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0046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v第一节 河川发育和土壤侵蚀概述v第二节 护岸护滩林及其功能v第三节 河岸河滩防护林的配置第一节 河川发育和土壤侵蚀概述天然降水径流 聚涧成溪 汇溪成河川出露的地下水 天然河川: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河川的侵蚀从河源到河口逐渐减轻,河川侵蚀是土壤侵蚀的 一部分,是其流域地区土壤侵蚀的继续。河流的分段特征河流的分段特征vv河流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但是其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河流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但是其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 划分着重地貌特征(河槽的纵降比、冲淤规律等),有的划划分着重地貌特征(河槽的纵降比、冲淤规律等),有的划 分着重水文特征(流速、流量等

2、),有的划分考虑综合因素分着重水文特征(流速、流量等),有的划分考虑综合因素 。v上游段v侵蚀强烈。比降大、流速大、流量小,河槽为基岩或砾石 ,河谷狭窄,多瀑布急滩,主要是冲刷侵蚀。v中游段v冲刷与淤积都不严重。比降与流速减小,流量加大,河槽 多为粗沙。v下游段v冲刷与淤积都不严重。比降与流速更小,流量更大,河槽 多为细纱和淤泥,多浅滩和沙洲,易发生水灾。水流、河槽、侵蚀、泥沙的相互作水流、河槽、侵蚀、泥沙的相互作 用用v水流塑造河槽,河槽约束水流,相互制约, 互为因果v河流具有自动调节作用,流速、流量、含沙 量、挟沙能力相互作用,塑造河槽。v河槽的外形改变具有一定的惰性,与河槽的 物质抗蚀性

3、、抗冲性有关。图121 河谷的结构1. 河床 2. 河漫滩 3. 谷坡 4. 阶地 (一)河床地貌图122 河床地貌类型1. 深槽 2. 浅滩 3. 边滩 4. 沙嘴 5. 心滩 6. 江心洲13 6 3 1 233 52524 5151一、河床图12-3 环流图12-4 心滩的形成表流 底流表流 底流主线流(二)曲流和汊河1. 曲流又称河曲,为一种蜿蜒弯曲如蛇行的河流。 河湾凹岸有深槽,凸岸有边滩,上下两深槽间的 过渡段有浅滩。2. 汊河当河床中出现心滩或心洲时,河床水流分汊 成两股或数股水道,即为分汊(辫状)河床,简 称汊河。 二、河漫滩河漫滩是高出于中水位以上,又能被洪水淹没的 平坦谷底

4、。它一般是河床长期侧向移动与河流周期泛 滥的产物(一)河漫滩形态特征发育典型的河漫滩分为三部分:a. 滨河床部分b. 中央部分c. 近谷坡部分(二)河漫滩的形成图125 河漫滩的形成A1.河床相冲击物 A2.河漫滩相冲击物 a. 小边滩 b. 大边滩 c. 河漫滩A1A1A2(三)河漫滩的物质结构粉沙上层:河漫滩相冲积物 (较细) 粘土 壤土二元结构 下层:河床相冲积物(较粗) 砂层 碎石 三、河流阶地原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下切侵蚀,相对抬 升,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两 侧,即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图126 阶地类型A. 河漫滩 T1,T2.

5、第一、第二堆积阶地 T3. 第三级覆盖基座阶地 T4. 第四级基座阶地 1. 现代河漫滩堆积物 2. 新黄土 3. 老黄土 4. 网纹红土 5. 冲积砂砾层 6. 坡积物 7. 基岩四、水体内环流与河道侵蚀v作用于水体的力v水体环流与河槽侵蚀1.作用于水体的力v重力W=rQH(kg.m/s) W河流作的功,r单位体积水重量,Q流量,H落差v惯性离心力P=mV2/R P惯性离心力,V流速,m水的质量,R弯道半径 横降比:i=V2/(R.g)v地转偏向力 Ps=0.0001458m.V.sin Ps地转偏向力, 纬度,is=0.0001458Vsin/g is水面横向比2.水体环流与河槽侵蚀v弯道

6、螺旋流v惯性力作用,上下层水流方向相反,形成封闭环流v辐合螺旋流v河水急涨、急落是因为洪水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在横降比 的作用下形成的环流v竖轴环流v河流突然收缩或展宽时因中心与岸边流速差异引起的环流v横轴环流v水流遇到障碍物时由于动量变化引起的环流第二节 护岸护滩林及其功能广义狭义就是组成沿岸群落的林分。一、护岸护滩林的定义(223页)包括生长在有水流动的河滩漫地 与无水流动的广阔沿岸地带的植物群体 。人工开挖河道梯形断面护岸林人工开挖河道简单梯形断面护岸林雁翅形护滩林配置图二、林业治河治滩经验民谚沿河多播柳,河堤自然久,栽树在河畔,防洪保堤岸。树之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务决水。战国

7、时 代隋朝已开始在江河植树种柳;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倡植柳固堤;明朝刘天和提出治河六柳:卧柳、编柳、浸柳、深柳、高柳、低柳 。请 思 考为什么柳树会起到这样大的作用呢?三、护岸护滩林的功能(一)根系护岸林的树木根系对堤岸的稳定具 有极大的作用。网 状 根 桩 的 作 用(二)树木的空间器官树木的空间器官树干 、枝条、树叶等,皆有减小水 流动能的理想作用,在河道内 外伸的树枝有缓冲波浪作用。四、河川治理的任务与一般原则基本原则:1、全面规划,综合治理;2、从全流域的全局出发,考虑到上下游,左右岸;3、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分配和利用。基本任务v护滩、护岸;v束水归槽,归正流路;v保障河川两岸肥沃

