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16442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 国际关系主讲:张王定主讲:张王定 副教授副教授教材内容结构: 本教材共十四章,按内容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当代国际政治(第一至第四章); 第二部分,当代世界经济(第五至第八章); 第三部分,当代国际关系(第九至第十四章) 。第一篇 当代国际政治第一章 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 内容提要:本章分析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 界时代的两大主题;时代主题转换的国际背景条 件;和平与发展的相互联系;当代国际关系中的 战争与和平;国际体系与世界格局主要分析说明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两大 阵营的分化和向多极化格局的转换;世界格局多 极化趋势的形成和特点;争取建立国际经济

2、政治 新秩序的斗争。 基本概念:时代主题、发展问题、雅尔塔体系 、和平演变、国际秩序。本章重点问题: 1、时代主题与时代主题转换的国际背景条件。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当代国际关系中的 战争与和平。3、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 格局转变的主要推动力。第一节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一 、时代主题的转换 时代主题的含义 时代主题的作用 时代主题的特点 二、 世界反战与和平问题 反战与和平的含义 当代世界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之所以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的主要原 因三、世界发展问题 (一)、发展问题的含义 (二)、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严峻的发展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地区的不平衡,加

3、速了其两极分化 (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状况的三种类型 (五)、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问题,其核心仍然 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四、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五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战争与和平 (一)、二战中,核武器开始出现和使用,核时代 的战争一旦爆发,人类将面临空前的浩劫 (二)、由核武技术的更新所造成战争性质的变化 使二战后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变小 (三)、如果把冷战后五十多年的历史以冷战作为 界点进行划分,那么冷战时与冷战后在战争的起 因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四)、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第二节 国际体系与

4、世界格局一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二)、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二 、两大阵营的分化和向多极化格局的转换 (一)、两大阵营的分化 (二)、第三世界的形成 (三)、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与三个世界格局 (四)、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使战后世界 开始出现三个世界鼎立的新格局三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特点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霸权格 局的终结 (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 它不再拥有绝对优势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征本章小结: 时代主题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主要矛盾所决定并反 映时代基本特征,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的

5、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当今 战争手段和特点的重大变化决定了和平问题是当今 世界的根本问题;发展问题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是人类社会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的问题。和平与 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和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发展需要和平,和平才 会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雅尔 塔体系是指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的德黑 兰会议,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的波 茨坦会议等重要会议,就怎样结束战争,如何处理 战争遗留问题以及战后世界和平与世界秩序维持问 题达成一系列的协议和谅解,其中的雅

6、尔塔会议的 内容最为核心和重要,故此后所确立的世界体系被 称之为雅尔塔体系。 该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初步确立 ,它对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消灭德 日法西斯势力,保持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维护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促进战后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起到促进作用。然而,该体 系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对 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在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和以苏 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一方的两大政治军事 团体之间的对抗关系中,以美苏两国的矛盾、对 抗为主线。国际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 所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

7、常 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 等。思考题: 1、什么是时代主题?战后时代主题转换的国际 背景条件主要有那些? 2、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冷战后两极格局瓦解并向多极化格局转变的 推动力量是什么?第二章 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与 国际组织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分析说明国际社会的 行为 主体;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 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 基本概念:行为主体、国际实体、立宪君主制、 民主共和制、国家结构、国际组织。 重点问题: 1、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国际社会承认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2、冷战后北约性质的变化;背约东扩的背景和 原因。3、冷战后欧盟性质

8、的新变化。 第一节 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 一 、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 二、 主要行为主体与一般行为主体的区别第二节 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一 、主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家作为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自从 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 (二)、主权国家的概念与主权国家的产生 (三)、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准 则二、 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定数量定居的国民 一定面积的国土 一定形式的政治机构 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利三、 主权国家的分类现代主权国家一般可根据其经济基础与阶级性 质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阶级性质和政 体

9、形式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阶级性质和政 体形式四、 国家结构和分类 (一)国家结构的含义 (二)国家结构的类型 五 、主权国家的国力构成与评估 (一)主权国家的国力 (二)主权国家的国力评估标准第三节 国际组织一 、国际组织的一般状况 (一)国际组织的定义 (二)国际组织的性质特点与运行机制 (三)国际组织的发展与分类二 、主要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由来与组织建立,宗旨与基本原则,主 要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欧洲联盟的建立与整体实力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拓展,主要机构与军 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的建立,机构与作用第四节 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一、 民族解放运动 二、 世界和平运动 三、 国际非

10、政府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现状本章小结: 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一般是指主权国家实体, 或以主权国家实体联合而成的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共同特 征是:一定数量定居的国民;一定面积的国土;一定形式的 政权机构;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利。现代主权国 家一般可根据其经济基础与阶级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 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结构主要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政 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所组成的关系形式。国家结构可分为 单一制主权国家、复合制主权国家和永久中立国家三种类型 。国际组织的定义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 上的国家间的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出于特定的目的,以

11、 一定协议形式设立的各种跨国界的多国机构。而国际法意义 上的国际组织,仅指主权国家的政府之间出于特定的目的, 以一定协议形式设立的跨国机构。主要国际组织有:联合国 、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结盟运动、国际社会非 政府组织等。思考题:1、主权国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简述二战后北约的性质变化和东扩的背景原因 。 3、冷战后欧盟的性质有什么变化?第三章 国际社会中的一般行为准则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分析说明国际法的概念, 产生与国际关系的互动联系;国际法对国际关系 的影响和作用。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制定 和内容;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在战后国际关 系领域的广泛认同及其局限。同时,介绍和平共 处五

12、项原则的思想渊源;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和发展;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内 容及影响。 基本概念:国际法、国际法基本原则、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 重点问题: 1.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 2、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内容以及阻碍 七项原则充分实现的原因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它们间的关系 。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节 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一、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一) 国际法的概念及产生 (二)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互动联系 二 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制定与内容 (一) 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制定 (二)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内容 (三) 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在战后国际关系

13、 领域的广泛认同及其局限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和平理论 (二)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发展 (一)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 中国政府首先提出。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 倡导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行为 准则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内容 (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互不侵犯 (三)互不干涉内政 (四)和平共处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联合国宪章七 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国际法又称国际公约,是指经各国协议

14、或承 认的,在国际交往中调整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具 有一定约束的原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法 与国际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联系。国际法的 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宪章中。联合 国宪章七原则的内容是:成员国主权平等的原 则;善意履行宪章项规定的义务;和平解决国际 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干涉内政原 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联合国宪章七项 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其思想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本章小结: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法?国际法有那些特征? 2、简述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的内容以及阻 碍宪章七项原则充分实现的原因

15、。 3、怎样完整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关 系? 4、为什么说“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还是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第四章 当代科技革命对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分析说明当代科技革命的 巨大成就;当代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其特征;当代 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深刻影响。 基本概念:生物技术、纳米、纳米技术。 重点问题: 1、当代科技革命的内容,原因及特征。 2、当代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节 当代科技革命的巨大成就 一、 微电子技术 二 、生物技术 三 、新能源,新材料技术 四 、海洋,空间开发技术 五、 纳米技术 六 、自动化技术第二节 当代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其特征 一 、第三次

16、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和粮食危机等全球性 问题的压力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 (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大加快,科技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 生产力的作用更加突出,而原始性创新将成为科技 竞争的制高点。 (二)信息技术成为大部分科技成果的核心内容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时间大大地缩短,科学 知识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依据的主要科学理论是关于 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最新的基础科学,包括:现代 物理学,量子力学,量子化学,分子生物学,生命 科学,光学和微电子学等 (五)新技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