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

上传人:ye****ng 文档编号:48513798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本科毕业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 。 。 。 。 。 。 。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 。xxx 。 。 学号:指导老师: 2016 年 3 月 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摘要摘要本文主要对白庙矿井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等的研究,目的使之能更好服务生产进 而取得良好的效益,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地观察,测量和参考文献。取得较详细的地 质资料,提出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轻视地质工作必定带来不利局面,提醒煤矿必 须重视地质工作。关键词 矿井 地层 构造 水文 意义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目目 录录绪论-3 页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4 页第二章 地层-

2、-5 页第三章 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9 页第四章 构造 -12 页第五章 煤层 -8 页第六章 矿区水文地质- -23 页第七章 构造对生产、开采、采区、工作面布置的影响- -26 页第八章 结论-28 页第九章 致谢-29 页第十章 主要参考文献-30 页绪 论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石油、天然气 、水力、核电等其他能源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预计在今后 50 年内这种状况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进入 21C 要求我国煤炭工业深化改革,尽快摆粗放经营的旧模式,步入低投入高产

3、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煤炭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煤炭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煤炭地质工程的进步,加强煤矿地质理论研究和发展煤矿地质工程技术,对促进煤炭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十分主要的意义。煤炭的工程技术人员, (包括采矿、测量、建井、环保等非地质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扎实的地质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煤矿建设,生产中地质规律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一、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查明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绝大多数矿井都有普遍意义,各矿以实际出发,抓住主要地质问题,还要满足当前,考虑长远,并能化害为利。 二、提供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是编制生产建设计划,井巷工程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的必要依据。三、指导采掘

4、生产,矿井地质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把工作做到掘进头和回采工作面,指导采掘工作面工作的合理进行。四、组织矿井勘探补充一些地质勘探工作,提高储量级别,增加矿井储量,延长矿井寿命。五、进行储量管理,矿井地质人员定期计算储量,进行储量管理。六、调查伴生矿井,综合利用矿井资源的原则,提高煤的经济效益。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煤矿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 27km 文殊镇境内,原为禹州市管辖的地方国营煤矿,2004 年 3 月被平煤集团兼并。矿井东距许昌市 60km,南至平顶山市 48km。本区交通方便,从禹州市有柏油路达文殊镇矿井通过 5km 的公路与文殊镇相

5、连,北通登封、洛阳东经禹州市可达许昌,向南经神后镇可至郏县、平顶山等地。另外有许昌禹州窄规铁路及平禹准规铁路为在区煤炭外运提高良好条件。井田范围,白庙井田位于云盖山矿区的东北端,东西长 2.24km 南北宽 2km 面积4.9km2北起二 1 煤层露头,南至下白谷断层,东以竹园沟断层和文殊断层为界,西北部云盖山断层以上部分以第 123 勘探线以西 300m 为界,云盖山断层以下部分以第123 勘探线以东 275m 为界。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第二章 地 层本井田属于云盖山煤田一部分,通过 1/5000 地质填图和钻探揭露的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寒武系()分布云盖山井田北侧,构成二

6、叠系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精查阶段,少数水文地质钻孔控制该 层 30-50m。多数钻孔至即停钻,仅水源详勘基准孔 19-1 揭露寒武地层达 500m 以上,据此配合地表工作对其划分如下:(一)中寒武统(2)1、毛庄组(2m)下部紫色和绿色泥岩夹薄层状浅灰色泥岩,上部为中厚层状鲕状灰岩间夹薄层状暗紫色泥岩和浅灰色薄层状灰岩互层。厚度揭露不全,大于 57m,产三叶虫,馒头裸壳虫。2、徐庄组(2X)下部为紫色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及透镜状灰岩,与下部地层整合接触。上部为灰,深灰色厚层条带状灰岩,间夹绿色泥岩,鲕状灰岩,致密灰岩及含海绿石砂岩全厚139.60m,有河南盾壳虫,小东北虫,登封虫,毛孔野生虫,圆货

7、贝。3、张夏组(2zh)下部为粗鲕状亮晶灰岩,生物碎屑-砾屑灰岩,富含腕足,棘皮,软舌螺三叶虫动物化石碎片。往下泥质条带增多,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角。上部为细鲕状细晶灰岩,变鲕微晶微岩,镜下可见团球粒变余残影,厚岩可能为鲕粒亮晶灰岩,全组厚度171m。(二)上寒武统崮山组(3g)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具有不明显鲕状结构,顶部风化后呈灰黑色为其特征,厚 115.40m,这一个存在与否有争议的地层,暂予保留,有待进一步确定。(三)上石炭统太厚组(C3t)底界以铝土层与下伏上寒武统崮山组白云质炭岩呈平行假整合接角,上界止于本组 L11灰岩顶面或 L11灰岩之上的海相泥岩顶面。厚 44.2101