8、土地的安全生产。第三节 河岸河滩防护林的配置v所谓河岸河滩防护林的配置就 是作好各个树种在河岸、河滩范 围内的水平配置和的立体配置 。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 林体系内各个 林种在流域范 围内的平面布 局和合理规划 。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 组成的树种或 植物种的选择 ,和林分立体 结构的配置和 形成。河川护滩林的功能与特点v因上游已整治,一般不浸水,洪水季节浸水;v缓流挂淤;v抬高滩地,保护河滩,创造农业生产条件;v完全达到巩固河岸的目的。一、河川护滩林(一)雁翅形丛状造林(二)柳篱挂淤状造林1. 配置方法在河床两岸或一岸,顺水流方向配置;先上游后下游,截弯曲直(什么意思?);留足安全行洪河床

9、,原河床宽的2/31/2为宜 ;从侧面拦截泥沙,呈雁翅形丛状林带。(一)雁翅形丛状造林雁翅形护滩林配置图2.造林方法:插条造林,丛状栽植;行方向要顺着规整流路所要求的导线方向;林带与水流方向构成3045角度;行距2m,丛距1m,每丛插条3根;多用12年生枝条,长3040cm,直径 1.52.0。图127 雁翅形护滩林配置图栽植深度:林缘、浅水区为80cm;林内60cm;滩地50cm。地面保留主杆高度一般为50150cm。平均用条量30004500kg/hm2,最多达12000kg/hm23.树种选择试想一下什么树种最适合?适宜树种:杨树、柳树、旱柳、垂柳、杞柳、桑 树、水杉、池杉、苦楝、悬铃木

10、、三 角枫、枫杨、灌木柳、紫穗槐、沙棘 、铁笆茅、4.抚育管理v第二年起,初冬或早春平茬,诱发萌蘖 ;v初冬或早春及时补植,增加密度;v汛期及时清理沙埋淤泥,扶正苗木。5.拦截泥沙效益 (1)林分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汛期洪流是主要来源。林分由内向外常有几个特点:a. 洪流流速递减变缓,推移质、悬移质随之沉积 ,其量由里向外逐渐减少;b .林分内泥沙淤积横断面内侧较厚,外侧较薄;c. 林分密度较小的新造幼林内,流速较大,以淤积沙 性较强的推移质为主;d .随着林龄、密度的加大,流速的减缓,地面的增高 ,林内淤积层逐步过渡为以粘性较强的悬移质为主;e . 淤积剖面下层以积沙为主,上层以积壤土为主。年

11、份林分拦 截方式造林 方法林龄 (a)69月 河道洪量 (万m3)林 分比例 B比值A淤积类型淤积土 壤种类 1983 1984 1985 1986侧面 侧面 侧面 侧面丛状 丛状 丛状 丛状1 2 3 41366.8 2286.2 5392.5 1340.025/25 13/38 29/67 4.5/71.5推移质为 主 悬移质为 主 悬移质为 主 悬移质为 主沙土 壤土 壤土 壤土1:54 1:175 1:185 1:297河道洪量对丛状林分泥沙淤积的影响(山东省新泰市东周水库上部)注:比值A地面年度淤积泥沙厚度(cm)/连年累积厚度(cm)比例B年度泥沙淤积厚度(cm)与河道洪量(万m3

12、)之比(2)林分枝条密度对泥沙淤积的影 响丛状林分枝条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 ,初植造林密度和幼林侧枝、萌蘖在泥沙 淤积下形成新枝条的总和。初植密度? 造林密度: 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 播种穴的数量,也叫初植密 度。单位面积上枝条密度与林分幼龄期密度呈 正相关变化;林分内立木枝条密度及植被密度同洪水流 速成负相关变化。组号立地 条件拦截 方式造林 树种林龄 (a)林分枝 条密度 (条/hm2 )植被密度 (株/hm2 )水深 (cm )流速对比(m/s)( ) 河道 河滩 河滩 侧面 侧面 旱柳 旱柳 2 2 44880 44880 6710 10 100.8 0.16 0.1100 20

13、12.5 河道 河滩 侧面 旱柳 4 69360 33540 400.57 0.044100 7.7河道中林分枝条密度与洪水流速关系调查 地段造林 树种造林方法林 龄 (a )立木 密度 (条 /hm2 )泥 沙 淤 积厚度 (cm )淤积 量( m3/h m2)对比 ( )其中粉沙量厚度 (cm )数量 ( m3/h m2)对比 ( )平子村 平子村 小栗村旱柳 旱柳 旱柳单株插条 单株插条 丛状造林3 3 31110 4995 9724510 24.5 54.5999 2445 5445100 245 5453 12 35.6300 1200 3555100 400 1185河道中不同林分

14、枝条密度对泥沙淤积量的影响 (山东省新泰市东周水库入库河道两侧)结论:在树种、林龄、洪水量相同的情况下, 单位面积林分密度越大,流速越缓,拦截泥沙 越厚,可利用的淤土层也越厚。(3)丛状林分对其上、下缘滩地泥沙淤积的影响河道林带上、下缘三角形泥沙淤积图泰安市水土保持研究所观测特点:A、丛状林分对林分上、下缘的滩地也规律性 地形成三角形泥沙淤积区;B、其沿岸一边的长度,上、下缘分别为林带 宽度的24倍;C、林分上、下缘2个三角区的泥沙淤积厚度 ,分别由其林缘两边的厚度向上、下2个顶点呈楔 形断面逐渐递减为零。(二)柳篱挂淤状造林柳篱挂淤配置图顺坝状柳篱丁坝状柳篱(三)“ 沙棘”生物护滩工程我国北方一些季节洪水泛滥和河流,多具有冲 击性很强的多沙河滩,河滩宽阔,河床平浅,河道 流路摇摆不定,河岸崩塌严重,从而造成洪水危害 ,威胁河流两岸川地和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