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4014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方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方案拟稿人: 签发人:核稿人:关于印发 xx 县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党委、政府:现将xx 县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xx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2016 年 5 月 23 日 xx 县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和实施新修改的省条例,改革创新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提升我县人口计划生育水平,根据市卫计委关于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卫计指导字20165 号 )要求

2、,经研究决定,在鹅公镇、老城镇开展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建设活动,特制定工作方案。一、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一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以群众的需求为落脚点,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切实维护群众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2、重心下移 。稳定和健全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加强培训,加大投入,完善“村为主”工作制度,把镇、村干部推向计划生育工作第一线 。3、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与派出所、中心卫生院、社保、农医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优势互补。4、统筹推进。整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阳光计生、诚信计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创建,与实际工作

3、相结合 ,突出地方特色,统筹推进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基层工作网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队伍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难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经常性工作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群众满意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用一年时间,力争创建市级示范乡镇。二、活动内容(一)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1、加强基层网络建设。稳定和加强镇村两级计划生育网络和队伍建设 ,确保计生办机构不变、职能不变。村级配强计生专干、中心户长。建设镇村妇幼保健网络,每村聘任一名药具发放员(计生服务员)主要负责避孕药具

4、发放、婚检、优检检查及产前保健信息联络工作 。2、开展业务培训。各镇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活动,加强中央决定和新修订省条例的解读,增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3、创新考核体系。制订“村为主”工作方案,明确镇村两级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建立考核科学,责任落实的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体系。实行绩效考核,把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情况作为“村为主”工作经费拨付、干部任免 、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二)加强两孩政策的宣传引导以中央决定 ,新修订的省条例以配套政策为重点,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好政策的宣传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引导群众合理安排生育,确保生育秩序可控。(三)全面提升计划生

5、育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完善新形势下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1、全面落实一孩、二孩生育证登记制度。推行网上办理登记和办证,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取消纸质婚育证明。2、落实便民措施。有条件乡镇要在各镇理民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窗口,简化办证程序,推行首接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的问题。3、推行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开展了育龄群众生殖健康行动和避孕药具绿色通道村村行活动,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引导群众选择安全 、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 ,积极推进国家免费健康检查、出生缺陷干预、婚前检查等项目,提升人口素质。整合资源,将计生技术服务、药

6、具管理咨询及优生优育咨询等职能移交到卫生 院,在各卫生院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加大村级“两室合一 ”建设力度,建设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阵地,采取县管、镇聘、统筹工资的方式,组建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队伍,提升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水平。4、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方案,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四)全面提高全员人口信息质量1、加强卫生计生信息融合。加快卫生计生系统内部信息融合,促进居民健康卡、家庭健康档案的数据对接应用,及时准确掌握孕期保健、住院分娩、疾控、b 超、流引产 、死亡等各项基本信息。#2、加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增进与派出所、民政、教育、农医中心、人社、统计、市场监督

7、管理等相关部门交流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3、积极开展全员人口信息核查工作,平均核查完成率达 98%以上,全面提升人口数据质量。(四)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管理,加大对违法生育查处力度,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广大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1、规范社会抚养征收管理。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和电子票据管理 。进一步规范立案建档、调查取证、送达告知、行政征收、非诉征收、结案归案等征收程序,文明执法。加大非诉执行力度,特别是加大政策外多孩生育的征收力度,增加生育成本,严格控制政外多孩生育。2、全面兑现奖扶政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让计划生育家

8、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全面落实省条例提出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政策,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对政策调整前的计划生育家庭,继续落实国家、省、市和我县出台的各项奖励扶助政策。3、深入推进阳光计生行动。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村务公开。做好计划生育信访工作,着重源头治理和矛盾化解,切实维护群众事法权益。三、时间安排全县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时间为 2016 年 5 月至2018 年 3 月。总体安排如下:(一)宣传动员阶段(2016 年 5 月 20 日-5 月底)。充分听取有关乡镇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创建活动动员会议。(二)组织实施

9、阶段。1、围绕省市布置的重点工作,确定主攻方向和重点,出台具体推进措施和方案,下大气力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实(2016 年 5 月-12 月底 )。2、召开创建活动工作推进会或座谈会,通报有关工作情况,总结交流工作经验。(2016 年 7 月)3、组织参观交流学习,帮助指导示范乡镇推进活动深入开展。(2016 年 8 月)4 、组织部分示范乡镇的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外出考察学习。(2016 年 10 月)(三)调研评估阶段,统一组织年终目标管理考评工作。(2016 年 11 月12 月)(四)巩固提升阶段,总结经验做法。(2017 年 3 月2018 年 3 月 )四、具体要求(一 )加强组织领导

10、开展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有效载体,是计划生育工作上质量、上水平的关键所在。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工作机制,把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重要内容。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出台和落实政策措施 ,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力争每年在 1-2 个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推进整体工作水平提高。要优化计生干部发展环境,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乡村计划生育专干,落实待遇,加强培训 ,进一步调动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生育示范镇创建活动健康、稳

11、步、深入发展。(二)突出活动重点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重在改革创新 ,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各地要紧紧围绕生育秩序维护、宣传倡导、基础信息管理、网络队伍建设、经费落实保障、加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落实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更加注重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责任的落实、基层工作网络和队伍建设的稳定和加强、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着力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加强监督,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三)加大投入力度各镇要加大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投入力度,保障基层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阵地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

12、务免费项目、各项奖励扶助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政策性支出及经常性工作经费的落实。镇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设施要符合国家有关建设标准;村级计划生育活动阵地 、宣传、服务设施建设应纳入城乡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确保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必要条件。(四)加强创建引领各镇要以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为载体,将计划生育示范镇创建活动与优质服务、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和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创建相融合,夯实基层基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五)强化督导检查县卫计委将适时组织专项督办检查,通报进展情况 。各镇要定期上报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阶段性进展情况 ,交流创建经验,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