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23182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广东专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题题型分析】用图图表、图图像表述化学过过程或呈现现背景信息是化学的基本表达方式,简约简约 化是理科考生应该应该 具有的最基本的思维维特征,而图图表和图图像正是化繁为简为简 的妙法。通过图过图 表、图图像的形式把化学问题问题 抽象为为数学问题问题 ,考查查学生从图图表、图图像中获获取数据和处处理、应应用数据的能力,考查查学生对对曲线线的数学意义义和化学意义义之间间的对应对应 关系的分析、理解和应应用能力。该该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化学反应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图像题题,一般是将数据处处理和化学问题问题 融为为一体;结结合图图像、图图表数据进进行反应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

2、计计算以及判断平衡移动动的方向等。(2)借助化学反应应中能量的变变化、酸碱中和滴定的pH曲线线、溶解度曲线线等考查查化学反应应原理的有关知识识。类型 一 化学反应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图图像【挖掘信息,分步破题】【典例1】【剖析条件,因境答题】【解析】(1)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0.234。(2)从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可知,从第4 min开始,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因此有:T(2)v(23)=v(1213)。(5)从表中曲线变化斜率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5 min6 min时浓度改变大于15 min16 min时浓度的改变。答案:(1)0.234(2

3、)v(23)=v(1213)(5) 从表中曲线变化斜率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5 min6 min时浓度改变大于15 min16 min时浓度的改变【高分策略,规范解题】1.“四步”突破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应速率的图图像题题:(1)看特点:即分析可逆反应应化学方程式,观观察物质质的状态态、气态态物质质分子数的变变化(正反应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应,还还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应)、反应热应热 (正反应应是放热热反应应,还还是吸热热反应应)等。(2)识图识图 像:即识别图识别图 像类类型,横坐标标和纵纵坐标标的含义义、线线和点(折线线、拐点等)的关系。利用规规律“先拐先平,数值值大”判断,即曲线线先出现

4、现拐点,先达到平衡,其温度越高、压压强越大。(3)想原理:联联想化学反应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动原理,特别别是影响因素及使用前提条件等。(4)巧整合:即图图表与原理整合。逐项项分析图图表,重点看图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应的特点、化学反应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2.化学平衡图图像题题的解题题技巧:(1)先拐先平:在含量(转转化率)时间时间 曲线线中,先出现现拐点的则则先达到平衡,说说明该该曲线线反应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较高、压压强较较大、有催化剂剂等。(2)定一议议二:当图图像中有三个量时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变,再讨讨论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时需要作辅辅助线线帮助判断。(3)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应速

5、率是增大还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动的方向。注意:对对于速率时间图时间图 像,要看清曲线线是连续连续 的还还是跳跃跃的;分清楚“渐变渐变 ”和“突变变”“大变变”和“小变变”。如增大反应应物的浓浓度,v(正)突变变而v(逆)渐变渐变 ;升高温度,v(吸热热)“大增”而v(放热热)“小增”。3.化学平衡图图像题题解题题步骤骤:【类题试做,精题精练】 下列叙述与图图像对应对应 符合的是( )A.对对于达到平衡状态态的N2(g)+3H2(g) 2NH3(g)在t0时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平衡逆向移动动B.p2p1,T1T2C.该图该图 像表示的方程式为为:2A

6、=B+3CD.对对于反应应2X(g)+3Y(g) 2Z(g) Hp1,T1T2,B项正确;C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项错误;温度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将增大,D项错误。类型 二 有关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图像题题【挖掘信息,分步破题】【典例2】 【剖析条件,因境答题】【解析】选C。醋酸为弱酸,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后生成CH3COONa为强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A项错误;由图示可知,Q点时pH=pOH,即c(H+)=c(OH-),继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碱性,故N点时c(H+)c(Y-)c(OH-)c(H+)D.HY与HZ

