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4014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述职报告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抓“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以“保就业、重保障、强人才、促改革、建和谐”为突破点,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保体系更加健全、人才保证更加有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公共服务更加高效的目标,奋力开创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的局面。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城乡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推进城乡充分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4845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5.3%;下岗失业人员再

2、就业 2547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1.9%;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749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6310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4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一是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增强。深入扎实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全面推动的创业就业工作格局。全年培育经济实体 4026 个,完成目标任务的 161%;新增创业人数 668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78.2%;带动就业人数 8808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7%。加强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培训“进乡镇”模式 ,切实加强创业

3、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创业项目开发、后续跟踪服务等工作衔接,提高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和稳定率。全年共完成创业培训 700 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培训合格率达 94% ,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 48%。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5189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15.3% 。二是培训提升素质成效明显。继续实施培训“四进基层”活动,通过不同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引导和鼓励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6900 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997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66.5%;企业职工培训 3000 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

4、失业人员培训 1000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三是转移促进就业得到优化。建立健全县 、乡镇、行政村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全方位掌握一手资料;主办“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零距离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今年招聘会 23家县内外企业,共提供了包括保安、服务员、项目经理等6000 多个岗位,吸引全县 3965 多人求职应聘,最终达成就业意向 1689 人。深化劳务合作交流,完善规范劳务承包、劳务派遣、劳务代理等模式,逐步树立起“安化劳务”良好的品牌形象。四是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全面兑现最新就业政策,规范操作办法,对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

5、军人四类重点人群进行分类帮扶,确保重点人群就业充分。 (二)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全面抓好社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伤有所救、失有所助、育有所补”目标,重点突破扩面、征缴 、支付三大难题,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扩面征缴力度加大。以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群体为重点,切实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全县五险参保总人数达 79.79 万人,其中职工医保4.12 万人;城镇居民医保 8.52 万人;生育保险 2.2 万人;失业保险 3.72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2.4

6、6 万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 1.7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6.6%) ;企业养老保险 4.01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50.96 万人(含发放待遇人数 14.08 万人) ,含新农保参保征缴 36.74 万人,缴费率 95.1%;工伤保险 3.8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2.7%。五险征缴基金 33319.74 万元,其中职工医保 7681 万元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34.8%;居民医保 1699.8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生育保险 373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16.6%;失业保险 701.3 万元 ,完成目标任务的 125.5%;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2250 万元,完

7、成目标任务的 135.5%;企业养老保险 15629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39.7%;工伤保险 1150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225.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3836.44 万元。二是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配合市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全县 14222 名企业退休职工进行了待遇调整,退休人员月平提高基本养老金 163 元,调整后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了 1527 元/月。逐步提高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有效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提高失业人员救济水平,失业保险金发放由去年的 571 元/月,提升到 731 元/月。全年五险发放待遇 46469.35 万元,其中职工医保 6866 万元,居民医保 8

8、88 万元,生育保险 214 万元,失业保险 90.6 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2300 万元,企业养老保险 25881 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9169.75 万元,工伤保险 1060 万元。三是基金监管全面推进。进一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内控制度,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实行共同监管,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及时化解基金运行风险。不断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力度 ,形成了从基金征缴入口到待遇支付出口横到边竖到底的稽核网络格局,确保社保基金应收尽收、支付合理、管理严格、监督有力、安全完整。(三)人事人才工作有序开展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我县由人力资源大县向人才强县转变。一是人才引进力度逐步加大

9、。紧紧围绕安化“3+2”发展战略,采取公开招聘 、人才市场选聘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适应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紧缺人才。配合市局做好 2013 年公务员考试工作,今年我县公开招录 79 名公务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63 人,其中卫生系统 136 人,其他事业单位27 人;组织两次县直单位选调考试 ,选调工作人员 14 人;与教育局联合做好 2013 年 xx 县教师招聘考试 ,考录、直聘教师 94 人;完成 2012 年退役士兵考试考核安置工作,共有 169 人符合安置条件 ,经资格审查、考试、考核安置 154人。二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得以强化。阳光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年

