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0024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义(第1-3章)(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知识点】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特征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必须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一 种商品的价值必须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 这种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 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形式,这也就是货币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 全部历史过程。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由于这种偶然性,商品价 值的

2、表现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也是不充分的, 它不能适应较多的商品交换的需要。2、扩大的价值形式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 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商品上,而是经常性地 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 ,商品价值的表现比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的价 值表现更完整、更充分;也存在相应弱点。3、一般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商品即一般等价物。一般等 价物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它拒绝任何其他商品与之 并列。4、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从交替地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总多商品中分离出一种经常起着 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它

3、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又使商品经济的内在 矛盾进一步发展,使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 立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 币的本质的规定。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次,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和手段,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还 反映商品生产者

4、之间的关系。(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三、 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是货币的内涵,货币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货币的存在形式是货币的外延,它是随 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化而变化的。w货币的存在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金属货币 (2)足值货币的代表金银由于其良好的自然属性而优于其他 商品,长期占据着货币地位。如纸币,它几乎没有内在价值,但可以兑换成足值货币。(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货币的较高发展形式。信用货币的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它作为商品的价 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相等的,它是一种 不可兑现的符号,通过法律确定其偿还

5、债务 时必须被接受,即法偿货币。(4)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货币形态,它通过 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 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相比纸币、支 票等货币形态更加快速、方便和节约,目 前主要形式有借记卡、储值卡、电子现金 和电子支票。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知识点】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又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表现为货币本质两个核心职能: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一、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有价值,且可以在观念语言中 用货币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不需要现实货币的存在。价值尺度价格标准

6、区别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 ,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代表一定的金属量,衡量货 币金属本身的量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客观的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人为的随着劳动 生产率的变动 而 变动货币单 位本身金属的含量 ,不随劳动 生产率变化联系货币 的价值尺度依靠价格标准来发挥 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 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二、流通手段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交换的运动 公式:WW WG和GW3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并为商品流通 服务;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 品流通的表现形式。4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何一个

7、商品所有者手里 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凡是有商品货币交换的地方,它就必然会起作用 。三、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 手段的职能。1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成为社会财富的 一般代表,应是一种足值的金属货币或是作为货 币材料的贵金属。2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 通货膨胀现象。3信用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贮藏手段职能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四、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 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1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2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性。3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

8、的职能中直接产生了 信用货币。货币流通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 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 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的职能。货币执行世 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五、世界货币1作为国际间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 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间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 国商品。3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 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 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是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在这两个 职能基础上产生的。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

9、币的各个职能都 是按顺序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 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 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 五、世界货币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知识点】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演变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结果。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变化,货币制度也在不断演变。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通货的铸造是指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1)本位币(主币)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 的铸币,亦称主币

10、。本位币是足值货币、具有 无限法偿能力和自由铸造、自行熔化和超差兑 换等特点。(2)辅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 零星交易与找零使用。辅币具有有限法 偿性,不能自由铸造,只能由国家铸造 。随着金属铸币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流 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日益增长的需要,于 是就出现了银行券和纸币。银行券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由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有信用保证和黄 金保证,后来银行券的流通不再靠银行信用, 而是单纯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从而使银行券 纸币化。 纸币是银行和政府发行并依靠其信誉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现在的纸币,其 前身就是可兑换的银行券。但纸币本身并不需 要黄金准备,因此

11、可以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因 而就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3金准备制度金准备制度就是黄金储备制度,是货币 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国货币稳定 的基础。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黄金 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1)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2)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3)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货币本位制的演变过程中,以白银本 位为最早。在银本位制下,以白银作为本位币 币材,其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是一 致的。银本位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的发展变化,经历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

12、 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大类型。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金银两种铸币 都是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两种货币可以自 由兑换,并且两种货币都是无限法偿货币。复本位制按金银两金属的不同关系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1)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货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2)双本位制。这是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货币制度,国家按照市场上的金银比价为 金币和银币确定固定的兑换比率。在双本位制下,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 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 ,实际价值低于

13、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 充斥市场,这一规律即“劣币驱除良币”的“格雷 欣法则”。(3) 跛行本位制。这是指国家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并且金币和银 币可以固定地比例兑换。3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其主要形式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 制和金汇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三个: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2)金块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 流通的货币制度。它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有 :第一,金

14、块本位制以纸币和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纸币或银 行券仍是金单位,规定含金量;第二,金块本位制不再像金币本位制那样实行本币和价值符号同黄金的自由兑换,规 定黄金由政府集中储存,居民可按黄金的含 金量在达到一定数额后兑换金块。(3)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它 规定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可换取外汇。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纸币,代替黄金成为本位币,黄金完全退出货币流通,这种现象 叫做黄金的非货币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和衡量【知识点】金融资产流动性货

15、币供应量层次货币层次划分的现实意义一、货币层次的划分1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 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 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力)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 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 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3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交换媒介和支 付手段)M1=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4广义的货币M2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5M3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6包括短期的流动资产M4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7

16、.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准货 币与M1只在程度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从货币层 次上看,准货币=M2-M1,即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之差为准货币。二、货币层次划分的现实意义货币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一个因素,货币 供求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有重大影响。 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 要,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信用是货币和商品有条件让渡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信用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 二、信用的发展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1高利贷信用2资本主义信用3社会主义信用第二节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知识点】信用的基本形式信用的特点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基本形式1商业信用(必要性、特点和局限性)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