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Projec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9763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与文化(Projec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言与文化(Projec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言与文化(Projec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言与文化(Projec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言与文化(Projec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与文化(Projec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与文化(Projec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是熟语 熟语的概念: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 、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四大 类。 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歇后语惯用语(比喻)成语熟语谚语(俗语)二、熟语分类 历史的习用性 意义的整体性 结构的凝固性 书语性强1.成语的特点成语的历史习用性 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A 神话寓言 炼石补天 黄粱美梦望洋兴叹 画蛇添足 B 历史故事 城下之盟 纸上谈兵夜郎自大 洛阳纸贵 C 诗文语句 进退维谷 文质彬彬亦步亦趋 子虚乌有 D 口头俗语 七嘴八舌 三心二意有板有眼 呆头呆脑成语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意义往往有一定的典

2、故,在表层意义的背 后,隐藏着深层意义。 理解成语的意义,还要注意两点:第一,由于文化的发展,相当多的成语中包含有现代 汉语已不用的古代语素,这些语素的意义已变得很生 僻,我们应该借助词典的帮助弄清它们的准确意义, 否则就不可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成语的意义。例如:大放厥词(他的) 习焉不察(于此)突如其来(出乎意料之外)不过尔尔(如此)叱咤风云(怒斥声) 风流倜傥(卓越豪迈)第二:成语中还有相当多的语素,现在也常用, 但成语中用的是它们的古义,我们如果不注意, 就很容易用今义去代替古义。例如:洞察一切(深入地) 明察秋毫(视力好) 党同伐异(派别) 屡试不爽(差错) 摧枯拉朽(折断) 城门失火、殃

3、及池鱼(城 门河)这两点正是体现了文化发展对成语的影响 。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才带来了古义 和今义的演变,这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丰 富的体现。如:汉语成语中的妇女观 弄瓦之喜: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 弄之瓦。” (小雅斯干)意思是,生下 男婴,则睡高床,穿华美衣服,可玩弄美玉;生 下女婴,则睡地铺,穿粗布衣服,只能玩弄瓦器 。故有“弄璋”代男婴,“弄瓦”代女婴。2.成语中也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特 有的文化“三姑六婆”语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 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牙婆”以介绍人

4、口 买卖为业,“师婆”以装神弄鬼为业,“虔婆”以治病 救人为业,“稳婆”以接生为业。虽违反了“男耕女织 ”、“足不出户”的古训,但她们的服务却是社会所不 可缺少的。然而社会却对她们抱有很大的偏见和歧视,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 ,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 或拐带衣物。” 今天的成语词典、辞海解释:“旧社 会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因此通常比喻不 务正业的妇女。” 三寸金莲 古代人认为女人脚小为美,所以女人 裹脚。其意原指女子裹了的脚,现在多指脚小的意 思!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陋习有关。

5、裹 足的陋习始于隋,在宋朝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 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 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人们把裹过的 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 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 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也 因此,有了三寸金莲这个成语,这所谓的“美”也给 古代妇女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和表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熟语,作为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以其 凝练、易记和其所包含的意蕴,更是文化精神 和文化特征的浓缩物,于文化的表现和传承方 面更为集中和稳定。而熟语中的汉语成语,有 一部分是集中或浓缩了相当的文化信

6、息的,文 化的因素或成分(包括文化背景、文化特征、 文化意蕴、文化内容、文化含量甚至文化元素 本身)较大或特别大 。具体比如成语与法学文 化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吧。3.成语与某些文化的联系中国人对待故意和过失的态度古代人有个说法,叫“诛故贳误”,即要重惩故意犯罪,轻减或放纵过 失犯罪。东汉王充论衡答佞云:“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 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故贼加增,过误减损。”过、误都与故 相对称的概念。这样一种精神,流传而至现代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能 够原谅并容忍过失,而却不能饶恕故意或有意的侵犯行为。一旦当有 人无心冒犯了他人时,我们经常听到“我是无意的”或“我不是故意的” 的道歉词。对

7、方如果认定确实非故意者,也会接受道歉。所以,上世 纪80年代初流传的一个故事,一公共汽车上某男性知识分子因刹车时 重心不稳,而踩了某女郎的脚,被女郎诮以“德性”,男知识分子回应 以“惯性”而非“德性”。这样的俏皮话,骨子里是一个对无心者应当宽 宏的范例,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态度。当然,中国人强调不要“得理 不饶人”,这时也派上了用场。一、歇后语的概念: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的前语和近 似谜底额后语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 性质的口头用语。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谜面 谜底飞机上挂水壶高水瓶(平)等。二、歇后语的来源:有的学者认为是从诗经国风中的“比 兴引喻”发展而来。(温端政)来自古代隐语(如“木匠戴枷”,意

8、即“自 作自受”),将两部分连起来说,就成了歇后 语。来源于古代的缩脚语(如“友于兄弟”在 后世变成“友于”)。民间口头上某的某些“典故”。结论:歇后语是多源的。三、歇后语的不同称呼:林丁的歇后语的名称一文列举了几个 地区的叫法: 坎子山东; 窍儿,局调河南; 言子重庆; 歇后喻语浙江; 譬语义乌,此外还有叫“厥语”、“缩脚语”、“独龙 虎”、“谜语”、“俏皮话”等等。四、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通常短小而精炼,在一定场合下运用 还可以达到风趣幽默的效果。五、歇后语的分类:(1)会意型。比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寿星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王八吃西瓜滚的 滚,爬的爬”,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从意义

9、上对前一部 分进行解释说明。(2)谐音型。比如:“老虎驾车谁赶(敢)”“两手进染缸左也蓝(难)右也蓝(难)” “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这类歇后语后一 部分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语义。 六、歇后语中的文化:1、宗教:如佛教: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尼姑头上难插花无发(法)和尚打架都抓不住辫子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2、反映历史事件:以三国演义为例: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3、反映人生态度:百斤担子加铁砣重任在肩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板上敲钉子稳扎稳打半夜敲门心不惊问心无愧饱带干粮晴带伞有备无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娱乐化的歇后 语也逐渐出现了:如:校园歇后语:自习课上大闹天宫在考场上警察与小偷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测验联合大作战 考场前线教科书俄罗斯方块作弊被抓魔眼封印补考一线生机它是激活文化、丰富词汇的有效 渠道之一,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 响,需要疏导和规范。需社会过滤 、学校养成、传媒的正确引导等, 而不能以猎奇为目的、以弘扬时尚 为借口,让糟粕与之一并泛滥。唯 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它呈现出鲜活 而恒久的文化魅力。七、对待歇后语的态度:经管基础1班 张栩帆经管17班 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