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道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850545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之道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养生之道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养生之道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之道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之道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生理学与养生之道中医生理学与养生之道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学院: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五行与五脏的养生保健五行与五脏的养生保健一、五行与五脏保健一、五行与五脏保健1 1、五行之木:属木器官、五行之木:属木器官肝肝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肝、胆、头、 颈、四肢、关节、筋脉、眼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养肝理由: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 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 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 范围,而且过劳积 累的怒气也会伤肝。肝胆相照,肝胆之间会互相

2、影响,肝气郁结或虚弱的人, 要多吃绿色或酸味食物。 养肝之道:夏季高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身体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保证食物 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 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 均。 2 2、五行之火:属火器官、五行之火:属火器官心心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 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和舌部等方面的疾病。养心理由:由于心属火,而高温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 心脏增加负担,所

3、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 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 人更可以多吃一些。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 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红色或苦味食品。养心之道: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善于静养心的人,静则生 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夏天宜多吃养心安神之品莫如:茯苓、莲 子、百合、小枣等。同时,还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藕粉、银耳、西瓜、 鸭肉等。除此,夏天不妨多吃点“苦”。因为苦入心,可养阴清热除烦,如苦瓜、 绿豆等。 3 3、五行之水:属水器官、五行之水:属水器官肾肾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

4、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肾、膀 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和疝气等方面的疾病。养肾理由: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肾 气亏损易阳气衰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由于工作繁忙, 现在很 多人都选择外出就餐,而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 可是盐味属水,和肾是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养肾之道: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 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之为肾阳。补肾应当 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 4 4、五行之土:属土器官、五行之土:属土器

5、官脾脾脾与胃互为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脾、胃、 肋、背、胸、肺和肚等方面的疾病。养脾理由: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 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而贪凉的下场,更是让脾胃 出现腹泻、胃痛等问题。养脾之道: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 才会旺盛。脾与胃是相表里的关系,脾不健康则胃肠不好,所以夏季在饮食宜 选择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 豆浆、山药、小米等,以利键脾养胃,补气生津。而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 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 5 5、五行之金:属

6、金器官、五行之金:属金器官肺肺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 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和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养肺理由:虽然说养肺的时节应该在秋季,可是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关系, 肺阴虚易导致便秘,肺外合皮毛,皮肤也与之息息相关。所以夏季时节对肺部 的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肺之道:夏季的许多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 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此外再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 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二、关于五行养生的哲学思考二、关于五行养生的哲学思考把中国哲学暨易经中的哲学模式以形而中论原理进行的概括和反思, 由于在中医学中主要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 -“保性命者,医道 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医学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以对应和中 的规律进行对中医学的反思,其表明,在这一方法论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医学哲 学的主要规律是: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所以,以阴阳和中 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进行的中医哲学基本规律的概括,使之辨证施治 成之所为也,是为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律也。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是 以周易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医易相通”者,哲学思维的统一性 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