8、.60m,平均 64.05m。本组由一套含煤层的砂岩,泥岩和灰岩组成,称为一段煤。共含灰岩 11 层,常见者 8层;含水量煤 10 余层,多为薄煤层或煤线;仅一 4 煤偶尔达到可采厚度。绝大多当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6选情况下,灰岩构造煤层的顶板,岩性均为生物碎屑灰岩。该组按岩性组合分为四段。1)底部铝土泥岩段:浅灰色,灰色铝土泥岩。下部含赤铁矿,为紫红色,局部夹砂质泥岩及不稳定煤线和灰岩透镜体,中部大都具豆状,鲕状结构,富含黄铁矿,上部为致密块状。全段厚 2.17-29.38m 平均 7.37m。此段局部硫铁矿富集,价值不大,铝土泥岩品位较差,仅在地表附近品位较高,系风化富集所致

9、。2)下部灰岩段:由 L1-L4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砂泥岩和五层薄煤层组成。该层厚度 7.28-36.15m,平均 18.72m。L1 灰岩底部及顶部有薄层灰岩,砾径 3-4mm;L2灰岩顶部有一层厚 0.3-0.5m 的硅质海绵岩,灰岩中含较多燧石结构;L3灰岩直接在一4煤之上;L4灰岩不稳定,局部相变为黑色泥岩。一2、一3、一4、一5煤层较稳定,其中仅一4煤层稍厚,偶尔可采。灰岩中化石以蜒科为主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苔藓虫、有孔虫次之。3)中部砂泥岩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中粒砂岩,两三层不稳定生物碎屑灰岩 L5-L7及 3-4 层不稳定薄煤层组成。该段厚 14.58-32.84m,平均

10、 22.56m。砂岩中含许多白云母碎片,砂质岩中常含水量有较完整的植物化石。4)上部灰岩段:由深灰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砂质泥岩,细粒石英砂岩及 2-3 层不稳定薄煤层组成,厚度 5.26-25.59m,平均 15.40m。L8、L9灰岩常不稳定,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在白庙井田 123-125 勘探线附近 1Km 地段内,上部灰岩被中粒石英砂岩替代,硅质钙质胶结,底部粗粒并含石英细砾石。三、二叠系(P)(1)下统(P1)2)山西组(P11)主要由浅灰色、深灰色中粒石英碎屑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称为二煤段。含煤 2-4 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厚 0-10m,平均

11、 5.56m。二2煤层不稳定,偶尔达到可采厚度。根据含煤特征本组可分为:黄煤段、大占砂眼段及香炭段。香炭段顶部泥岩具有紫斑和鲕状结构,俗称小紫。全组厚度 64-88.70m,平均 80.25m。 2)下石河子组( p1-2)根据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分为三、四、五煤段。xx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7 三煤段: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绿色,细-中粒石英砂岩、粉沙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12 层,其中三9煤局部可采,其他均为薄煤层或炭质泥岩以 三2、三11、三14煤层的层位较稳定。由井田东北至南煤层层位增多,底界砂锅窑砂岩为中-粗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其上为大紫泥岩段。此段顶部泥岩大多可见

12、紫斑,以此与其他煤段相区别。本段厚度 96-160.60m,平均 127.50m 四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 、粉沙岩和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约 9 层,其中四4煤层偶尔达到可采厚度。本段底部紫斑,普遍含鲕粒。顶界至于 K6 砂岩底, 厚度 79.90-105.35m,平均 93m。 五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和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岩屑岩屑石英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 1-2 层,其中五2煤层较发育,本区 120 线以西大部分可采,以东至白庙井田变为炭质泥岩以至尖灭,层位比较稳定。该煤段上下部泥岩较多,常见紫斑,普遍含鲕粒。本段厚度 70.4-109.4m,平均 87.

13、24m。2)上统(P2) 上石河子组(p2-1)根据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分为六、七、八煤段。 六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和浅灰色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 6 层,一般常见六2、六3、六4、煤,其中六4煤层较发育,在白庙井田以东局部可采,本段底部的大部分砂质泥岩具有紫斑和鲕粒结构。底界 K8 沙岩,顶界至于六、七煤段的分界砂岩。本段厚度 62.4-19.7m,平均 39m。 七煤段:由灰色细粗粒长石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六层,大部分为炭质泥岩,常见七5、七3煤层。顶界大都发育紫斑泥岩 ,局部含鲕粒。本段含 10 余层硅质泥岩,七5、七3煤附近的硅质泥岩较高,含有大量硅质海绵骨针,又称海绵岩。本段厚度为 59.4089.00,平均 69.30. 八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和灰色、绿色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极不稳定的 2-5 层薄煤层组成。该煤段多处具紫斑,局部含鲕粒。底部大风口沙岩灰色、绿色细-粗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岩胶结,较疏松,具断续波状层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大部分含砾,岩性和厚度稳定性差。本段厚度为 76.8m-119m,平均 97m。上石子组总厚度 198.59-293.59m,平均 245.24m。xx 理工大学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