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9590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水体污污染概述授课课教师师:李永峰目录第一节 水体污染第二节 污水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的含义水体污染的途径我国水污染概况水体污染的原因污水的理化性质及指标 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水体污染的含义 u一般认为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体污染和地下水体 污染)的较为合理的定义应该是: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质变化朝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质变化朝 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 “ “水污染水污染” ”。u判定水体是否污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水质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第一,水质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这种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第二,这

2、种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我国 地表水地表水 污染现状污染现状我国水污染概况 我国我国 地下水地下水 污染现状污染现状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吨;化学需氧量排 放量为1414.2万吨;氨氮排放量为149.8万吨。工业废水排 放达标率为91.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05年,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珠江 、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 海河污染严重。 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类水质的湖 (库)2个、类水质6个、类水质3个、类水质5个 、劣类水质的湖(库)12个。 200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

3、16.1亿吨 ,达标水量占80%;不达标水量占20%。 过量的开采和利用,以及排放城市污水,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地面 沉降,改变了地下水动力条件,扩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增加了污染 范围。 我国沿海城市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不能恢复,而且位于滨海地 区的开采水井形成海水倒灌或越流补给,含水层水质严重恶化。 水体污染的原因 面源面源( (非点源非点源) )内源内源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人为污染和天然污染两类。人为污染和天然污染两类。人为 污染源 点源点源 生活污水 工业废 水 固体废弃物 地面径流 农业 生产 地面水体 内部存在的 污染源 天然 污染源 海水 含

4、盐量高 的水质差的 地下水 水体污染的途径 地表水体的污染途径地表水体的污染途径地下水体的污染途径地下水体的污染途径水体污染的途径水体污染的途径连续注入式 间歇注入式 间歇入渗型 连续入渗型 越流型 注入径流型 污水的水质指标是 用来衡量水在使用 过程中被污染的程 度,也称污水的污 染指标污水的水质指标可 分为物理指标、化 学指标、生物指标 三大类。水温 色度 臭味 固体 含量 污水的理化性质及指标污水的理化性质及指标 由污水的色度可以知道污 染物质的情况 生产废水视工矿企业的性 质而异,差别极大 色度为一种感官性状指标 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 或溶解物质形成 生活污水的臭味来 自有机物腐败产

5、生的 气体;工业废水的臭 味来自挥发性化合物 由臭味可辨别出污 水中某些物质存在的 情形,还能帮助知道 污水是否新鲜 臭味也是物理性质 的主要指标 固体含量以TS 作为指标,常用重 量法测定 固体物质按存 在形态的不同可分 为:SS、DS和 colloid 按性质不同可 分为:有机物、无 机物和生物体 水温是污水水质的重要 物理性质指标之一 我国各地的生活污水的 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 无机物 及指标 酸碱度 氮含硫 化合物 氯化物 无机有 毒物质 磷有机物 污染指标 BOD TOD ThOD COD TOC 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 生 物 性 指 标生活污水:肠道传染病、肝炎病毒、SARS、寄生虫卵等 制革屠宰等工业废水:炭疽杆菌、钩端螺旋体等 医院污水:各种病原体 危害:传播疾病,影响卫生,导致水体缺氧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受细菌污 染的程度。常以细菌个数/mL计:饮用水:100个/ mL;医院 排水:500个/ mL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 明有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常以大肠菌群数/L计:饮用水:3个/L;城市排水: 10000个/L;游泳池:1000个/L大肠菌群来源及 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