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0737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升提升A13A13车型试制阶段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 发表人:戴光富目 录一、小组概况二、选择课题三、设定目标四、目标可行性分析五、分析原因六、确定要因七、制定对策八、对策实施九、效果检查十、效益分析十一、巩固措施十二、总结及下步打算小组名称禹治水QC小组小组类型攻关型小组注册编号2009-QD-0062小组人数10成立日期2009.8.1活动次数8活动日期09.0809.11出勤率100%课题名称提升A13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序号姓名性别学历专业职位组内 分工1任家波男中专机械工程 工艺员组员2江宏男本科工商管理厂长组员3庞毛男大专机电技术工艺师

2、组员4朱国强男本科机械制造工艺员组员5汪祥峰男中专机械工程 质量员组员6薛友领男本科汽车工程科长组员7江玉保男本科材料防腐厂长组员8戴光富男大专汽车制造工艺员组长9张旱年男中专企业供电工艺员组员10杨秋芳女本科化学工程工艺员组员禹治水QC小组成立于2006年2月,小组成员由现场工艺人员、质量人员、设计人员等组成,同时有国家级QC诊断师资格的成员两名。自成立以来获得了2008年公司第七届QC小组发布会二等奖;2008年公司第八届QC小组发布会一等奖; 2008年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一等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10年公司第十届QC小组发布会一等奖。 2018/7/16第

3、 页 共 页公司要求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为95%, 而公司09年7月28周29周30周试制阶段的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 平均仅为69.9%,具体统计数据如下:整车密封性是顾客对整车舒适性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淋雨则 是整车密封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只有保证整车淋雨性能才能 满足顾客对密封性能的要求。提升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顾客需求公司要求选择课题周次 第28周第29周第30周合计总产量7476109259合格数495280181不合格数25242978合格率66.2%68.4%73.4%69.9%小组将公司指定的指标95%作为本次活动攻关的目标值。小组对09年7月份28、2

4、9、30三周整车漏水的区域位置进行 了调查分析:统计漏水点的数据见下表:28周29周30周频数累计数累计百分率后仓进水232125696988.46%左右前门拐进水21037292.31%左右后门拐进水10127494.87%前仓进水10127697.44%其他101278100%合计28222878 / /将上表的数据做成排列图如下:N=78将A13车型试制阶段淋雨一次检测的合格率提升为95%可行1、由上图分析得出:后仓进水占到整车总漏水数的88.5%,若解决了后仓的 进水,就可以将合格率提升为88.5%*(1-69.9%)+ 69.9%=96.5%;我们只要解决后仓进水的95%就能使合格率

5、提升 88.5%*95%*(1-69.9%)+69.9%=95.2%2、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A5车型的淋雨一次检测合格率为96%; 1、小组成员在一起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得出可能影响后仓进水的因素,如下图:后仓胶条漏水尾灯处漏水后保险杠漏水淋雨设备参数不合格胶条来件不合格胶条装配不到位后仓牙边不合格员工未按要求操作轮罩牙边高顶起胶条钣金牙边不平齐尾灯线束护套装配不到位尾灯固定卡座密封不良固定卡扣小吸能块表面无密封垫后保安装不到位后保线束走向未按照工艺要求淋雨设备流量过大淋雨设备压力过大2、根据亲和图方法,将头脑风暴提出的原因进行归纳,见下图 :尾灯处漏水钣金牙边不平齐尾灯线束护套装配不到位尾灯

6、固定卡座密封不良固定卡扣小后保险杠漏水吸能块表面无密封垫后保安装不到位后保线束走向不符合工艺要求淋雨设备参数不合格淋雨设备流量过大淋雨设备压力过大胶条来件不合格胶条装配不到位后仓牙边不合格员工未按要求操作轮罩牙边高顶起胶条后仓胶条漏水A13后仓漏水后仓胶条漏水尾灯处漏水后保险杠漏水淋雨设备参数不合格胶条来件不合格胶条装配不到位后仓牙边不合格员工未按要求操作轮罩牙边高顶起胶条钣金牙边不平齐尾灯线束护套装配不到位尾灯固定卡座密封不良固定卡扣小吸能块与钣金不贴合后保线束走向不符合工艺要求淋雨设备流量过大淋雨设备压力过大吸能块表面无密封垫小组最终分析出的末端因素有以下十点:小组最终分析出的末端因素有以

