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570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7.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技能 专题五(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中小学代课教师 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培训课程教育教学技能专题五课堂教学技能第一节 导入的技能一、导入的功能导入其实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是教师在进行新知识教学之前,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引起注意,激起好奇(一(一 )激发兴趣,诱发学习动机(二)(二)铺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三)(三)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 (五)(五)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四)(四)一、导入的功能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图 片、幻灯、记录片、故事、游戏、音乐、绘 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 境,使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 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 上的共鸣,使学

2、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 的一种导入方法。 (一)情景导入二、导入的类型有位老师讲曹冲称象一文,根 据学生不了解浮力概念,为了分散 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教师在导入时准备了几幅 幻灯片,一边提问一边演示:你会称菜吗?用什 么方法?你会称体重吗?用什么方法?一辆大汽 车货物怎么称呢?在古代,没有电子秤,也没有 很大的秤,一头很大的象怎么称出重量呢?有一 位很聪明的小孩子叫曹冲,他却想出了一个好方 法,今天咱们学习曹冲称象。曹冲称象导入案例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二) 温故导入教师:同

3、学们,现当代散文作家杨朔已 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可以说,每个学期与我们见一次 面。第一册他奉献给我们北京香山的红叶;第二册他 请我们品尝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今天他又将捧给我们 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欢不?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 教师:在香山红叶中,作者借红叶喻老向导,越 到深秋越红得可爱;在荔枝蜜中,作者借蜜蜂赞 美辛勤的劳动人民;那么,今天要学的茶花又象征什 么呢? 此时,同学们已个个情绪兴奋,跃跃欲试。茶花茶花赋赋 导导 入入案例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 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 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三)问题导 入作用力与反作用

4、力导入 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 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蠃方一端的拉力大, 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 端的拉力大! 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 学生:为什么?为什么? 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 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案例实验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四)实验导 入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导入教师用小刀切下一小颗钠,问:“这表明钠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然后让同学们观察钠的颜色,问

5、:“钠的颜色如何?是否具有金属光泽?”再将一小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产生燃烧,迅速熔成小球,直至最后消失,问:“钠的比重如何?燃烧说明钠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案例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问:“这说明生成了什么性质的物质?”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兴趣盎然,教师抓住机会,及时呈现这节课的主题:“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希望通过学习,大家都能掌握钠 的性质,知晓上述问题的答案。”案例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五)悬念导入对数计算导入老师在讲对数计算时这样导入:“

6、用一 张报纸对折50次,你们想想大概有多厚?”(提问新 颖)生:“怕有几尺厚吧。”师:差远了,你们尽量往 多的地方想(悬念引入)。生:能有几丈吗?师:再 大胆些。(步步引入)生:总不能有几百米吧?(思 中生疑)师:你把对折50次以后的这叠纸放在地面上 ,另一头就远远超过月球了(这时几乎没有一个学生 相信这个结论。结论惊人、难以置信。)师:不相信 就算算(引入新课)。学生再也憋不住了,个个紧张 地进行对数计算-(顺利自然)。案例观念冲突导入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 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相 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 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牛顿顿第二定

7、律导导入老师问师问 :在不考虑虑阻力的情况下,不同重量 的物体在同一高度落下,哪个物体先落下?学生答:重的那个 老师说师说 :不对对,应该应该 是同时时落下,这这个问题问题 我 们们可以从牛顿顿第二定律得到答案。案 例(六)观念冲突导入 启发性原则关联性原则(一)导入的原则15423目的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艺术性原则三、导入的应用趣味性(一(一 ) 启发性(二(二 )迁移性(三(三 )目的性(四(四 )(二)导入的基本要求总之,一堂令人称赞的新课导入,应该具有短、新、 精、快、奇、准。 短-就是教师在引入时,语言是简洁、明白、易懂 ,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新-导语有新意,形式新颖,

8、不千篇一律。 精-精心设计,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 ,画龙点睛。 快-新课导入,一般以1-2分钟为宜。 奇-就是在简单的导语中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 怪的悬念,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准-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语言要准,不能漫 无边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导入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讲授的技能 一、讲授的作用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思想的方法。 1 效率高2 成本低3 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 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优优 点(一)讲授的优点与局限局限(1)讲授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 的信息传输方式 (2)讲授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

9、过多,会挤占 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 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 得到全面贯彻 (4)讲授时间不宜过长,较长时间的讲授,会影响 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学生听讲时间愈长,能记住 的比例就愈小 (一)讲授的优点与局限1. 适用于传授事实性的知识 2适用于班级教学3. 适宜于低年级或性格内向的学生4. 适宜于思维清晰、擅长表达的教师(二) 课堂讲授的适用范围(一) 讲述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有位特级教师是这样讲述虎门销烟这段

