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0044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在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 互传唱着一首歌谣: 牛奶白白被倒掉, 玉米当作木柴烧。 富人发疯去上吊, 穷人饿得嗷嗷叫。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结合下列文字信息试概括经济危机的含义。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 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 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 煤矿工人家的场景。美国农场主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含义: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

2、的周期性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市崩溃。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原因3.政策原因:长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结果,使 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 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4、股票投机活动过度,股票暴涨,背离实际 价格,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 产力使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更 加突出(贫富差距扩大)。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 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 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

3、929年, 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 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 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 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供过于 求。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 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 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 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股票暴涨,背离实际 价格。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 贷系统的崩溃埋下隐患。)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4、” 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 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 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 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 形式购买的。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 人们在排队领取土豆等救挤食品观察上述图片,请概括经济危机爆发时的表现有哪些?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 产下降、失业率高、人民困苦,生产力 遭到极大破坏。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表现:19291933年美、德、英、 法、日 等国工业生

5、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1、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思考经济 危机为何会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 观察上述图表,分析本次经 济危机的特点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五)特点2、特点: 范围广: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时间长:1929-1933 破坏性强: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 、失业3000万1、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世界联 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 加强来势迅猛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继续延续自由放 任政策,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五)特点政府 政策:1、恶化了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

6、为 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 机的办法。(例如:提高关税,货币贬 值)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混乱,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七)影响在工作介绍所外等待的英国失业者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工人砸碎工厂 的玻璃示威者与警察 发生冲突2、激化了社会矛盾,一些国家法西斯主义开始 泛滥,资本主义社会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 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1、恶化了国际关系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四)影响二、罗斯福新政 “ “如果我当选,如果我当选, 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 有一只鸡,家家有一有一只鸡,家家有一 辆汽车辆汽车” ”。

7、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 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 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 ,它光辉灿烂,充满希 望”。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1929年10月24日华 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 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 美国人民实行 新政! 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15751575万票万票22802280万票万票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 统;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 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 的美国总统(1933-1945) ;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 “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 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 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

8、福(1882-1945)1、大萧条大恐慌(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3、美国民众希望改革,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出现)4、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入主白宫二、罗斯福新政背景:作用:恢复了银行与金融正常秩序,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1.整顿财政金融措施: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改革银行体系等内容: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 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 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 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 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 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稳

9、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 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 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 监督之下。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 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 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 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 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 的童工。作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节了劳

10、资关 系,保护了劳工权利,缓和了阶级矛盾,为工业 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调整工业生产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规范了工业生产。还 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承认劳 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防止盲目竞争蓝鹰标志你能简介一下这个标志吗? 结合书本谈 谈其目的与意义。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 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 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 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 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 分一磅,牛肉五

11、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提高农民的购买力.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 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产生怎样的作用?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3、调整农业生产作用:减少了农产品过剩,稳定了农产品 价格,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对农业复苏起到 积极作用。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由 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 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 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 半年。民间

12、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1936年竣工的克林 奇诺里斯坝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挖灌渠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 署,耗资105亿元,建了 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 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 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 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 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作用: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矛盾 ,提高了人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有助于社 会稳定。措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失业者 、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政府 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经济危机的表现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企

13、业破产农产品 价格猛跌工人失业二、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核心新政措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三)特点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 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核心思想:(五)实质: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 罗斯福太迁就 工人,加重了垄断资本的商税骂他们是敲竹杠,是 烤百万富翁;有人说 社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 来的。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 远的纠正我 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 运用。”罗斯福 材

14、料三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 的私人企业、 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 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 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 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目的、实质各是什么??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保持资本主义私人自由企业制度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执政的12年间,工业指数到1937年,已超过1929年的3.4。国有企业资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近一倍。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到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农业化

15、,居世界首位。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生产恢复柱状图 (1929-1945)19331933失业率下降19331933(六)影响 1、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缓和 了社会的矛盾,避免了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巩固了资 本主义民主制度。 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被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产生 了深远影响。3.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 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即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时代)。4 4、局限性:、局限性: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

16、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义:主要形式:政府对私人资本企业进行宏 观管理和调节1、材料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 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2、“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的体现?维护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 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不是/只是调整,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 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说: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 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 的新运用三、凯恩斯主义 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基本思想: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 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建立社会福利制度。3、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被 称为“凯恩斯主义”成为二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 策主要依据,推动了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