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0556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探索及案例分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技术 探索及案例分析北京高铁工务段 王 亚 宁 2013年10月目录o 一、前言 o 二、国内外无砟轨道下沉修复技术 o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 o 四、抬梁提升法整治桥梁下沉技术 o 五、扣件调整法整治无砟轨道下沉技术 o 六、结论一、前言o 高速铁路沉降问题一直以来是影响高速铁路行 车平顺性、舒适度、安全性的重大问题,如何有效 的处置高速铁路沉降病害是工程建设单位和设备维 护单位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由 于轨道结构的限制,在沉降整治工作上成为难点和 焦点问题。 o 根据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病害的现实状况, 分析研究国内外的整治经验,以我国已开

2、通运营的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沉降整治为依托,总结提炼目前 处置无砟轨道沉降病害的可行性方案,并对已经实 施的沉降整治案例进行分析,初步摸索出无砟轨道 沉降整治措施。 二、国内外无砟轨道下沉修复技术o 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运营中,由于区域沉降,地 下采水、采矿,在高铁周边施工开挖基坑或堆载,原高 铁施工预压期短,周边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无 砟轨道局部地段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致使轨面局 部不平顺。路基地段造成级配碎石层与支承层间产生脱 空,轨道板与路基面封闭层间离缝,桥梁地段造成桥墩 的不均匀下沉。当无砟轨道沉降量较小时,普遍采用轨 下垫板的扣件调整方案来满足线路的平顺性。当沉降量 较大超

3、过扣件的调整能力时,将会影响到列车的舒适度 ,严重时会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为此,必须在扣件 调整能力达到极限前采取可靠的无砟轨道抬升措施,保 证无砟轨道线路的平顺性。经广泛了解,目前国内外采 取的无砟轨道抬升技术主要有:二、国内外无砟轨道下沉修复技术o 新建未运营的高铁无砟轨道沉陷,通常采取在 轨道板与支承层之间灌浆或灌注混凝土抬升。即先 将轨道扣件打开并打起钢轨和轨道板,使轨道板与 支承层分离,然后在支承层上灌浆或灌注混凝土, 待灌注层达到强度后,恢复线路但该施工方案对轨 道板与钢轨均进行大变形扰动,涉及到设备进出场 、场内转移,操作效率较低,环节较多、工序复杂 ,完成最小单元的抬升施工需

4、要10h以上的天窗时 间,在运营线上施工难度大。如下图所示。 二、国内外无砟轨道下沉修复技术采用木墩支承钢轨 采用木墩支承轨道板 二、国内外无砟轨道下沉修复技术o 沪杭客专某路基段CRTS型无砟轨道局 部发生沉降,曾采用在地基内高压注入水泥 浆的方式加固地基,并对无砟轨道产生一定 量的抬升,但在施工后不久便产生较大的沉 降,该方案目前尚不成熟。 o 广珠城际某路基段CRTS型无砟轨道局 部发生沉降,采用在轨道板下垫树脂砂浆垫 块抬升轨道,线下试验已完成,目前尚未在 线上实施。二、国内外无砟轨道下沉修复技术o 工务部门在运营维护过程中不断总结, 并研究应对线路不均匀沉降的方法,目前已 经实施且效

5、果较好的整治方法有路基注浆抬 升、扣件调整、桥梁抬升三种方法,上述方 法已经在运营高速铁路进行实施,通过后期 观察效果良好。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 o 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的主要原理是 用专用高压设备,在无砟轨道支承层下注入 4.75# A、B双组份高强发泡树脂材料,材 料快速反应固化后,使轨道抬升到设计高度 。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一)技术方案 o 1注胶设备 o 注胶设备主要由注胶主机、恒温管、输料泵、 注胶枪等组成。 o 注胶主机可定比例输出双组分材料,能提供达 13.78MPa的注胶压力来保证注胶材料的输送距离 (最长可达120米)和密实抬升下沉的路基

