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1925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策略与竞争力——策略与作业的融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作業策略與競爭力報告組成員 藍登煌 胡中平 謝雯菊 吳美惠 黃靜怡前 言本章主要在探討企業在進行策略規劃 ( Strategic Planning ) O.M.所應扮演的角色。成功企業的模式願景和使命企業成功的指標(想要的績效)提供優良的產品和服務評估結果和做出改變評估環境以及其影響l達成理想的財務績效l滿足顧客的需求l開創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l獎勵創新和創造力l加深員工的承諾l多樣化趨勢和議題l經濟影響力l全球影響l金融市場和程序l法規影響力l產業結構l策略性思考l透過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提供價值l透過與顧客的聯繫增強價 值l取得並使用資源l整合行動和鼓勵承諾l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使用

2、科技l評量績效l倡導變革與更新策略規劃u是一切規劃的基礎,它的成功有賴於擬訂明晰的公司使命、 支持性的目標、健全的事業組合及協調性的功能策略。(如 行銷、財務、作業)u步驟:在總公司層次 z首先:確定整體宗旨與使用,並將使命轉化為引導整個企業 的一組詳細支持性目標。 z其次:總公司決定何種事業產品和組合對公司最有利,並決 定有多少資源的支持。 z最後:每一事業單位及其中每個產品層次再發展出支持公司 計劃的詳細作業計劃。u其本上最受高階管理者重視的為行銷、財務及作業策略,這 三種策略是彼此互相支援的。作業策略u設定廣泛的政策及計畫,來使用公 司生產資源,以對公司長期競爭策 略作最佳的支持z製程設

3、計 z支持該製程的基礎建設相關的決策作業策略u製程設計 z選擇適當的科技水準 z長期的製程規模 z製程中庫存的地位 z製程設置的地點 u基礎建設決策 z規畫與控制系統的基本邏輯 z品質保證與管制的基本手法 z薪資結構 z作業部門的組織 競爭策略u麥克波特提出四種基本的基礎競爭 策略z全面成本領導z差異化z集中化z其他策略競爭優勢作業競爭力的層面u成本更便宜 u品質與可靠度更優質 u交貨速度更迅速 u交貨可靠度更準時 u處理動態需求可變數量 u彈性與新產品上市的速度持續創新 u與產品相關的要件支援 (如產品開發技術 、售後服務、支援等)抉擇的觀念 Trade-offu作業策略的中心觀念 z作業焦

4、點 z抉擇 不可能同時在所有的競爭力層面上同時表現傑出 z廠內廠(plant-within-a-plant, PWP) z每條生產線都擁有自己的作業策略 u兩全策略 z企業尋求一個新的利基,並同時維持現行的利基 z大陸航空公司 v.s. 西南航空公司 See textbook行銷與作業的連結u訂單的贏家(Order Winners) u訂單的取得要件(Order Qualifiers)z顧客購買特定組合特性的產品,且價 格要低廉,即價值最大化策略與作業的融合u西南航空公司 z提供高便利及低價格策略 快速的登機門週轉率 飛機班次得以增加,機隊的使用率增高 沒有提供餐點、訂位、行李轉運等導致其他航

5、 空公司延誤的服務 標準機型(波音737)的機隊 選擇機場及航點 以避免機場擁擠造成班機延誤的可能 製造作業策略u垂直地與顧客連結 u水平地與企業的其他功能連結 z目標市場z產品線z核心企業z作業能力作業策略架構在此架構之上是高階經營者對整個公司策略願景。 這個願景決定目標市場、產品線及核心能力、作業能力。發展製造策略u目的 z將產品特性的優先順序(通常由行銷獲得)轉換成明確的作 業要求 z制訂必要的計畫, 來確保作業(或企業)能力足以完成策略 u發展優先次序的步驟 z根據產品群區隔市場 z辨別產品群的需求、需求模式及邊際利潤 z決定每個產品群之訂單贏家及訂單的取得要件 z將訂單贏家轉換成特定

6、的產品績效指標發展製造策略u同一儀器製造商所製造的兩個產品群 z標準型電子醫療設備 透過零售商直接銷到醫院及診所 z量測裝置系列 賣給一般儀器製造商,且常需依個別顧客需求 予以客製化 u不同的競爭需求,需要兩個不同的焦點共同討論過去10年來IT產業發展美國獲利最多,1990年時全球GPP 是20兆美元,到2000年達30兆美元,其中美國所占比例 從32%提高至38%,歐盟從32%降至26%,東亞則從20% 成長至22%,東亞地區之經濟已與與歐盟並駕齊驅。美國善於運用外界資源成為發展助力,事實上台灣也以同 樣策略在中國生產。但日本為何沒在90年代發揮帶頭作用?因為日本試圖去阻擋趨勢,不准企業外移

7、、不准僱用外勞 ,希望用自動化方式解決人力問題,造成投資在固定資 本之成本過後而失去很多競爭力?結論u企業要繼續維持競爭力,所有組成企業 核心作業的作業流程皆應支援企業的策 略。 u許多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對企業的 作業能力有很大衝擊。 u新趨勢Compaq (HP) 與 Dell 電腦 - 業務模式比較問題u比較兩家電腦公司在成本、產品、品質、交貨 速度、交貨可信度、應付需求變動能力、彈性 及新產品上市速度等作業優勢的不同處? u康百克電腦競爭優勢在那? u由兩家電腦公司網站中,比較財務報表內容, 由作業觀點(銷售成本的資料)比較那一家電 腦公司較具優勢? u你認為那一家電腦公司,在21世

8、紀的前五年, 將可取得較佳競爭優勢?為什麼?DELL VS COMPAQ單位:百萬美元,每股淨收益除外單位:百萬美元,每股淨收益除外個 案 :LATCLOS ANGELES TOY COMPANY關 係 連 接 圖玩具設計權代理商JAY LENO高兩呎電子發聲LATC 內部 全方位鑄模器 70% 產能運轉生產部門可配合 現金流量沒問題長時間生產規劃 成本 US 7.00外部 聲音電池驅動器外包 50000 個 X,mas上市 售價 US 29.50墨西哥 製造工廠大量製造 每個成本 US 8.00決策分析表問題uJay Leno玩偶與LATC現行產能及焦點是否一致 ? uLATC是否應該 z(a)自已製造玩偶? z(b)轉包給墨西哥的製造工廠,此工廠專長於大量製 造(但對LATC而言,每個玩偶成本將升至$8)? z(c)尋找可與現生產線較配合的產品? u擁有玩具設計權的代理商及墨西哥工廠皆需要 一個立即的答案。選擇自行製造的理由u此玩偶為高毛利低、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u此產品需要較精確的組裝及測試 u此產品目前尚在試產階段,未達大量製造的規 模,並不適合轉包 u公司尚有30%剩餘產能 u未來如果該產品市場反應良好,公司可考慮將 目前產品線中技術層次及毛利率較低的產品轉 包,而將此產品建立一高品質、獨特的標準化 生產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