7、混合,达到平衡时时:c(H+)=+c(Z-)+c(OH-)【解析】选B。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00 0 molL-1的三种一元酸,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应为20.00 mL。根据题干图像,可以看到三种酸与NaOH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NaXNaYNaZ,即三种酸的酸性:HZHYHX,这点也可从NaOH体积为0时三种酸的pH进行判断。因此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导电能力:HZHYHX,A错误。根据图像,0.100 0 molL-1的HZ溶液pH=1,因此HZ为强酸,则HX和HY为弱酸。将等浓度的HX、HY混合,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当HX完全反

8、应,则HY已经完全反应,溶液为NaX和NaY的混合液,酸性HYHX,则溶液中X-水解程度大于Y-水解程度,因此c(Y-)c(X-)c(OH-)c(H+),C错误。在HY和HZ的混合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则有c(H+)=c(Y-)+c(Z-)+c(OH-),根据HY的电离常数:Ka(HY)=,即有:c(Y-)= 。所以达平衡后:c(H+)= +c(Z-)+c(OH-)因此D错误。根据图像,HY溶液中加入10 mL NaOH溶液时,溶液pH=5,则c(H+)=10-5molL-1,c(OH-)=10-9molL-1。c(Na+)= molL-1,根据电荷守恒:c(H+)+c(Na+)=c(Y-)+c

9、(OH-),则10-5molL-1+ molL-1=c(Y-)+10-9molL-1,由于c(H+)和c(OH-)都远小于c(Na+),因此c(Y-)= molL-1。c(HY)= - molL-1= molL-1。Ka(HY)= =10-5,B正确。2.(双选选)(2013江苏苏高考)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线如下图图所示。已知:pM=-lgc(M),p( )=-lgc( )。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饱和溶液,且c(Mn2+)=c( )C.b点可表示

10、CaCO3的饱饱和溶液,且c(Ca2+)c( ),C错误;通过c点作横轴的垂线后可看出,c(Mg2+)c( )Ksp,故溶液不饱和,且c(Mg2+)c( ),D正确。3.(2012广东东高考)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应用,某兴兴趣小组组用0.50 molL-1KI、0.2%淀粉溶液、0.20 molL-1K2S2O8、0.10 molL-1Na2S2O3等试剂试剂 ,探究反应应条件对对化学反应应速率的影响。已知: +2I-= +I2(慢)I2+ =2I-+ (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耗尽后,溶液颜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变为蓝 色,

11、为为确保能观观察到蓝蓝色, 与 初始的物质质的量需满满足的关系为为:n( )n( ) 。(2)为为探究反应应物浓浓度对对化学反应应速率的影响,设计设计 的实验实验 方案如下表:表中Vx= mL,理由是 。 实验实验 序号体积积V/mLK2S2O8 溶液水KI溶液Na2S2O3 溶液淀粉 溶液10.00.04.04.02.09.01.04.04.02.08.0Vx4.04.02.0(3)已知某条件下,浓浓度c( )-反应时间应时间 t的变变化曲线线如图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变,请请在坐标图标图 中,分别别画出降低反应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剂时 c( )-t的变变化曲线线示意图图(进进行相应应的

12、标标注)。(4)碘也可用作心脏脏起搏器电电源锂锂碘电电池的材料,该电该电 池反应为应为 :2Li(s)+I2(s)=2LiI(s) H已知:4Li(s)+O2(g)=2Li2O(s) H14LiI(s)+O2(g)=2I2(s)+2Li2O(s) H2则电则电 池反应应的H= ;碘电电极作为该电为该电 池的 极。【解析】(1)中要想得到蓝色溶液,根据已知两个反应分析可得出结论;(2)中由表格数据观察分析得知其他条件不变,只要改变K2S2O8溶液的浓度就可以达到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中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反应速率,而降低温度会减慢反应的反应速率,所以可以根据图中标准线画出另外两条曲线,但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是曲线的拐点,第二是曲线的终点;(4)中根据盖斯定律的原理可以求出H的表达式。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时,可以根据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判断,此处根据碘在反应中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出碘作正极。答案:(1)Na2S2O3 2(2)2.0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条件不变,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合理即可)(3)(4)(H1-H2)/2 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