7、下十点:1、胶条来件不合格 2 、员工未按要求操作 3 、轮罩牙边高顶起胶条 4 、钣金牙边不平齐 5 、尾灯线束护套装配不到位 6 、固定卡扣小 7 、后保线束走向不符合工艺要求 8、吸能块表面无密封垫 9、淋雨设备压力大 10、淋雨设备流量大要因确认1:胶条来件不合格确认方法:实验分析 确认地点:实验室标准要求:1、压缩负荷285N/200mm ;2、插入力:60N,t=1.6mm, L=100mm,v=50mm/min确认过程:在实验室对其胶条的标准进行检测。 后仓胶条实验结果标准要求实验结果最终结果1、压缩负荷重285N/200mm; 2、插入力:60N,t=1.6mm, L=100m

8、m,v=50mm/min1、压缩负荷重29N/200mm; 2、插入力:为65N/100mm; 拔出力:70N, 在标准范围内 。 合格为找出主要原因,小组成员对这些末端因素逐个进行要因确认。时间:2008-4-10制表人:戴光富要因确认2:员工未按要求操作操作内容检查日期班次检查 内容检查标准地点检查 数量检查结 果检查人8.1411A胶条 装配确认胶条与钣金贴合, 拐角处无皱纹,过渡圆滑 ,胶条无破损划伤Z02639合格汪祥峰8.1511A胶条 装配确认胶条与钣金贴合, 拐角处无皱纹,过渡圆滑 ,胶条无破损划伤Z02652合格汪祥峰8.1711B胶条 装配确认胶条与钣金贴合, 拐角处无皱纹

9、,过渡圆滑 ,胶条无破损划伤Z02656合格汪祥峰8.2011B胶条 装配确认胶条与钣金贴合, 拐角处无皱纹,过渡圆滑 ,胶条无破损划伤Z02746合格汪祥峰要因确认3:轮罩牙边高顶起胶条确认方法:现场分析 确认地点:Z050工位 确认时间:2009年8月21日 标准要求:轮罩牙边的长度232mm 确认过程:在淋雨返工区进行调查分析,进水的车子有一部分是轮罩牙边达 到了29mm而且把胶条顶了起来导致胶条密封不良而进水。小组成员任家波在8月21日26日跟踪了漏水车,总的有86辆漏水车但是轮罩 地毯高顶起胶条导致的漏水占到了38台比例达到了43.8%。同时我们对轮罩也进行 了验证,用手工剪成符合标

10、准。结果显示,符合标准完全没有漏水的现象。小组成员任家波对进水车做了统计,并把统计的36对数据做成散布图 (上图存在着13对重叠的数据),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轮罩牙边高度与 漏水数量成一个强正相关的关系。要因确认4:钣金牙边不平齐确认方法:现场测量 确认地点:淋雨返工区 确认时间: 09年8月23日 标准要求:牙边高度13 1mm ,内外板平齐 确认过程:对现场后仓漏水车的牙边进行测量数量8台,发现牙边高度及 贴合度符合设计标准,同时我们对白车身也进行了测量,发现数据符合 标准要求。牙边高度 是14mm, 符合设计 标准。时间8月26日8月27日8月28日8月29日8月31日跟踪结果 护套装配

11、完好 ,且不进水 护套装配完好 ,且不进水 护套装配完好 ,且不进水 护套装配完好 ,且不进水 护套装配完好 ,且不进水 要因确认5:尾灯线束护套装配不到位确认时间:2009年8月26日到8月31日 确认标准:护套装配完好且不进水 确认方法:对装配后的尾灯线束护套进行100%的检查,同时对后仓漏水 车的尾灯护套进行确认。要因确认6:固定卡扣小确认方法:现场分析; 标准要求:高度:10.9mm,宽度:13mm;倒角:15且表面不允许出 现飞边,毛刺等缺陷;确认地点:总装一车间ZOP20工位; 确认过程:对固定卡扣进行测量同时与标准对比,结果符合设计标准 。要因确认7:后保线束走向不符合工艺要求确

