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851190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辩证唯物论(4、5课)探索世界、把 握思维认识论(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总特征 (7、8)(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实质与核心(根本特征) (9)矛盾观总要求及实质(10)辩证否定观社会历史观(11 )人生观、价值观( 12)寻觅社会的真谛实现人生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畴概括:创新联系(基础)发展矛盾(实质、核心)构成了系联史历的继相后 前是总特征根本内 容是是对立 统一的的源泉和 动力是矛盾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分析方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吾盾

2、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 ,於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 典故 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 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我卖的盾牌,最牢 最牢,再坚固不过了。不管对方使的长矛怎样锋利,也别想刺 透我的盾牌!”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 :“我做的长矛,最快最快,再锋利不过了。不管对方抵挡的 盾牌怎样坚固,我的长矛一刺就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问道 :“如果用你做的长矛来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还是刺不透 呢?”。楚国商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提示说话、写文章,如果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如 有两种相反的说法,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

3、盾百出, 经不住驳斥。逻辑矛盾引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 什么?是矛盾。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 点,也就是说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 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 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 ,由,由4 4千头猛增到千头猛增到4.2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 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少,体质下降,

4、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 4千头。最后只千头。最后只 得请回得请回“狼医生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有狼要扑食鹿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 )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统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什么是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 3、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求:1、阅读课本67-682、时间1分钟3、注意标注 课本1.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 畴,简言之,矛

5、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 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斗争 性(对立)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事,谈谈 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总的来说,中美之间就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一 方面,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包括共同 面对金融危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保护国际环境, 管理全球经济,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等等 ;另一 方面中美又在人权、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 上又出 现冲突。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矛盾你能例举哪些具体的矛盾 ?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 恶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 、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列举生活中蕴涵矛盾的例子 :“自相矛盾” 的喻意: 相关链接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 架的现象,是一种逻辑矛盾,和唯物辩证 法研究的辩证矛盾不同。 2、矛盾的同一性 (统一)欣赏课本P67的漫画,你 认为“他敢剪断绳子吗” ?为什么?两人间的平衡是对立 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 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 统一体。不敢剪:失 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 就不存在了。(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 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 体中。2、矛盾的同一性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没有纪律,

7、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材料一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材料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材料三 酿酒窖泥奇臭,酿出的名酒特香,香鲸 的粪便恶臭,燃烧后却香味浓郁。 材料四 红海中有一种红鲷鱼,二十条聚在一起 ,一雄多雌,雄鱼死后,就有一个雌鱼变为雄性 。四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哲理?请试分析一例。哲学所讲的“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矛盾的斗争性:注意: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 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 的一种具体形式A矛盾双方相

8、互依赖,一方以另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 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 别、差异、不同等)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1.居安思危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不象倾,声音相 和,前后相随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4.乐极生悲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矛盾同一性,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

9、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 排斥、相互对立1、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2、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请根据上述两段话谈谈你对矛盾“同一性”和 “斗争性”的关系的认识。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 处。A.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

10、 立为前提。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 成统一体。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区别联系B、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并为统一 性制约。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同存在于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之中,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 剥削的关系,其利益要求是相互排斥的 ; 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 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 排斥与斗争。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 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马克思曾经说过:“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达到今天这样的

11、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1)什么是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3注意“ “每个同学既有每个同学既有优优 点点又有又有缺点缺点。” ”“ “每个同学都每个同学都是是三好学三好学 生又都生又都不是不是三好学生三好学生” ”矛盾的对立和统 一原理:

1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反对错误倾向:反对片面的观 点看问题矛盾存在于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矛盾贯穿于每一事 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处不在)时时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时不在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同化、异化化合、分解正极、负极知、不知 真理、谬误 高雅艺术,低俗艺术民主、集中自由、纪律权利、义务-充满矛盾充满矛盾充满矛盾矛盾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 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结论1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普遍性

13、和特殊性70后的无奈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买不到;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吃肉要靠票; 当我们要买房子的时候,福利房没了; 当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 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是可以洗厕所的。 80后的无奈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里都有毒了,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 当我们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乱收费了, 当

14、我想努力赚钱的时候股市倒了, 90后的无奈1 1、矛、矛盾盾的普遍性之二:的普遍性之二: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 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 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 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矛 盾”?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 时有矛盾 。 方法论之一: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 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

15、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居十 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十 日,扁鹊复见,日:“君之 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日:“疾在腠 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 属,无奈何也。今在骨 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他是怎样对待矛盾的?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 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16、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 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 提一口青龙偃月刀。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 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 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 着烟嘴(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 各有其特点。(2)三种情形: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 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 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 万别的内在原因。各有解释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