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1627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散文选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三、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 一 课 时一、 检查预习: (名句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3、人能弘道,。4、 ,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 6、,。大车无輗 ,小 车无軏 ,。 7、 岁寒,。8、 逝者如斯夫,!不知为不知过而不改非道弘人躬子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其可以行之哉?然后知松柏之后 不舍昼夜二、翻译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尝试把文中的部分句子进行翻译,熟知文意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重点:诲:教导;女通汝(

2、r)你;为: 表判断,相当于是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 智,智慧,明智.是:指示代词,这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 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无末如之何也已矣!”翻译重点: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 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末如 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 总)拿他没有办法;已矣:常放在句末, 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 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 没有办法) (3)、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重点翻译:之1:

3、结构助词,译为“的”; 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食通“蚀”;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翻译: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 人们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 着他。(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矣重点翻译:厚,薄:多,少;而:连 词,表并列,不译;远:形容词作动词, 避免翻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 ,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 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其:副词,怎么;何以行 :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 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 ,那它靠什么行走呢?” (6

4、)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 重点翻译: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 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于斯:于, 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何先: 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 翻译:自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 么在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布置作业: 、熟读并翻译全文2、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 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 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先 秦 诸 子 散 文 选 读三、知之为知之,不之为不知三、知之为知之,不之为不知第二课时、熟读并翻译全文2、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 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 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A、探讨

5、: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 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 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检索能 力,解答本题,需要将本文中的句子进行筛选, 如下: 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 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 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 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无末如之何也已矣。”;子曰:“过而不 改,是谓过矣!”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

6、不在于 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 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 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 态度。3、子曰:“躬子厚而薄责于人,则远矣!” 角度:与人相处方面-责己严,待人 宽 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 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 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 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 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 少的原则。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 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 ,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 ,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 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 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 ,“欲速则不达”。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 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 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 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 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 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6、子曰:“岁寒,然后知

8、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 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及惜时奋干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 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 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 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 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 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去。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 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 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 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2、 处世-责人严,待人宽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4、 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5、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 且要惜时奋干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中的名句(书面、 按时上交)2、布置学生课后归纳整理以前曾 学 过的虚词“则”的有关句子。3、完成课后练习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