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9743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考点透析 1、评价诗歌内容主旨 2、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详见南方新课堂P141二、分类: (一)按诗歌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 2、托物言志诗 3、边塞征战诗 4、赠友送别诗 5、咏史怀古诗 6、思乡闺怨及羁旅行役诗 7、哲理诗 详见南方新课堂P142(二)按诗歌思想内容分类1、忧国伤时2、建功报国3、生活杂感详见学案三、解题方法: 1、关注诗题 2、知人论世 3、关注创作时代特色 4、借助创作背景 5、利用注释 6、关注关键词和典故详见南方新课堂P142143四、提问方式及答题规范 (一)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的

2、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 现实? 2、答题步骤: 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 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 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典例题】(08年江苏)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 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题: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 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

3、怀古伤今的律诗 。(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 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 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 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 了抒发了”【经典例题】(07年福建)武夷山中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释】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 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诗人 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

4、诗时 将近十年。 试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借描写“青峰”“野水”“山雨”等意 象,(步骤二)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步骤一)并借 梅花的意象,(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 怀。(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常见的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 析。 2、答题步骤: 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

5、: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步,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用历史的眼光、 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经典例题】 (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 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 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 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 法吗?答:同意。(步骤一)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 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 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 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

6、,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 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步骤 二)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 见旷达之语。(步骤三)2、不同意。(步骤一)起句写花之凋零, 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定燕 子翻飞,绿水环绕人家,虽富有情趣,也不乏暖意,但 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 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不止一次,伤春之感、 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 愁,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 步骤二)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 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步骤 三)临

7、江仙 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 予以简析。(4分)【经典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侯蒙幽默诙谐。(步骤一)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 “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步骤二)侯蒙乐观自信(步骤一),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 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步骤二)侯蒙志向高远。(步骤一)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 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步 骤二)五、迁移练习:1.

8、(2013新课标全国卷)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 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 又何必官家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 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 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情感?(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 简要分析。答案:(1)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 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 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

9、能隐居的无奈与牢 骚(2)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 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 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 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 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13新课标全国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 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 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 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 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 才独自离开。(20

10、13山东卷)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答案:(2)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 ,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 欣赏,但举头望天,将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却因想起自己背 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不免产生思乡怀亲之愁,所以“不 眠”。 (2013安徽卷)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

11、任苏州刺史,故称“韦 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 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招诗以惊 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 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 宜人招诗孤独中更显凄冷 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12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 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 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 ”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

12、么作用?(5分)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 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 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6、(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 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 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 情感。(4分)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 表漂泊无依、离愁别

13、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 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 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 分) 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 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 ,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 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 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7、(12年福建省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 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

14、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 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玉花:喻雪花。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 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 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 温馨和欢乐。通过写钓翁悠闲快乐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 这种美好生活的仰慕之情。 8、(补充)(12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 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 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 “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 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 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 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 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