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05562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熟读并 翻译全文2、 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 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 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 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 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 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 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 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 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及惜时奋干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 有骨气、

2、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 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 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 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 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去。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 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 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 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2、 处世-责人严,待人宽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4、 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 ”5、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 且要惜时奋干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3、人能弘道,。4、 ,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 6、,。大车无輗 ,小车

3、无軏 ,。 不知为不知过而不改非道弘人躬子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其可以行之哉?7、 岁寒,。8、 逝者如斯夫,!然后知松柏之后不舍昼夜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 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 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 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 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 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 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 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 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 ,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 听。n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_ _n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_ _n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_出 _盟可负邪 负_n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_ _n1、提示:三类。2、说到做到,行动坚决。3、遭遇;如果;放出;背弃。4、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 须符合正义。被胁迫的、在非正义的情 况下而盟誓的。无须遵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