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0567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0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第 10章 失业和通货 膨胀 要解决的问题: (1)失业的原因和应对; (2)通货膨胀的测量、危 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1 1Macroeconomics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8.1失业 8.2通货膨胀 8.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第 10 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8.1 失业一、 失业的定义及度量二、 失业的原因和种类 三、 失业的代价与危害 四、 失业的治理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一、失业的定义及度量 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失业指在某个年 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 又有工作能力,并且

2、正在寻找工作的 人。 三个条件:(1)一定年龄以上有工作 能力;(2)没有工作;(3)正在寻 找工作。它们必须同时成立,才能满 足对失业对象的定义要求。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2.失业的度量: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 。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它包含有 工作和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换 言之,劳动力等于就业人数加上失业人数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劳动力的属性流动性就业人口失业人 口非劳动力 人口失业者年老病弱丧失劳动力新增劳动力找到工作离退休离开劳动力队伍失 去 工 作找 到 工 作成为劳动力人口未找到工作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度量困难

3、 在定义劳动力年龄界限,界定正在寻找工作 ,以及暂时性失业的统计方法等方面,都存 在国别差异。另外,各国失业数据来源也不 同:一些国家采用住户调查方式获得信息, 一些国家利用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等社会保险 数据,还有的国家利用官方就业数据和劳动 力数据来推算失业数据。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高估和低估 有的人实际上自愿离开工作,但是为了得到失 业补贴,还是对向他们调查的社会保险机构表 示在寻找工作,试图获得失业救济,医疗保险 等保障福利,发生高估计问题。 有的失业工人实际上愿意获得工作,但是长期 找不到工作,失去了继续寻找工作的信心和耐 心。由于他们停止了找工作的行动,有可能被 看作是自愿

4、离开了劳动者人口,因而没有被统 计为失业人员,发生低估问题。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专题:我国失业问题 我国失业统计的框架、数据以及存在的 问题 我国当代失业的特点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我国失业统计框架 三个基本统计概念:(1)“经济活动人口”:16岁 以上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 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2)“从业人员”: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 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 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 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等。 (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 的劳

5、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 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我国失业统计数据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相适应,我国失业统计 存在多方面特点或问题。第一,仅包括城镇 经济,没有包括农村。第二,仅限于有城市 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包括来自农村但 实际常住城市的劳动力对象。第三,失业统 计中判断人们是否在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 为标准,如果没有在相关机构正式登记,就 会被失业统计所遗漏。第四,没有包括下岗 人员。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中国当代失业特点:体制转型 失业 我国世纪之交面临的失业问

6、题,既与我国经济 结构调整升级的长期因素有关,也与总需求相 对不足的通货紧缩短期形势有关,因而,经济 学的标准失业理论具有一定程度解释作用。然 而,新中国几十年经济体制演变的基本轨迹, 决定了我国当代失业问题具有突出的体制转型 相联系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标准经济学理论中 没有现成解释,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求 关系也有本质区别。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计划体制:普遍就业与隐形失 业 与计划体制相适应,劳动就业实行国家“统分统 配”模式,基本特点是在城市实行低工资、铁饭 碗的普遍就业制度,同时通过户籍制度、粮食统 购统销制度,严格限制城乡之间居民流动,从而 保证劳动力调配完全被国家控制,

7、实现形式上充 分就业状态。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重 工业部门,城市就业机会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迅 速扩大,甚至吸收城市新增劳动力人口也很困难 。就业机会增长乏力与劳动力人口快速增长,构 成计划经济时期困扰决策层的一个基本难题。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粮食供给矛盾,在 60年代初和文革时期,政府通过行政和政治 运动方式,把大批城市青年遣送到农村,形 成历史上罕见的工业化时期劳动力向农村倒 流现象。计划经济看不到大范围显性失业, 被宣传为“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失业”。然而 ,计划经济不能消除经济规律作用,不能消 除城市企业大量冗员和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

8、 ,不能消除“隐性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及其增长。隐性失业显性 化是观察当代中国失业现象的重要视角。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改革初期的待业问题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废除了知识青年上 山下乡政策。城镇就业机会增长低于适龄 人口增长速度的矛盾更加突出,越来越多 城镇青年面临就业问题。同时发生的知青 返城浪潮,政府承诺优先安排他们就业, 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 当时就业矛盾主要表现为年轻适龄劳动力 和回城知青没有工作,加上意识形态不许 用“失业”一词,因而早期失业称为“待业”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就业体制转型 第一波“待业”困难不过是更为深远

9、的就业体 制转变的前奏。随着经济改革全方位启动,劳 动就业制度逐步发生调整和改革,1993年确立 新的就业体制:“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 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 供求,社会提供服务”。同年中国统计年鉴 把“待业”和“待业率”改为城镇“失业” 与“失业率”。经过15年左右渐进式改革,国 家统管的就业模式逐步被市场导向新体制取代 ,政府和公众逐步接受了失业这一现代市场经 济难以回避的现实。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下岗现象 由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等原因已离开本人岗位, 并不在单位从事其它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 劳动关系的职工。有的仍从原单位领生活费并报 销医药费;有的报销

10、医药费但没有生活费;有的 仅保留一纸合同。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辞退职工,职工另谋职业 是正常现象。我国失业保险等项制度尚不健全, 企业还不能将大批解雇职工推向社会,出现下岗 现象。1999年下岗人数上升到2154万人,估计 60%没有再就业,其中失业人数近1300万人,远 远超过同年575万人登记失业人口。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二、失业的原因和种类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局面 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失业可以相应分 为不同类型。标准经济学教科书讨论的 失业,一般以具有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的 发达国家为对象,失业主要表现为摩擦 型失业、结构型失业和需求不足失业等 类型。然而,如果把观

11、察视野扩展到发 展中国家以及体制转型国家,还可以发 现与二元经济和体制转型相联系的特殊 失业形态。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1.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部分技术员工需要寻找新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以及劳动力新老交替等等。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

12、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 the jobs)”的失业状态中。摩擦性失业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 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 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 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 ,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因而 ,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但劳动力需 求和供给在职业、技能、地区分布等结构上的不一致 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四

13、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摩擦性失业可以看作是一种因择业不当 发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原因在于经济 结构的调整。它们统称为“摩擦和结构 性失业”,与它对应的失业率称为“自然 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又称为充分就业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处 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也是长期存在 的最低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2.失业的原因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需求不足导致的 失业 二元经济与发展 型失业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 需求不足带来的失业,指由于总 需求相对不足从而减少劳动力派 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在宏观经济繁荣高涨时期,对产 品和劳务总需求上升,对劳动派 生需求量也上升,失业率比较低 ;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 品和劳务总需求萎缩,劳动力派 生需求量下降,因而失业率比较 高。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系 二元经济与发展型失业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50年代提出“二元经 济(dual economy)”概念,成为解释传 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一个概念。 这一概念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成熟市场 经济的结构差异。发达国家内部一体化程 度很高,劳动力报酬工资由劳动的边 际产品价值决定,要素有效配置规律要求 劳动在各个行业边际产品相等,否则很快 引起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转移。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