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1949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长生__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4年New(含中国宏观经济专题分析) (1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 10 UNEMPLOYMENT10.1 导论:失业理论u1.失业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1)失业的决定Walrasian or non-Walrasian Labor Market, market clearing(自愿失业或古典失业) or market failure (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或凯恩斯失业) ;(2)劳动力市场的周期行为在周期中,就业变动大,而工资变动小实际工资只是温和地顺周期变动,在周期中就业量变动主要取决于劳动需求的变动而非劳动供给变动。(1)Efficiency-wage Theory (10.2-10.4)厂商若降低工资会挫伤工人的积极性;厂商不能完全监督工人,

2、为了防止员工偷懒,只好支付比均衡工资较高的工资。(2)Contracting Models (10.5-10.7)厂商虽想降低工资,但显性或隐性的就业合同使其难以做到,须和员工重新谈判。(3)Searchi-matching Models (10.9)就业的过程是劳动供求双方的一个复杂搜寻过程。u2.本章的思路:解释关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的理论(新 凯恩斯主义观点),包括三种非瓦尔拉斯情况:10.2 一个简化的效率工资模型u1、效率工资的含义(P412)较高的工资能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工 作努力程度,也吸引更高质量的员工。 (1)效率工资模型的假定:有无数个竞争的厂商,工人同质,每个工人 提供

3、1单位劳z动,共有 个工人; 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2)模型的求解:含义:每个有效劳动单位的边际产品价值=每个有效 劳动的边际成本。将(10.7)代入(10.6)得满足(10.8)式的工资即为效率工资。努力程度的工资弹性为1 。上面是就个人而言,对整个经济来说,令w* 和L*为满足(10.7)与(10.8)的w和L,因而每个厂 商均选择w*和L*。这样:10.3 一个一般的效率工资模型10.4 The Shapiro-Stiglitz Model厂商对员工的监督能力有限,即imperfect monitoring一个代表性工人的效用函数:工人的三种可能状态: (1)状态E:就业且努力工作 (

4、2)状态S:就业但不努力(偷懒,shirking) (3)状态U:失业厂商的利润函数:S为不努力工作的人数,L为努力工作的人数。厂商的行为是使w足够高,使S(t)为0,员工都为L(t)。F10.2 (P473): 低于充分就业均衡(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NSC为不偷懒时即效率工资下的劳动供给线。Ew为充分就业均衡,E点比Ew点w较高但L较低。含义:为了效率工资而牺牲了就业量,即效率工资带来失业。10.5 Contracting Models1.Implicit Contracts (隐性就业合同)很多工作需要企业特有的技能和文化,需要雇主和员工之间的长期了解和配合

5、才能做好(这些东西是隐形的,是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如美国工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平均呆的时间大约是10年,说明雇佣关系的长期性或劳动力市场的长期性。由于长期雇佣关系的存在,雇员只要工资基本满意(比外部机会较高)就行了,雇主也不会轻易减少雇员的工资,使得即使劳动力市场不均衡时工资也是有相当大的粘性或稳定性,而不会随时变动以达到均衡工资。2.Insider-Outsider Models有两组潜在的工人:一组为insiders,即在谈判时与企业有些联系,有较强的bargaining power,其利益被写进合同的那部分工人;另一组为outsiders,即在谈判时与企业没有联系,无谈判能力,但合同签

6、订后会被企业雇佣的那部分工人。因此,内部人越多,其谈判能力越强,其工资就越高,企业对就业的需求就越少。也就是说,内部人的权力愈大会增加失业。3.滞后作业(Hysteresis)当劳动需求下降使就业减少时,内部人数量很可能减少(经济衰退时);而就业增长时,内部人数量将增加(经济扩张时)。内部人数量的变化反过来又将影响将来的工资决定和就业。10.6 Searching and Matching Models假定:工人和工作岗位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失业是在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不断搜寻和 匹配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此时,失业与空位(vacancies)可能并存。Friction

7、al unemployment: 寻找工作过程中的暂时失业 (短期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技能性原因+制度性原因)Natural unemploymentNU=FU+SU中国的失业u1、就业状况201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9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0-14岁(含不满15周岁)占16.5%;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占69.2%;60周岁及以上14.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u2、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原因(1)人口绝对过剩型失业(2)发展不足型失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失 业)(3)转型期失业(国有企业失业和下岗工人)(4)周期性失业(凯恩斯失业)(5)自然失业(结构性+摩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