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1710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职业中毒(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与职业中毒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安徽省卫生厅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 牛丽娟 2007-3-9提 纲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2.卫生应急管理综述 3.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预案 ,体制、法制、机制 4.预案要点 5.有关部门和机构卫生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地位和职责 6.职业中毒应急处理的特点问 题 与 思 考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卫生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分级? 4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在 职业中毒应急处理中的作用和责任?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1.重大传染病疫

2、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4.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5.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1、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 2、食物中毒主要包括化学性、微生物 3、职业中毒 4、其他中毒 5、环境因素事件化学泄漏、光化学反应等 6、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7、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8、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9、医源性感染事件 1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11、自然灾害 12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

3、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管理面临综述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目前我省的城 镇化率约在40左右。城市空间集中性和人口密集性将不 断提高,高致病性传染病、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 故等各类公共安全隐患的风险也将日益突出。一旦发生, 极易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公共事件是对社会公众承受能力的考验 ,更是对卫生部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 益的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卫生部门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职能的能力的考验。 加强应急管理是当前各级政府,更是卫生部门大的趋势和 迫切任务。卫生应急管理综述什么是卫生应急管理?管理,是为了某一目的而

4、进行的 一系列活动。卫生应急管理就是为了预防、控 制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 害,而进行的相关信息监测、预警、应 急准备及其处置、事后恢复和评估、以 及对其它突发事件进行医疗卫生救援的 活动。卫生应急管理的特点1依法进行卫生应急管理; 2卫生应急管理深入到全社会每一个部 分,疾控机构是卫生应急管理的技术骨干 力量和主要管理环节; 3.卫生应急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尽 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 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 卫生应急管理的宗旨是“大事化小、小事 化了、无事找事”。应急管理模式一案:应急预案 三制:体制组织管理构架法制依法规范应急管理行 为机制通过制度将社会和行 政行为

5、协调统一到应急管理目标中的总 体过程。通常通过法律责任、行政责任 、政策导向等手段形成的责任和利益链 。应急预案体系分级管理国务院、省、市、县四级预 案,以及乡镇、社区和各单 位的预案; 分类管理主干是四级政府总体预案, 支干是政府专项预案,次枝 干是各部门的部门预案。 依法管理预案制定必须有法律依据 全省各级政府已经制定预案共163个,各级 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预案共320个,其中 省政府已制定预案28个,卫生厅制定部门预 案12个。相关卫生应急预案1.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 预案 3.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理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

6、事件应急预案要点1 总则: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分级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 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事件分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 (IV级)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管理机构、专家委员会、 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包括:应急反应的、应急反应措施 、非事件发生地区的应急反应措施、分级反应、应急反应的终止 5 善后处理:后期评估、奖励、责任、抚恤和补助、征用物资和劳务的 补偿 6 突发公共卫生

7、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技术保障(信息系统、3个体系、 应急队伍、演练、科研和国际交流)、物资和经费保障、通讯与交通保障 、法律保障 、公众宣传教育 7 各类具体工作预案的制订 8 附 则 9 附 件 预案重点内容应急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 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有关部门的职责 响应与分级:国家、省、地市 、县(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 应急处置机制 应急保障事件分级重大级别: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 或死亡5人以上 较大级别: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 或死亡4人以下 一般级别: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 未出现死亡病例卫生

8、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规范网报有关 要求: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 1人及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总则编制目的: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适用范围: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 疗卫生救援工作。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 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 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2.分级: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根据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 况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3.医

9、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4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分为四级响应,每级分响应启动和 具体响应行动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现场抢救、伤员转送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信息报告和发布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5 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 急救机构 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物资储备 医疗卫生救援经费 医疗卫生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 其他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6 医疗卫生救援的公众参与 7 附则 责任与奖惩 预案制定与修订 预案解释

10、部门 预案实施时间 8 附录十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项项目 监监 测测 内 容 监监 测测 方 法 监测监测机构和个人法定 传传染病36种法定 管理传染病国务院卫生部门建立传染病疫情网络 直报系统,网络直报系统由现有的国家、 省、地市、县延伸到乡级,同时,由疾控 机构延伸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机构为卫生行政部门 认定的机构和个人。卫卫生 监测监测职业卫生(如职业病、工作场所) 、放射卫生(如放射源)、食品卫生( 如食品、食源性疾病)、环境卫生(如 水源污染、公共场所环境)、社会因素 、行为因素等卫生监测国务院卫生部门根据各专业监测需要 ,科学合理地在全国建立监测哨点,各

11、监 测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制订的监测方案、监 测计划进行监测。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疗 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与 症状监监 测测主要开展一些重大传染病、不明原 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的疾病及其 相关症状进行监测。在大中城市指定的综合性医院建立监 测哨点。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监测 哨点的医疗机构。实验实验室 监测监测重大传染病病原体、传播疾病的媒 介生物、菌株耐药性、环境中有毒有害 物质等。在地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指 定的医疗机构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开展 相关内容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上 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地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和有关医疗机构。国境卫卫 生检检疫 监测监测境外

12、传染病、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和染疫动物、污染食品等。在出入境口岸建立监测点,将监测信 息连接到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指定的技术机构。全国报报 告和举举 报电话报电话国家设立统一的举报电话,建立与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衔接的信息收集 通路。举举 报报 公 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 事件进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存在隐 患的相关信息,报告内容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 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进程报告经过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 内容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

13、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 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结案报告除进程报告的内容,还应包括事件的最终评 估。初次报告要快 阶段报告要新 总结报告要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可以直接通过 互联网上的专用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县级以上疾病控制机构接收到报告信 息应急时逐级审核信息,确保信息的 准确性,并统计汇总、分析,按照有 关规定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各级级各类类医疗卫疗卫 生机构和疾病预预防控制机构均 为责为责 任报报告单单位;有责任依照有关法规对责规对责 任 疫情报报告人工作进进行监监督管理。 乡乡(镇镇、地段)级级以上的

14、责责任报报告单单位必须须建立 疫情管理组织组织 ,指定专职专职 疫情管理人员员,负责负责 本单单位或所辖辖区域内的疫情报报告工作。 责责任报报告人在首次诊诊断传传染病病人后,应应立即 填写传传染病报报告卡。传传染病报报告卡由录录卡单单位 保留三年。医疗机构在疫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1.第一线:最先发现病人; 2.最基础: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社区; 3.救治专业机构:减少人员伤亡和控制 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4.预防的重要阵地:向社区和群众宣传 预防和控制科普知识; 5.研究和发现重大传染病的前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骨干机构, 起骨干作用。主要任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5、;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对有关人员采 取观察和隔离措施; 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 处理等); 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疾 病和健康监测。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是卫生应急工作法律保障执行机构, 起到法律保障作用。具体任务: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环 境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 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 和执法稽查。 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技术方 案; 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 控制措施,并进行检查、督导; 根据预防控制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 有关地区,将有关疾病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等 建议; 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标准,经授 权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负责组织全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职业中毒应急处理的特点1.事件发生不易预测; 2.中毒来源不易确定; 3.造成的危害很大; 4.应急准备要求高; 5.应急处置技术手段要求高。职业中毒应急处理主要问题1.危险源不清楚; 2.职业中毒应急机制还不完善; 3.人才缺乏,专业队伍普遍不足; 4.职业中毒应急处置的检测和现场处理 手段还远远跟不上职业中毒形势需要; 5.职业中毒应急保障缺乏。回顾与思考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卫生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