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5150 上传时间:2017-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走在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共舞的路上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授课年级 高三 授课类型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课课例内容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授课时间一、课堂教学设计(一)专题复习设计理念及依据知识范围 必修模块(必修 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必修 市的空间结构) 、选修模块(城乡规划) 学科指导意见能从地理角度对身边的现实问题(公路的选线与聚落的选址)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复习课现状教师讲授知识多、高考题解题技巧多,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空间少、探究解题过程时间少。设计理念 利用情境教学法,贯彻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在课堂上

2、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实施策略教学设计中,注重对相关教材知识的整合与情境的创设,教学中关注学生即时表现,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尤其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二)专题复习定位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某一地区山区、平原聚落分布和形态图的分析,归纳出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2、通过观察某地区彩色的地形景观图学会分析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了解影响交通线路选线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建立聚落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网络结构。能具体分析某聚落的成因与发展分析。4、通过对 2008 海南高考试题的讨论探究。学会具体分析交通选线原因并能够进行规范表达

3、。目标定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和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地理中的生活。关心地理时事热点,培养爱家爱国珍爱生命的情感。6、培养学生用可持续的观点看待身边的地理事件与地理事物。2学情定位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部分知识在高一学过已经一年多了,聚落与交通虽然学生很熟悉,但是学生知识不系统不严密不科学。2、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更弱。重点难点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2、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影响交通选线的因素。(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教学方法

4、1图表分析法:3设问导疑探究法:设问导疑法可引导学生多思考,增强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图表分析。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2学习中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增强读图、析图能力及综合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四)设计流程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的对比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问题思考导入展示:两道高考题要求:快速浏览题目,用一句话表达这两道题考查的知展示:两道高考题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分别描述两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该环节目的:1、通过高考题来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2、对学生的这部分知识掌握情况作侧面了解,基本达成设计目标

5、,学生巩固提高拓展提升知识网络影响聚落形成的区位因素导出考点影响交通线区位选择因素真题体验自我构建3识点 (学生 1):聚落形成条件(学生 2):.不是要求学生解题而是问考查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自然导入今天的课题。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构建【探究 1】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1、上海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动 3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请在文中找出原因。自我构建: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的知识结构教师多媒体展示: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的知识结构图多媒体展示:【探究 1】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多媒体展示以上问题,教师巡视,10 分钟后,点名回答。(学生 3)

6、: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点名(学生 4)到黑板上写:自然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社会生产方式等教师作激励性评价。多媒体展示:自我构建: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的知识结构4 分钟后,我用手机拍了(学生 5)的答案,然后多媒体展示。再请她的同桌学生 6 进行评价补充。该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上海有利因素和塔里木城镇分布的成因的自我探究,让学生自我构建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的知识结构。探究上海与塔里木用时过多,导致本环节有点松的感觉,因为时间有限,引起后边环节时间不够。如果以上海与塔里木作为自我建构的基础,学习探究的重心自然就转移到构建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因素的知识结构上,就既节约时间

7、又达成学习目标。该环节的成功之处是我用手机拍下学生的答案并用多媒体展示,同时有教同桌进行点评,学生都很乐意,也很兴奋。我想课堂上新生成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以后上课要注意这些生成资源的使用开发。4应用巩固提高展示:例题例 1:读某地区的地形和聚落分布图,回答:1、说出图中公路路线东西两侧的地形类型。2、比较图中公路线东西两侧的聚落分布特征,分析原因。3、举例说明我国不同地形区聚落分布特点及成因。展示:例题例 1、读某地区的地形和聚落分布图回答。学生回答第 2 问题:东侧的聚落大,西边的小。学生回答第 3 问题:云贵高原聚落分布在坝子上.习地形对聚落影响的相关知识,同时巩固影响聚落的知识结

8、构。提高学生利用原理分析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能力。学生回答了第 2 问题:”东侧的聚落大,西边的小。”按照预设展示答案。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学生回答了第 3 问题:“云贵高原聚落分布在坝子上.”及时表扬和追问:什么是坝子?该生觉得很有成就感很自信从容回答解释。影响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因素的知识的探究展示:例 2、读某地区的地形和聚落分布图,回答: 4、描述公路线分布的特点,并说明选线的理由。展示:某区域公路布局图追问:该地公路为什么这样布局?师生讨论小结展示:影响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因素的知识结构图展示:例 2、读某地区的地形和聚落分布图。生答:南北走向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追问:你对自己的回答满意

9、吗?进而过度到影响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因素的探究。探究了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因素之后再回答刚才的问题,学生的回答还是不理想。通过问题 4 自然过渡到对影响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因素的知识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追问:你对自己的回答满意吗?追问得很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描述公路线分布的特点,并说明选线的理由。 ”学生第二次回答也不理想,我只好提醒,描述位置可以利用参照物,并自己分析小结答题技巧,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厉害,总结的很好。现在反思,为什么会这样情况,知识学过和没学过为什么没什么差别呢?我想可能是区域公路布局图问题设置不清晰,导致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主体地位没体现,回到了传5统的教师讲授的老路上

10、。学生是学过,但还没学会,没真正参与学习。真是教学设计看起来“很美” 。体验真题过渡:再次多媒体展示:两道高考题师生共同探究解题多媒体展示: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过渡:再次多媒体展示:两道高考题(学生 7)回答,教师追问:你对自己回答满意吗?为什么回答得这么多了还不满意?(学生 7):.生 8 补充回答,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同时多媒体展示答案,突然学生 8 重新站起来说:老师你的答案内容,我刚才都有回答到,为什么说我回答的不好?我马上叫他把答案再讲一遍。我问有一样吗?大家也笑了。小结展示: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类题目的答题思路用高考题来巩固知识同时发现答题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答题的技巧进行小结。

11、再次多媒体展示两道高考题是对导入的呼应,同时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时就体会到学习的收获的喜悦 。感觉对学生答案的点评很精彩,因为不是预设的而是即时生成的;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类题目答题思路小结的生成与预设很吻合。这环节我很满意有成就感。拓展影响交通分布因素及其变化多媒体展示:看下面几幅图片讨论:1、地形对于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增大还是减弱?为什么?2、请你从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有利因为时间不够未能开展。交通线的布局及影响因素主要从静态的空间角度考察研究人地关系,当代地理学也注重从时间的动态的角度探究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所以设置了对影响交通分布因素及其变化的拓展学习。通过该环6与不利因素分析为什么西藏是我国最后一个修建铁路的省区? 3、现代交通线路建设更主要的是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结论:地形等自然因素作用在减弱,技术等社会因素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在增强。节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时间、空间、人地关系三大视角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虽然不能完成本环节,但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与遗憾,因为舍弃这环节这节课还是很完整的,另外,我本来就有这样的预设时间如果紧张就删去该环节。现在这部分准备作为下节课巩固复习拓展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