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50163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7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英国)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布幕第三场(全剧最后一场)千古爱情故事 忠贞爱情的见证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2、体会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能力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德育目标: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生 平(1564至1616)英国诗人、戏剧家。1564年4月23 日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其父 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 ,1565 年任镇民政官 ,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 读书,1582年

2、同邻乡农家女安哈瑟维结婚。1585 1592 年莎士比 亚经历不详 ,传说他当过乡村教师、兵士、贵族家仆,并因偷猎乡 绅T.路希爵士之鹿逃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人看马,后逐渐成为 剧院杂役、演员并开始剧作生涯。1592年,剧院经理P.亨斯娄首先 提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剧作家R.格林在其 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亚姓氏,并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 词,骂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可见他当时已颇有名望 。1594年,他和当时名演员W.坎普、J.伯比奇同属宫内大臣剧团, 同当时新贵族骚桑普顿伯爵、埃塞克斯伯爵等均有来往。他的剧团 除在天鹅剧场、环球剧场演出,也到宫廷演出,夏季或瘟疫流

3、行期 间,则到外省演出 。1596年,莎士比亚以其他名义申请到“绅士”称 号及家徽 ,1597年在斯特拉特福购置了房产,1599年成为环球剧场 拥有110股份的股东。1610年莎士比亚卖出了他的股份,回乡隐居 。1616年4月23日在家乡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创作创作 莎士比亚在22或23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 以写作历史剧 、喜剧 为主 ,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第二时期(16011607)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 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第三时期(16081613) 主要

4、作品是4部悲喜 剧或传奇剧。成就与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 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 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 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 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 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 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而丰富 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 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

5、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 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 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 ,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 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 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 是戏剧院校的教材。罗 密欧 与朱 丽叶 剧 情Romeo and Juliet浪漫悲剧 。作于 15941595 年 。剧本根据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

6、创作而 成。情节是:在意大利维洛那城内,蒙太 古之子罗密欧在一次家宴上结识了凯普莱 特的女儿朱丽叶,两人一见钟情,约定翌 日成婚,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朱丽叶的表 兄提伯尔特前来干涉,杀死了罗密欧的一 个好友,罗密欧为报仇刺死了提伯尔特, 亡命他乡。凯普莱特逼女儿嫁给帕里斯伯 爵。为了躲避逼婚,神父给朱丽叶一种可 以假死40小时的迷药,朱丽叶被送到了坟 地。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不明真相 ,赶到坟地服了毒,死在朱丽叶身边。朱 丽叶醒来见此情形也殉情自杀。神父向两 族家长讲了事情的经过,这悲惨的结局使 两个家族痛悔不已,立即消除积怨,握手 言和。莎士比亚悲剧的三个特点 它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

7、。人文主义者认为, 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 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莎翁悲剧的主人公虽然死了 ,令人心痛,但它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 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 哀,当然更不是悲观。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悲剧人物的行为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 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 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 叶是个例外)作者以充满诗情画意的 笔调讴歌青春与爱情, 同时揭露中世纪家族仇 恨和宗法制度对美好人 生的戕害。剧中有不少 流血、斗殴、死亡的场 面,但气氛并不阴郁, 流贯于其中的是人文主 义思想战

8、胜封建世仇的 乐观精神。其中的喜剧 性人物为剧本增加了趣 味。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神权所运用的 精神武器以及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名为人文主义,它 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重要的历史进步作用。主要内容是 :反对以神为中心、神权高于一切的旧观念,主张以人为 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教会的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提倡个 性 解放、追求现世享乐,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 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歌颂人的理性和知识的力量。反对封建压迫和等级制度,向往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 、仁爱的关系。反对封建内战和地方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要求建立以 民族为基础的统

9、一、强盛的国家。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 对有情人,但受家族世仇的 影响和家族对婚姻的包办, 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 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 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 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 朽的封建意识,热情地歌颂 了罗朱二人的真挚爱情。 悲剧的结尾,两个世仇 之家面对儿女的尸体幡然悔 悟,言归于好,象征着腐朽 家族的没落和年青一代追求 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 的胜利,象征着所宣扬的人 文主义思想的胜利。 帕里斯哀悼朱丽叶鲜花铺盖新床 娇红 芳坟对其美貌善良心地的赞美:爱慕思念相思永无消歇:绵延无尽的思念罗密欧哀悼朱丽叶胜利的坟墓:帕里斯追