12、认方法:现场确认 标准要求:后保线束第一个卡子要走在吸能块左侧中部的卡槽内,防止线束 太高而导致进水。 确认地点:总装一车间ZO18工位及淋雨返工区 确认过程:经过对现场的验证及淋雨后仓故障车的分析发现跟踪的52辆车子 中由于后保线束走向错进水的达到了9台,占到了后仓漏水总数的19%,而且 我们对按照工艺要求走向的车进行跟踪30辆,没有出现进水的问题。线束未 按照工 艺要求 走向要因确认8:吸能块表面无密封垫确认方法:现场确认 标准要求:设计无要求 确认地点:总装Z012工位及淋雨返工区 确认过程:经现场对吸能块的检查确认,发现淋雨返工区后仓进水的车子有 一部分没有海绵密封垫。小组对人员装配的

13、进行了统计跟踪结果如下:按操作者分层操作者无密封垫 漏水数量不漏水数 量漏水的RPH 值A班次员工192018.6%B班次员工232199.5%共计424209.1%根据跟踪及调查的结果显示:两个班次进水较多,A班次吸能块进水RPH值8.6, B班次吸能块进水RPH值9.5,从数据上看两班次进水的数据很相近而且进水较多,因此得出漏水与员工操作无关,小组成员进一步对设计的标准进行分析,发现设计上没 有对此进行定义,而且进水数量之多。确认方法:现场测量 标准要求:淋雨管道流量压 力为0.2MPA- 0.3MPA 确认地点:总装一车间淋雨 线(监督人整车技术 科:杨光) 确认过程:我们通过对淋雨 管

14、道的压力进行持续 的跟踪,压力都在标 准规定的范围内。淋雨设备管道压力大工艺 要求日期管道压力表检查值结果淋雨 线管 道压 力( 0.20. 3MPa )09年8月23日1号压力表0.3Mpa合格09年8月23日2号压力表0.3Mpa合格09年8月23日3号压力表0.28Mpa合格09年8月24日1号压力表0.3Mpa合格09年8月24日2号压力表0.295Mpa合格09年8月24日3号压力表0.29Mpa合格09年8月25日1号压力表0.3Mpa合格09年8月25日2号压力表0.3Mpa合格09年8月25日3号压力表0.298Mpa合格09年8月26日1号压力表0.3Mpa合格09年8月26

15、日2号压力表0.29Mpa合格09年8月26日3号压力表0.29Mpa合格要因确认9:淋雨设备管道压力大要因确认10:淋雨设备流量大确认方法:现场测量 标准要求:淋雨流量符合企业要求标准(顶部15 19mm/min;侧部11 15mm/min),时间(3-10)分钟,喷头无堵塞,无喷直线现象发生。 确认地点:总装一车间淋雨线(标定监督人整车技术科:杨光) 确认过程:我们用公司的标准器具对淋雨线进行标定,具体的结果见下表日期8.23日8.24日8.25日8.26日8.27日侧部流量( mm/min)13.514.113.214.314.4顶部流量( mm/min)16.815.916.117.2

16、17.6淋雨时间 (min)55555标定人戴光富、杨光戴光富、杨光戴光富戴光富、杨光戴光富是否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通过小组对本次活动未端因素进行一一确认,最后得出三个要因:1吸能块表面无密封垫;2后保线束走向不符合工艺要求;3轮罩牙边高顶起胶条。序 号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地 点完成时间负责 人1吸能块表 面无密封 垫对吸能 块进行 设计变 更吸能块表面有密 封垫与设计人员进行 现场确定可行方 案,增加吸能块总 装 一 车 间9月10日张旱 年2后保线束 走向不符 合工艺要 求对员工 进行培 训线束的走向100% 符合工艺要求对员工进行指导 培训,并在检验 点一进行100%检 查确认;总 装 一 车 间9月12日薛友 领3轮罩牙边 高顶起胶 条 对轮罩 牙边进 行改进 对轮罩牙边进行 剪短符合232mm 且不能把胶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