (决策问题)决 策 学 (分析工具与技术)传统经济学 (理论与方法)管理经济学 (运用经济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问题)对企业问题的最佳解14第二讲15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有效需求 潜在需求无需求无需求愿意不愿意购买意愿有购

6、买力无购买力购买能力16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价格 P收入 I相关物品的价格 Pr偏好 W预期 Pe17各种函数需求函数 QX= f(P、Pr、W、I、 Pe 、)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一个变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函数 QX = f(P)需求交叉函数 QX = g(Pr)需求收入函数 QX = h(I )18需求关系的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这种物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价格(元) 需求量0.00 120.50 101.00 81.50 62.00 42.50 23.00 0Q = f(P)=124P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函数PQ3.001261.50019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AB需求量的变动

7、沿需求曲线的变动 其它因素不变, 只是价格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 其它因素改变, 价格可能也改变需求增加需求减少CPQ6430601209028150020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 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有效供给无供给潜在供给无供给愿意不愿意出售意愿 有能力无能力供应能力21个人供给的影响因素价格 P成本 C相关产品的价格 Pr预期 Pe22各种函数供给函数 QS= f(P、Pr、C、 Pe 、)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一个变量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供给价格函数 QS = f(P)供给交叉函数 QS = g(Pr)供给成本函数 QS = h(C)23供给关系的表

8、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这种物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价格(元) 供给量0.00 00.50 01.00 11.50 22.00 32.50 43.00 5Q = f(P)=2P1供给表供给函数供给曲线PQ3.0050.50201.5024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AB供给量的变动 沿供给曲线的变动 其它因素不变, 只是价格的变动供给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其它因素改变, 价格可能也改变供给增加供给减少CPQ64530110600 25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均衡点均衡价格 Pe均衡数量 Qe价格(P)数量(Q)0均衡 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均衡价格 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 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 平衡

9、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供给需求26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的计算价格 供给量 需求量0.00 0 120.50 1 101.00 2 81.50 3 62.00 4 42.50 5 23.00 6 0Qs = 2P Qd= 12-4P 在均衡时 解得: Pe = 2 Qe =4利用供需表计算利用供需函数计算利用供需曲线计算PQ2.500.5001.501.002.003.00123456 QePe供给需求27价格(P)数量(Q)0供给需求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1)需求的数量316供给的数量超额供给供大于求 生产者考虑降价涨 价供求规律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 使该物品的供求达到平衡24 28供给的数量供

10、给与需求的非均衡(2)需求的数量24价格(P)数量(Q)0127超额需求供小于求 生产者考虑涨价 降 价供求规律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 使该物品的供求达到平衡29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当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时,按 三个步骤进行 1、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 线移动,(或者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是如何改变均衡30大蒜价格(元)大蒜数量(Q)0原均衡需求增加如何影响均衡?专家宣传使大蒜 需求增加2102.512引 起 价 格 上 升引起销量增大新均衡需求减少呢?31原均衡供给减少如何影响均衡?地震摧毁了许工 厂,减少了供给1001000

11、0内存条价格(元)内存条数量(Q)01807000引 起 价 格 上 升引起销量减少新均衡供给增大呢?32新均衡鸡蛋价格(元)鸡蛋数量(Q)0210供给和需求的移动鸡瘟使一些鸡场 倒闭,减少供给123 价 格 上 升销量增加原均衡专家宣传,使鸡 蛋需求增加33鸡蛋价格(元)鸡蛋数量(Q)0210新均衡供给和需求的移动(另一种结果 )鸡瘟使许多鸡场倒闭 ,供给大幅减少83.5价 格 上 升销量减少原均衡专家宣传,使鸡 蛋需求增加34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35第三讲36消费行为:经济学分析思路(1)z 任何经济现象都有其复杂原因,也可以通过具体观察分析发现其 原因。因而,不了解经济学也有可能很好地理

12、解经济现象。然而 ,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理解经济行为一般规律的效率。为此需要采 用抽象分析方法,需要运用理论假设。 z行为理性化假设: z 假设一个决策者面临几种可供选择方案时,会选择其中使他的效 用达到最大满足的那个方案:(1)假设行为主体知道自己想要什 么;(2)假设行为选择与目标之间具有逻辑一致性。理解这一基 本假设需要注意几点: z (1)它假设行为主体具有对自己福利和目标的判断能力,但是并 不假设目标和动机本身的好坏高下。 z (2)假设人们行为选择与他们对自身福利和目标的理解具有逻辑 一致性,但并不假设他们总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z (3)假设是对人们行为动机的简化表达,并不排除影响人

13、们选择 行为除了有理性因素之外,实际还有感情,道义,信仰等因素。37消费行为:经济学分析思路(2)z 把决定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抽象为收入,价格和偏好 等常规经济变量,并设计相应分析框架来研究理性的 消费行为规则z 用预算约束线表示收入与价格约束因素 z 用预算约束线变动表示价格和收入变动 z 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 z 用最大化分析技术来确定理性消费行为一般规则38效用 总效用 边际效用效用U是指消费者在心 理上感觉到的满足。 假设1 总效用TU先是随着消费量Q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量超过某一数量 时,TU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MUU0QTU总效用TU是指消费 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 某种(

14、或某几种)商品 而获得的效用总量。边际效用MU指增加 一个单位商品消费而 引起总效用的变动量 。 假设2 边际效用MU为消费量Q的单调 递减函数。39序数效用分析法无差异曲线z 序数效用分析法无差异分析法 v 次序性 传递性 单调性 凸性0YXU3U1U2无差异曲线: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给 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 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 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40消费者行为200150可乐B雪糕A010075斜率=PA/PB无差异曲线: 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 足程度的消费组合边际替代率MRS=QB/ QA =MUA/MUB预算约束线: 对消费者可以承受的 消费组合的限制CD最优点:MUA/MUB= PA/PB1MRSBA41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需求曲线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这是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效应引起的。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42总效应物品收入效应应替代效应应总总效应应 雪糕消费者更富了 因此,购买更 多雪糕雪糕相对便宜 了,因此,购 买更多雪糕收入和替代效 应同方向发生 作用,雪糕的 消费量增加 可乐消费者更富了 因此,购买更 多可乐可乐相对更贵 了,因此,减 少购买可乐收入和替代效 应反方向发生 作用,可乐的 消费难以确定43第四讲 44582052需求价格弹性增加3增加15价 格 下 降 至 2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