10、初征集需求信息,招聘前网站发布公告,确保信息给公开;面试环节采取外聘部分异地考官的做法,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认真细致完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工作,123 家单位 17040人参加考核,其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 2227 人,称职等次的 14283 人,不称职等次的 9 人,参加考核不定等次的 521人。继续做好全县公务员信息系统数据补充、更新和审核等工作,加强了公务员信息动态管理。加大公务员、新进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力度,举办公务员轮训 、新进人员培训班各两期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1 期,培训学员1150 余人。积极开展人事代理工作,为 350 多名新进事业单位人员和

11、 60 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人事代理手续,为100 多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办理商调档案手续。三是工资福利政策全面落实。全面规范工资审批日常管理,审批业务流程更加透明。今年共办理晋级晋档工资业务 14018 人次,晋升职称和职务工资 1856 人次,审批退休 596 人次,办理工资调动手续 360 人次,工龄认定 365 人次,办理死亡抚恤 157 人次。稳妥开展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配合县委、县政府完成“吃空饷”的清理整顿 。四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扎实做好了职称评审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审查上报高级职称申报材料 114 人、中级职称260 余人,评审初级职称 310 余人。

12、(四)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稳定坚持服务为先导、协调为重点、监察为手段、仲裁为保证的劳动保障执法工作原则,加大执法维权力度,有效发挥了劳动保障监察的作用。一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断创新。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强化企业用工指导 ,逐步完成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监察的转变 。全年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行动,累计检查用人单位 1128 次,涉及劳动者 2 万余人,责令补签劳动合同 962 人,追欠农民工工资 306 万元,有效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接受劳动者法律政策咨询 400 多人次,投诉登记 51 起,立案 6

13、 件,结案 6 件,其中有 1 件移送公安,协调处理劳资纠纷 37 件。二是调解仲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成果显著。不断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稳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全年受理劳动仲裁案件59 起,开庭审理 59 起,期内结案率达到 100%;案外调解105 起,指导乡镇调解 530 起,争议案件调撤率达到 85%以上。三是劳动关系协调管理体系全面完善。做好劳动合同用工信息备案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重点强化行业性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全县完成工资集体协商企业 761家,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 100%,职工体面劳动、幸福生活得到保障。全年工伤认定 346 起,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

14、益,确保社会稳定大局。 (五)人社改革工作稳慎推进坚持“统筹全局,分步实施,稳慎推进”的工作原则,人社改革工作全面统筹,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落实到位。一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关键环节认真抓好。严格按照市、县整合方案要求 ,正式组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有效整合资源 。基金审计完成之后,规范有序完成了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经费划转和移交工作,移交过渡期间各项工作不断、业务不乱、平稳过渡。全面部署 2014 年全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征缴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征缴目标任务、征缴标准、征缴渠道、征缴经费投入,确保 2014 年医保参保征缴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基金“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的原则,按照“全面受惠、标准统

15、一 、运行规范、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提请县人民政府进一步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科学调整补偿方案,让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医保整合带来的实惠。二是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快速推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各乡镇(含南区)成立人社服务中心 ,明确了工作职责,配齐配强了人社服务中心主任 。努力充实人员力量,24 个乡镇(含南区)人社平台配备 69 个事业编制专职工作人员。规范平台建设,出台乡镇平台建设标准与规范,全力推动办公用房、设备设施问题的解决。积极同乡镇党委、政府联系沟通,充分利用好部分乡镇实施公租房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搞好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新建和改建办公用房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度上墙,服务循章。积极争取经费投入,按财政包干体制,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财政保障,确保年前全面建立涵盖所有乡镇的人社服务中心平台,实现“六到位”。三是社保卡建设基础配套工作落实到位。争取编委支持,成立了统计信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选调工作也全面完成,工作人员正式进驻,有序开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