6、;能灵 活设定双组分材料和恒温管的加热温度且具备完善 的过温、过压保护功能。注胶主机的高压状态下使 抬升时板下空洞填充密实。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注胶主机 注胶主机控制面板 在封闭的空间内,双组分材料反应后充满空 间,形成致密的刚性固结体。在开放的空间,双组分材料反应后流动并 形成泡状凝结体。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2.注胶材料 o 注胶材料采用双组分的结构型聚氨酯泡沫 ,具有固化反应快、强度高、粘度小、耐久 性强、安全环保、与土壤和混凝土粘接良好 、能在潮湿环境正常工作并挤排掉积水的优 点。注胶材料膨胀后膨胀抬升能力足以抬起 40m厚的混凝土板。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

7、路基下沉技术o 3.注胶抬升流程 o 轨道抬升注胶施工流程 见下表。序号作 业 内 容1检测注胶区段及其前后50米轨道几何参数2制定抬升方案3钻孔4准备注胶设备管线保护5安装注胶管初始测量6帷幕注胶实时监测7抬升注胶实时监测8拆除注胶管轨道几何参数测量9线路精调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4.注胶孔布置 o 注胶孔布设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考虑注胶抬升能力的 需要,另一方面考虑线路上的设施分布与板内钢筋分布情况 ,具体如下: o (1)根据注胶材料的特性,注胶孔按梅花形布设,孔间距 以1.0m左右为宜。 o (2)轨道、扣件、承轨台、应答器、轨道电路所占位置不 能进行打孔。 o (3)

8、轨道板钢筋所占位置不能打孔。 o (4)可利用轨道板上三个CA砂浆灌浆孔。 o (5) 为减小对轨道结构的影响,轨道板、支承层尽量少打 孔,除原有灌浆孔外,每块轨道板上打孔数量不应超过4个 。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6)控制打孔的直径,最大孔径不超过30mm。 o (7)两侧预留精调注浆孔,在中间孔完成轨道主要抬 升量后,通过两侧的精调孔调整到位,并控制轨道的水 平姿态。 横断面布置注胶孔图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5.注胶一次抬升量计算 o 在注胶抬升施工过程中,轨道板、底座板内部会产 生应力,应力的大小与一次最大抬升量有关,为避免在 抬升过程中对轨道板产生损坏,需

9、要进行一次最大抬升 量计算。 o 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抬升施工时,找平层处 于受压状态,压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底座板只 有一小部分处于受拉状态,拉应力比较小,不会使其破 坏;轨道板在抬升点处受拉,一次抬升量由轨道板内的 拉应力控制,按C5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3.0Mpa估算 ,最大一次抬升量应不大于22mm,初始抬升位置不 应布置在II型无砟轨道板的宽接缝附近。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6.注胶抬升控制 o 无砟轨道注胶抬升的关键是抬升量的精确控制 ,为保证无砟轨道的精确抬升需采取如下措施:一 是采用间歇注胶工艺,逐步抬升轨道板,达到预定 的抬升量;二是实时测量,实时测量

10、包括注胶前的 初始测量、注胶过程中的动态测量、注胶抬升影响 范围内的回测;三是预留材料反应剩余膨胀量;四 是预留注胶抬升孔间相互影响量;五是预留精调孔 ,通过精调孔注胶进行二次调整。采用高精度测量 仪器,并采取上述措施,无砟轨道注胶抬升的精度 可控制到1mm。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7.运营线注胶抬升相关要求 o 无砟轨道注胶抬升施工需利用不少于 180min的施工天窗进行,施工期间线路需按 不大于160km/h的速度限速运行。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二)工程实例 o 1.京津城际武清站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路 基下沉注胶抬升 o 2012年5月,对京津城际武

11、清站下行 K84+276K84+336长度 60m的CRTSII型 板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段进行了注胶抬升,此次 最大抬升量10mm。具体施工情况如下: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1)注胶孔位布置注胶孔孔布置平面示意图注胶孔孔布置平面示意图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2)钻孔 o 钻孔机具:钻孔机械采用TE80-ATC电锤钻,钻头直径25毫 米; o 钻孔精度:孔间距5mm,孔深5mm,倾角1; o 控制措施:用特制的边孔倾斜角度控制架精确控制钻孔角度 。钻孔成型后,用特制的软式孔塞进行临时封堵。 o (3)注胶抬升作业 o 注入管安装 o 将注胶管插入注胶孔内,注胶管露出地面的

