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0794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李雪梅_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云南省急救中心 李雪梅血流动力学监测 方法:有创、无创法 包括: 心率监测 动脉压的监测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漂浮导管的监护技术HR 正常值:60100次/分 监测意义: 对心排血量的影响 求算休克指数 估计心肌耗氧对心排血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HR增加,CO增加CO=SVHR心率过快 160次/分:由于心室舒张期缩短, 心室充盈不足,SV减少,CO减少心率过慢 50次/分,CO减少进行性心率减慢常常是心室停搏的前奏求算休克指数休克指数=HR/SBp 血容量正常时,=0.5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1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1心肌耗氧 HRSBp 正常值:

2、12000 12000提示心肌氧耗增加动脉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心排血量循环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管壁的弹性血液粘滞度血压测量方法无创性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法 优点: 连续监测 体外转流,脉搏消失,仍能监测 抽取动脉血气标本 911911动脉血压(Bp)2、测量方法: 无创性血压监测(间接测压法) : 袖套测压和自动化无创测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反映各心 动周期的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 初步判断心功能(右心室的收缩功能 );血气分析;体外循环术无创性血压监测优点:无创伤,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应症广可按需定时测压 袖套式测压测平均动脉压尤为 准确缺点:SARS SARSH1N

3、1H1N1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法: 优点:可反映每一心动周期的收缩压、 舒张压和平均压可经导管取标本可描记动脉波形,了解心脏情况体外循环时仍能连续监测动脉压 缺点:有创伤性;有并发症512512无创测压中的注意事项 袖带的长短宽窄要合适,并平整地系在上 臂,松紧适宜,应使袖带内充气气囊的中 心恰好置于肱动脉部位,袖带不能漏气 无论患者取什么卧位,袖带必须与其心脏 在同一水平线。平卧位时,袖带应与腑中 线第四肋间相平 启动测压键前一定要系好袖带,否则在无 袖带状态下充气易损坏气泵。无创测压中的注意事项 无创测压中的注意事项 测压时应避免影响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各种因 素,如不能有外力压迫袖带和橡胶管

4、等 测压进行中若要中止测量,则按下仪器上 DEFLATE键即可 在自动测压时,若第一次测压未测出收缩压 时,仪器会自动启动第二次测压 无创测压中的注意事项直接测压简 介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 1999年7月4日筇竹寺70人车祸事件 ,现场死亡3人,医院内死亡1人。 2001年7月18日长坡戒毒所300余人 药物中毒事件。 2006年2月26日东风广场17人车祸事 件,现场死亡3人。 2008年7月12日公交车连环爆

5、炸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如何救援?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 。 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 宣传教育,全民动员。医疗卫生救援怎么开展?医疗卫生单位(急救中心 、疾控中心、医院、血站)承 担着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 援工作,要制定应急预案,快 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各 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工 作,规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医疗救援工作。应 急 预 案应急预案是指应对突发事件的 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2004.11.12云南省人民政府突发 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8.17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2006.8.17 云南省突发

6、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 2006.12.5 云南省急救中心突发 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与分级(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自 然 灾 害 水灾、水库堤坝险情 旱灾、暴雨、冰雹、雪、雷电等气 象灾害 破坏性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 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森林、草原火灾 重大生物灾害事 故 灾 难* *铁路、民用航空器、公路、水运和工矿企业、建铁路、民用航空器、公路、水运和工矿企业、建 设工程、公共场所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重大设工程、公共场所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重大 伤亡事故伤亡事故* *重大火灾、建筑物

7、倒塌事故重大火灾、建筑物倒塌事故* *重大电力、通讯和大中城市供水、供气设施事故重大电力、通讯和大中城市供水、供气设施事故* *主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城镇水源地发生重大主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城镇水源地发生重大 水污染事故水污染事故* *危险化学品中毒、泄漏危险化学品中毒、泄漏* *放射性物质丢失、泄漏放射性物质丢失、泄漏* *辐射事故辐射事故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的传染病疫情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 动物疫情 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重大群体性事件 重大刑事案件 涉外突发事件 恐怖袭击事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