10、随而去,罗密欧以死殉情灯塔:她就是光明,引导自己追随而去 死神娶她为妇: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 瞧最后一眼作最后一次拥抱 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眷恋,决心追随而去苦味、绝望:痛苦和绝望1、设想,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婚十年,会是怎样的境况?恋爱 初期的浪漫是否会持久保存呢?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传世的爱情故事,忠贞爱情的见证。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婚后生活拓展有一对夫妻到罗密欧的故乡意大利米兰的小镇上旅游,女的站 在朱丽叶的露台上,张开双手朗诵“罗密欧,罗密欧,你在哪里?” 这时,她的先生正在城中的鞋店忙着购鞋子。她的先生非常务实: “这个古镇有爬露台的传统,皮鞋一定会造得特别结实。”妻子长叹息,超过十年的婚姻

11、挽回不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代 。大多数人的婚后生活,都限于柴米油盐,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成 为婚姻主题:谁来洗碗、谁去接送孩子,为林林种种的细节吵吵闹 闹,纠缠不清。一段成功的婚姻,中途一定经过无数的考验和体会 。双方一定起码想过离婚一百次,捏死对方五十次。每晚在窗下奏 小夜曲的情怀,过来人都知道是很累的,而且不真实。2、婚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始吵吵闹闹一对夫妻,妻子长得很漂亮,打扮入时,丈夫聪明能干,事业有成 ,是个不错的企业家,有一个很得力的女秘书。妻子很不放心,怕 丈夫有婚外情,一定要他辞去这个碍眼的女秘书。妻子的理由是: “你如果爱我,就不会为另一个女人惹我难过。”丈夫说:“这与爱 无关,

12、是工作上的需要,能干的女秘书不好找。”两人为此每天吵 架,丈夫甚至离家去住酒店。男的说:“你再这样意气用事,我们不如离婚。”女的说:“从前你不是这样的。我为你生孩子,照顾家庭,你 现在用离婚来威胁我,逼我让步。”原来两人是大学同学,婚后丈夫不断开拓事业,妻子管理家庭 ,不再进修自己,双方距离越来越大。再往后,这对夫妻的生活中 果然轧进第三者。夫妻争吵,台词永远不变,翻来复去。最妙的是彼此熟悉对方 台词,都在预料之中,却又不能中断,谁肯先让一步?据调查,离 婚最大的理由不是婚外情,而是两人不能共同成长配合,生活乐趣 日渐缺乏。慢慢的,朱丽叶再美艳动人,也在罗密欧眼中失去光彩。3、当罗密欧成为了成

13、功人士,有了小蜜,朱丽叶怎么办 ?台湾21届联合报短篇小说第一名早餐讲一个有婚外情的男 人,每天晚上在情妇那里过,早上必定会回来给妻儿准备早餐。所 谓深夜的放浪与清晨的美德达成平衡。后来某一天,男人在情人处 耽搁了,以至于不能赶回家来准备早餐,他为此深深内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说,它得奖的原因大概是揭示了现代男 人的一种婚姻意识:在情人那里寻找肉体的放纵和浪漫,满足心理 上优越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安全感和责任感。有一个女人,自觉婚姻幸福。某天她发觉丈夫有了外遇,她的 朋友纷纷献计献策,有人提议跟踪拍照,有人主张直捣香巢,席间 有明智人士说:“你千万别乱动,不然把事情弄糟了,白白丢了丈 夫和名分,轻易送到了情敌的手中。”于是她按兵不动,加倍修饰自己,体贴爱人。每晚临睡前帮他 冲一杯热乎乎的牛奶。有时男人晚来她假装睡熟说梦话:“你不在 家,我一个人孤零零好怕。”他终于良心发现,悄悄把一段走私的 婚外缘给处理掉了。 ASO优化 seo.ee SEO优化 买鬻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