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51704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 语言学教学黄国文 中山大学中国外语(双月刊),CSSCI来源期刊n感谢各位专家、同行过去5年半来对中国外语 的大力支持!n希望专家、同行继续支持、帮助我们!n中国外语宗旨:立足改革、高扬创新 n / n中国外语积极组织各种研讨会、论坛:“中国 英语教育与教学法论坛”、“中国外语教授沙龙” 、“中国外语博士论坛”、“中国外语中青年学者 科研方法学术研讨会暨科研写作高级研修班”要点n1 引言: “英语专业”的两种模式n2 “通用型”中的语言学教学n3 语言学知识n4 语言研究方法n5 几个问题n6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例n7 结语1 引言: “英语专业”的两种模式n高等学

2、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n培养目标n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 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 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 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 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n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 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 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 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 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 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通用型”与“应用型”人才n在我国目前的“英语”专业中: n(1)“通用型”人才(“人文性”)n(2)“应用型”人才(“工具性” )“通用型”n英语专业(“回归人文” 、“人文性”)n中国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回归 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高级 专门人才、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 人才。 “通用型”n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听、说、读、写、 译能力)n专业知识:“语言、文学、文化” n(典型的“通用型”英语专业,如北京大 学)n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通用型”n胡文仲、孙有中(2006):“我国英语专业 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 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

4、具 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 通用型英语人才是指英语技能熟练全面、 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 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 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通用型”n英语专业应该遵循人文通识教育的基本教 育理念,超越过于职业化取向和着眼于短期 办学效益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一方面要兼顾学生个人的近期 就业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终生 发展需要。(胡文仲、孙有中2006)n但无论如何,“英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英语 语言、文学和文化”(王守仁 2001)。“应用型” (“复合型”)n英语专业(“复合型”、“工具性” )n“应用型”(英语专业)人

5、才是指能将专业 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 (如商务)的人才类型, 注重的是熟练掌握 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和专业人 才。n例如,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学生按重点线 首批录取,学费与其他学院一样;不是独 立学院,不是高收费)2 “通用型”中的语言学教学n“通用型”:语言、文学、文化n语言:语言(如英语、汉语、日语)研究 、学习语言理论为什么要教“语言学” n为什么要教“语言学”n(1)读“有用”的书:目的性/功利性特别强 :考研n(2)读“没有用”的书:目的性不强:培养 人文素质3 语言学知识n关于“语言”的知识n“语言学”的基本概念n语言

6、学理论、流派n语言研究方法3.1关于“语言”的知识n什么是“语言”?n什么是“人类语言”n语言的起源n语言的本质n语言的特征n语言的功能3.2关于“语言学”的知识n什么是“语言学”n微观语言学:语言的本体(语音、音系、 词法、句法、语义、语用)n宏观(交叉)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 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 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因 特网语言学几个关系n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particular linguistics):Chomsky, Halliday;英语 语言学n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n描述语言学与规范语言学n描述语言学与解释语言学n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n描

7、述与规范(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n共时与历时(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n语言与言语(langue vs parole)n能力与表现(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n组合与聚合(syntagmatic vs paradigmatic)n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functionalism vs formalism)3.3语言学理论n形式主义(公认的“教皇”:Chomsky)n功能主义(没有公认的“教皇” );其中: 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 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篇章语

8、 言学:?、等等n语言的生物属性n语言的社会属性3.4 语言学流派n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n描述语言学与解释语言学n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n微观语言学与宏观语言学n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n欧洲学派与美国学派n索绪尔、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 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4 语言研究方法nLanguage universals vs language diversitiesnDeductive vs inductiven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nForm-oriented vs function-orientedn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nDesc

9、riptive vs explanatorynMind vs actionnD. Schiffrin (2001): Labov presented me with one mission: solve an old problem with a new method. But Goffman presented me with another: describe something that had not yet been described.n新方法研究/解决老问题( + -)n旧方法研究/解决新问题( - +)n新方法研究/解决新问题 (+ +)n旧方法研究/解决老问题 (- -)语言

10、研究中语料的来源nWiddowson (2000): three sources of linguistic data: introspection, elicitation, observationn“Introspection” (内省), which is based on the linguists own intuitive competence of the language. Researchers make up examples and use them as data. n“Elicitation”(诱导), which means that members of the

11、speech community are asked to serve as informants to decide, on their intuitions, whether certain descriptions are correct, accurate or acceptable. n“Observation”(观察), which refers to the idea that behaviour (e.g. language use) can be observed “naturalistically”. 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s of comp

12、uter technology and studies in corpus linguistic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getting informa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examples,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of language use from existing corpora.nAs Widdowson (2000: 74-75) argues, “intuitive, elicited, and observed data all have their own

13、 validity, but this validity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evidence you are looking for, on what aspec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or behaviour you are seeking to explain. nIf you are looking for evidence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mind, you are more likely to favour intuition and e

14、licitation. nIf you are looking for evidence of how language sets up external links with society, then you are more likely to look to the observed data of actual occurrence. nThe validity of different kinds of linguistic data is not absolute but relative: one kind is no more real than another. It de

15、pends on what you claim the data are evidence of, and what you are trying to explain.”5 几个问题n从事语言学工作的人,首先应该是研究语 言,而不是研究理论n要研究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功能、语言的 使用、语言的习得、语言的教学、语言的 演变,等;探求规律、验证假说n学习语言学的人感兴趣的主要应该是语言 、语言现象,而不是语言学理论;理论可 以作指导,但研究的重点是语言n引用率与学术性:引用率高的是否学术性 就强(如,介绍国外某一新理论的文章或 综述性的文章)n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n语言学(就像物理学一样)没有

16、国界n外语学者是研究外语还是母语:教育制度 、教育体系、评估制度n汉语界与外语界的结合n语言研究的跨学科方法、交叉学科研究n通过比较来研究语言n同一语言的比较:口头语与笔头语、达人 的语言与小孩的语言、普通话与方言、现 代语言与古代语言、等n不同语言的比较:英语与汉语、英语-汉语- 日语n翻译中译文的比较n比较的目的: (1)为语言教学服务,(2 )为描述语言服务,(3)评估文本(语篇 )n做研究写文章发表文章n介绍性(综述性)文章与研究性(原创性 )文章n语言学的研究性文章要“因小见大”、小题 大做n语言学研究中方法的重要性n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方法,这与理论 假设有关n语言学教材的选用:n中国人用外语撰写的书n中国人用汉语撰写的书n外(英/美)国人用外(英)语撰写的书n非英(美)国人用英语撰写的书n教材的基本内容:语言的本体(语音、音 系、词法、句法、语义、语用、语境); 宏观(交叉)语言学:心理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