12、高度为80 100mm,用扳手拧紧注入管一端的螺母,使注入管另一端的 橡胶管膨胀卡住孔洞使其固定,然后在注胶管上安装注胶嘴。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注胶抬升 o 按先两侧边孔帷幕注胶,后中心孔抬升注胶,再边孔调姿注 胶的原则进行作业。边孔帷幕注胶作业采用隔三孔注一孔、分 两次作业完成。中心孔注胶抬升作业采用间隔三孔进行,剩余 孔作为填充注胶孔。抬升预留量为1.5mm,每次抬升前要对抬 升点高程进行测量,抬升控制量为设计抬升量减去预留量、再 减去前点抬升对本点的影响量。每天抬升起终点应根据当日能 够完成的作业量、抬升高度的影响范围、抬升点与宽接缝的距 离不小于2米的原则进行布置,不

13、得在宽接缝处直接抬升。 o 注胶时,要进行实时测量,全面测量轨道的抬升速率、抬升 量。根据测量情况,及时调节注胶量、注胶速度、注胶孔位置 。实时测量包括注胶前的初始测量、注胶过程中的动态测量、 注胶抬升影响范围内的回测。通过注胶实时测量,来注胶抬升 精度。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2.津秦客专滨海北站板式无砟道岔路基下沉注胶抬升 o 津秦客专滨海北站2号道岔为板式无砟轨道道岔,联 调联试前2号道岔最大下沉量达25mm。2013年3月采 用注胶抬升法对2号道岔导曲和辙叉部分DK68+916.5 DK68+952.7下沉段36.2m长的范围进行了注胶抬 升。鉴于该处下沉量较大,根据抬升

14、有限元计算,该处 注胶抬升计划分两次进行,抬升区域划分如下图所示。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1)注胶孔位布置 o 板式无砟轨道道岔注胶孔,下图为注胶孔位横断面 示意图。注胶孔位横断面示意图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2注胶抬升作业 o 首先进行边孔帷幕注胶,帷幕注胶作业采用 隔三孔注一孔、分三次完成作业。单孔帷幕注 胶的道床抬升量以不超过0.5mm为原则,帷幕 注胶作业的抬升量叠加控制在2mm以内。中间 孔注胶抬升作业,按划定的抬升区域进行,抬 升孔间距控制在46m,横向作业顺序两侧对 称抬升进行,剩余孔位作为调姿注胶孔或填充 注胶孔。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2

15、号道岔注胶抬升情况图 三、注胶抬升无砟轨道路基下沉技术o (三)注胶抬升效果检验 o 京津城际武清站下行K84+276K84+336 段在注胶抬升前,曾多次出现动态偏差超限, 均为垂加偏差。注胶抬升整治后,经过一年多 的运营,线路状态稳定,没有出现动态偏差超 限情况。 o 津秦客专滨海北站2号道岔在注胶抬升整治 后,经过近半年的时间,线路状态稳定。 四、抬梁提升法整治桥梁下沉技术 o (一)技术方案 o 近几年桥梁调高逐步向支座本身调高发展。 目前梁体的顶升方式主要有两种: o (1)采用支座本身自带油腔顶升,用临时支撑 加以辅助; o (2)采用液压千斤顶顶升;两种方式均需在梁 底或墩顶加塞

16、钢垫板来实现调高。 o 使用该工艺整治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桥梁沉降 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四、抬梁提升法整治桥梁下沉技术o 1顶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 o 对于简支梁来说,其受力明确,桥梁顶升并不 改变其受力状态,只是支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对于 桥墩基础来说,没有附加荷载增加。基础没有附加 力,故此,桥墩基础在顶梁过程中不会出现附加受 力和附加沉降,桥梁结构安全。 o 2抬升量计算 o 根据墩身沉降测量数据、轨道平顺性检测数据 ,以轨道平顺性指标和轨道线形为目标,计算每个 桥墩的抬升量。四、抬梁提升法整治桥梁下沉技术o3.抬梁过程监控 o 抬梁施工过程中梁体顶升量不能一次抬升到位,需经过几个 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