8、 度、涉及范围,划分为: 特别重大(I级) 重大(II级) 较大(III级) 一般(IV级)(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 全事件造成的群体伤害事件的影响范围 和严重程度以及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将其分为: 特别重大事件(I级) 重大事件(II级) 较大事件(III级) 一般事件(IV级)二、组 织 体 系1 1、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 组织体系组织体系 2 2、院前急救组织体系、院前急救组织体系1、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 组织体系 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省人民政 府应急委员会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 件应急指挥机构

9、县(区)级人民政府突发公 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卫生部省卫生厅州(市)卫生局县(市 、区)卫生局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机构省突发 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州(市)突发公 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县(市、区)突发 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机构2、院前急救组织体系成立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紧急医疗 救援领导小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 负责指挥协调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和 转运任务。在紧急情况下,经卫生行政部门 授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具有指挥协调当地 医疗急救资源的职能,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紧 急医疗救援工作。 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四个组: 1、现场指挥组 2、通讯调度组 3、医疗急救组 4、

10、后勤保障组三、应 急 响 应 (一)特别重大事件(I级)应急响应 (二)重大事件(II级)应急响应 (三)较大事件(III级)应急响应 (四)一般事件(IV级)应急响应国家、省、市、县分别负责、 、级事件的处置应急响应原则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发 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地区人民政府 及有关部门要根据事件的分级迅速做出 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处理,采取果断措 施进行前期处理,控制事态发展。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各医疗卫生救援机 构,要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预案,及 时开展伤病员的救治。四、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伤病 员要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包括现场的医疗救治和 医院内的

11、救治。(一)院前急救 当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通知、通报或报 告后,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要迅速做 出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医疗卫生应急 救援工作。 根据救援需要,再相继调集增援救治力 量赶赴现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 经现场急救的伤病员将尽快送达医院救 治。根据事件情况分批派出救援队员 第一梯队:首先就近调集急救中心值班急救人员和 救护车第一批到达现场; 第二梯队: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及实际 救援需要,相继调集急救中心部分非值班急救人员 和救护车第二批赶赴现场; 第三梯队:若发生大量群体伤事件,将调集中心全 体急救人员、全部救护车第三批赶赴现场; 第四梯队:当突发公共

12、事件医疗救援需求超过紧急 救援中心的处置能力时,应请求卫生行政部门紧急 调集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的救护车、医护人员以及突 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工 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救援 根据传染病的性质、特点、传播途径、危害 程度、涉及范围,应急响应如下:通讯调度 科接到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关传染病 现场急救、转运的指示、通报或报告后,报 告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立即启动 相应的应急预案(如非典型性肺炎应急预案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派出 医疗急救组急救人员和救护车,急救人员应 根据传染途径尽快做好必要的防护后赶赴现 场,开展现场急

13、救和转运。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的应急响应按呼吸道传染病处置。 现场急救和转运 (一)现场指挥 (二)现场检伤 (三)现场急救原则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急救原则卫生防控优先医疗救治 2、大量群体伤事件的现场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救伤,先救重后救轻 (四)转运及时、合理分流 (二)院 内 救 治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协调院内救治工作, 并按急诊抢救、专科治疗程序进行。各医疗机构应做到: 不得拒收任何伤病人员; 按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救治人数,迅速做好床 位、救治力量及相应救治条件的准备; 伤病人员送达时,做好伤病人员交接,迅速 对伤病人员进行分诊救治,并听取专家组的 诊治意见; 做好危重病人、特殊病人

14、会诊或转院工作; 做好伤病人员诊治记录和总结,及时向医疗 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六、信息报告和发布 各医疗机构在迅速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 同时,应立即将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 时间、人员伤亡、现场抢救、卫生救援需求 等基本情况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特别重大(级)和重大(级)事 件可直接报省卫生厅应急办公室(24小时值 班电话7195179),较大(级)和一般( 级)事件报当地卫生局。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及应急指 挥机构的统一部署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 疗卫生救援信息发布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 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七、预案制订与修订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本级突发 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 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将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八、培 训 和 演 练 (一)培训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预案,掌握各自的职责分工 及工作流程,做好应急准备。 2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是检伤分类、心肺 复苏、中毒、创伤急救技能和烈性传染病、核辐射 防护等基本技能。 3开展对110、119、122等参与现场救援的相关 协作部门人员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基本急救技能的培 训。 (二)演练每年组织1-2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模拟 演习。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20092009年年9 9月昆明月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