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0535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复习(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七 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 要点归纳 【实验目的】1.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2.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会使用常用的电学仪器.【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 导线的电阻R,由R= ,所以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 电流表、直流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2.依照电路图(图1)用导线将器材连好,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图1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长度,即有效长度,反复测

2、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锦囊妙诀 两个定律把 定,测U测I测直径,l测量莫松动,为减误差 外接,通过电流要适宜,变阻器使用记心中.【数据处理】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1)第一种是用Rx= 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 值.(2)第二种是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误差分析】1.金

3、属丝直径、长度测量带来误差.2.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表外接,所以R测R真,由R= 知 测 真.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随之变化带来误差.(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它的小砧A和固定刻度S固定在框架F上.旋钮K、微调旋钮K和可动刻度H、测微螺杆P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S上.附: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使用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图2(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测微螺杆P与固定刻度S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K每旋转一周,P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P前进或后退0.0

4、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算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3)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数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数(毫米)(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毫米)如图3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半毫米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图32.游标卡尺(如图4所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2)用途:测量厚度

5、、长度、深度、内径、外径.(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图4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见下表:刻度格数 (分度)刻度总长总长 度每小格与 1 mm的差值值精确度 (可准确到)109 mm0. 1 mm0. 1 mm2019 mm0.05 mm0.05 mm5049 mm0.02 mm0.02 mm(4)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 mm.

6、【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用电流表外接法.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5.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I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

7、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7.求R的平均值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方法是用图象法(UI图象)来求出.若采用图象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典例剖析【例1】在“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 .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5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图5(2)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3 k)电压表

8、V2(量程015 V,内阻约15 k)电流表A1(量程0100 mA,内阻约5 )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约0.1 )滑动变阻器R1(010 )滑动变阻器R2(01 k)电源E(电动势为4.5 V,内阻不计)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3)如图6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另一端为接线柱c,当用手按下触头P时,触头P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实验中改变触头P与电阻丝接触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I保持不变,

9、分别测量出多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L与对应的电压U.请在图7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图6图7(4)利用测量数据画出UL图线,如图8所示,其中(L0,U0)是UL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根据UL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坐标(L0,U0)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 = .(用所给字母表示)图8答案 (1)0.183(0.1810.185) (2)V1 A1 R1(3)如下图所示(该图中电压表连接接线柱b、c也对)(4)变式练习 如图9所示,甲图为一段粗细均匀的新型导电材料棒,现测量该材料的电阻率.图9(1)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倍率为10)粗测其

10、电阻,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R= .(2)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其电阻A.电流表:量程为0.6 A,内阻约为0.1 B.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约为3 k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 ,额定电流1 AD.低压直流电源:电压6 V,内阻忽略E.电键S,导线若干在下面的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如果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该材料的电阻率 =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答案 (1)200 (2)如下图所示(3)【例2】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给定器材为:待测电阻Rx;电流表(量

11、程05 mA,内阻约10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000 );最大阻值为1 700 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3 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的测量结果分别由图10中甲和乙给出.图10(1)由图甲得Rx= ,由图乙得Rx= .(2)在下面方框中分别画出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 同学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甲的电路乙的电路思路点拨 (1)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哪个的斜率大?如何计算?(2)用不同的测量电路,其测量值与实际值各有怎样的误差?解析 (1)两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测量值,由图R甲=1 060 (在1 06040内均对);R乙=730 (在73040

12、内均对).(2)因图甲所示直线的斜率大,即测量值大,故甲同学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乙采用的是外接法.因电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故用内接法较为准确.答案 (1)(1 06040) (73040) (2)甲、乙电路如下图所示创新实验【例3】在“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被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x.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论使用电流表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按如图11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由于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利用该电路进行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是:图

13、11第一步:先将R2的滑动触头调到最左端,单刀双掷开关S2向1闭合,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尽量大些(不要超过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第二步:保持两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向2闭合,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请写出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的表达式Rx=.解析 第一步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则Rx+RA+R1=第二步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则RA+R1=由以上两式求得Rx=答案素能提升1.在做“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若待测金属导线是漆包线,应该用火烧去表面漆

14、皮,轻轻抹去灰尘后再测金属丝的直径,千万不可用小刀去刮漆皮,而两端接头部分则用纱布打磨干净,以保证电路接触良好B.用米尺反复测量三次导线的总长度,求出平均值L,然后将导线接入测量电路中C.估计待测金属导线的总长,选择合适的仪器和实验电路D.合上开关S,不断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记录几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数值,计算出导线的总电阻解析 用米尺反复测量三次接入电路中的导线的长度而不是总长度,B、C错;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处于最大,合上开关S后逐步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D错.答案 A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由 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A.

15、导线直径d的测量B.电压U的测量C.电流I的测量D.导线长度的测量解析 四个选项中的四个物理量对金属丝的电阻率均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因为在计算式中取直径的平方.A3.某小组的两位同学采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实验中;根据同一组数据进行正确描点后,甲、乙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各做出一条图线,如图12所示,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你认为 同学的图线正确,根据你选择的图线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2解析 当金属丝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也为零,因此图线必过原点,故甲同学的图线正确;在甲同学画的图线上距原点较远的地方取一个点,其坐标值为(0.4 A,1.52 V),故金属丝电阻为:答案 甲 3.8(3.73.9均可)4.(1)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的长度时,示数如图13所示,则测量结果应该读作mm.图13(2)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14所示,此示数为 mm.图14解析 (1)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02 mm,主尺示数为10 mm,游标上第20格与主尺对齐,示数为200.02 mm=0.40 mm,所以正确的结果为10 mm+0.40 mm=10.40 mm.(2)使用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先读出套筒上固定刻度的整毫米数,再看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若已露出,应加上0.5 mm,然后再以固定刻度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