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0169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策略(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课标、考纲、样题研究高考真题,把握考查特征(命题特征、难易程度)培养应试能力:关键知识题型梳理解题要领 有效训练(精选、改编)专题巩固+组合测试+综合训练突出感悟、理解、分析、思辨和表达指导学生做“透”高考真题(题型、特征、“陷阱”)指导学生总结失分原因,对症下药定时定量训练,提高学生做题速度基础为王、记忆为王冲刺六关键(广东卷)例: 【原文】A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 ,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 B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 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 C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

2、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 ”的高度加以理解。 【试题】A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 是相同的。 B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 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C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选项语意较单纯,来源单一,对原文转化程度较低。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情总结考查重点:对核心意思的准确理解对文字细节的精准把握对疑难文句的语境辨析对繁多信息的梳理整合对文中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文中信息的推演思辨不要简单地将材料当作“信息库”,而要当作结构严 谨、脉络缜密、措辞考究的文章来用心研读。初步的 学术研究能力例1:2016年

3、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A项【原文】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试题】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概括简单信息概括简单信息指代替换删除信息替换近义词增加信息(语词 )发现“转化点”,认真比对选项转化原文的主要方式 删减、替换、聚合、调序、概括、评价、推断、运用例2: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C项【原文】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 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

4、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 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 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 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 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试题】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 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评论推断常识转化梳理语句脉络,结合事理情理,合乎逻辑地推断例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D项 【原文】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 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

5、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 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试题】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信息替换例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A项 【原文】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 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 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试题】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 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 容恐怕是虚构的。逆向推断梳理语句脉络,结合事理情理,合乎逻辑地推断例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题C项 【原文】甲骨文的发

6、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 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 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 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 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 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 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 的科学发掘。【试题】C第二次殷墟发掘

7、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 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 料。由结果推断原因梳理语句脉络,结合事理情理,合乎逻辑地推断例6: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题D项 【原文】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 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 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 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 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 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 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

8、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 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试题】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 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概括复杂信息找全原文信息,精读细析,梳理脉络,忌断章取义【试题】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 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例7: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A项 【原文】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 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 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

9、用形式有借贷 、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质、押典作为不动产 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复杂信息细品措辞,梳理脉络,挖掘隐意【试题】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 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 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例8: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C项【原文】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 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 与“前理解”的统一。当选项表述某种逻辑关系的时候,要梳理脉络用心推敲。三种错误形式:强加逻辑关系、弄错逻辑关系、

10、颠倒逻辑关系 。呈现逻辑关系例9:2013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D项 【原文】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 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 批评。【试题】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 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 是对老子的批评。替换近义词梳理脉络,精确把握细节意思例10: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 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

11、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 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 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第四段:“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找准相关信息,判定迁移运用是否恰当迁移运用例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

12、题B项 【原文】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 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 支付利息。【试题】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 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 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复习策略1高质量阅读文章。 (1)养成两种阅读习惯精读(圈点勾画)、语境理解 (2)深入把握文章内容观点,材料,论述过程;文章脉络(段内;全篇);关键词 句(段落的首尾句、段内表明层次发展转换的词句) (3)记忆文章信息回想;回看将阅读材料当作结构严谨、脉络缜密、措辞考究的文

13、章用心研读精确理解 梳理脉络2.遵循解题“四环节”。(1)读文(2)审题:题干指令;选项意思(语意点/语意关系)(3)溯源:找到与选项对应的信息。找准,找全。(4)核对:精细对比,确定转化点;对于相关原文词句,要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准确理解。错项一定是无法辩护的“硬伤”3.以高考题为主要训练材料。(1)新课标全国卷、大纲全国卷(2009-2016) (2)历年地方卷(挑选,可以改编)(3)各地模拟卷(认真挑选,精心改编)4.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全国卷高考真题,总结错项类型,总 结正确项中“陷阱”的表述特点。了解选项转化原文的主要方式:删减、替换、聚合、调序 、概括、评价、推断、运用5.引导学生总结

14、个人错题情况,纠正做题习惯和思维习惯 方面的偏差。1.形象题2015:(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4:(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013:(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2012: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011:(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一)小说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形象题两种类型1.分析性格特点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对人、对事、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 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热情 或冷漠等。若答成“命运不幸”“人生坎坷

15、”等就不恰当了。2.分析形象特点形象:既包括性格,还指人物的外貌、气质、嗜好、地位、阶层、 职业、身份、经历、处境等非性格的因素。如马里诺(2013年)的形象特 点为“演艺精湛”“地位卑微”“忍辱负重” 解题要领 1.立足作品描写2.准确概括特点,一般不少于三个3.举例说明4.先主要特征,再次要特征利用试题,积 累表现人物形 象特点的词语2.分析题 2016:(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 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2015:(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

16、简要 分析 2014:(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13:(2)“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12:(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分析寓意、作用、艺术技巧分析题的类型1.分析寓意2.艺术技巧及作用3.某内容要素的作用 复习策略1.掌握小说常用的艺术技巧 (1)整体手法:象征、暗喻、荒诞变形、误会巧合等。 (2)人物描写: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细节;情 节、事件。侧面描写:人物烘托、景物烘托、事件烘托、他人评价。 (3)情节安排:结构技巧:制造悬念、铺垫、对比、首尾呼应、明暗双 线结构等。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开头结尾技巧 :开头如设置悬念、景物描写,结尾如情节突转、写景收束、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