10、历史的: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主持了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 他派人在广州城南虎门滩的高处挖了两个大池,长宽 各15丈,池前开了个洞口,池后一条进水沟。先引入 海水,撒入食盐,再把收缴来的鸦片切碎,抛入水中 ,浸泡半天。然后,放进生石灰,利用生石灰和盐水 的化学变化销毁鸦片,等退潮时打开池前的洞口,池 子里面经过腐蚀分解的鸦片渣子随潮水冲入大海。两 个池子交替使用。案例一连23天,把所有的鸦片全部销毁 了。在这个过程中,林则徐至始至终在海滩上 监督,怀着对外国侵略者坚决斗争的激情和对 鸦片深恶痛绝的义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成群结队地来到虎门海滩,当他们看到池水翻 滚、烟雾腾空的时候,拍手

11、称快,欢呼雀跃。案例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1 解说式 2 解析式 3 解答式 (二)讲解 讲读是把讲解和阅读材料内容有机结合 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1范读评述式 2词句串讲式 3讨论归纳式 4比较对照式 5辐射聚合式(三)讲读 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解释道理 ,而且还要通过深入地分析比较、综合概 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手段 ,作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12、理 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四)讲演(一) 讲授要准备充 分案 例讲授“鱼“的概念(导入):大家见过鱼,吃过鱼,也可 能捕过鱼,那么什么是鱼呢?(实例分析):要认识什么是鱼,需要分析 一下鱼的特点,鱼有些什么特点呢?鱼是动物, 在水中生活,有鳞,尾和鳍,用腮呼吸例如 ,海里的带鱼,黄鱼,河里的鲤鱼以及供人观赏 用的金鱼等都有上述特点。三、讲授的基本要求那么鲸鱼是鱼吗?鲸在水中生活,有鳞、 尾、但鲸用肺呼吸,所以不是鱼。鳄鱼是鱼吗?鳄鱼在水中或陆上生活,有 鳞五鳍,用肺呼吸,因此,鳄鱼也不是鱼。泥鳅是鱼吗?泥鳅在水中生活呢干活,有 鳍、尾,无鳞,用鳃呼吸,泥鳅是鱼。 (总结概括):

13、 通过上面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用鳃呼吸是鱼的特有 属性,在水中生活,有鳞、鳍、尾是鱼的一般属性, 所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案例(内涵与外延):鱼是有鳞、尾和鳍, 并用鳃呼吸的水生生物。像金鱼,鲤鱼等终生生 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的动物都属于 鱼。教师先告诉学生想要探讨的内容-什 么是鱼,再向学生阐述鱼的特点,然后用实例来 说明哪些是鱼,哪些不是鱼,最后概括总结,得 出结论。这种讲授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生动形象 。 案例1科学的内容2科学的态度 有位学生问教师“乘除 加减在一起 时,为什么要先乘除后 加减”这个问题, 这位教师也不知道,但为了 掩饰

14、自己的无知,竟说是“国务院规定的”。这 种教学态度是不足取的。案 例(二) 讲授要有科学性3科学的语言 特级教师霍懋征在讲我的伯 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和学生有下面一段对话 。师:什么叫呻吟?生:就是声音很微弱的说话。师:那你们小声说话叫呻吟吗?上 课回答问题声音这么小,老师说你们怎么呻吟 呢,行不行?案 例(二) 讲授要有科学性生: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下,小声地 自己哼哼。师:对,生病了,或是哪儿痛 了,哼哼叫呻吟。这段对话,反映了霍老师用词非 常准确、贴切,并能把学生的含糊理解引 导到确切准确的思路上来。(二) 讲授要有科学性案 例案 例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 想就是受他的数 学老师沈元的影响,他用

15、诗 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 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 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 我相信同学们中间有人能摘下这颗明珠,真的,昨 晚我还做了一个梦呢,我梦见你们中间有一位同学 ,他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些话, 深深地激 发了陈景润攻克千年难题的 雄心和壮志,成就了伟大数学家陈景润 。 (三) 讲授要有启发性案 例物理特级教师陈甫林,为了使学生牢固 地掌握楞次定律所反应的感生电流的方向规律,在实验得出楞次定律之后,把线圈比喻 为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来 时,线圈的近端产生同性磁极,排斥原磁极,抗拒磁

16、 极的接近,表现十分“冷酷”;但一旦磁极走时,近端 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吸引原磁极,以挽留原磁极的 远离,表现相当“多情”。最后,陈老师把它归之为“来 之抗之,走之拉之”八个字。这样,学生感到形象有趣,记忆深刻牢固。 (四) 讲授要生动、形象案 例 历史教学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有位教师 概括:“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将教科书中洋洋数千字简缩为十几字, 可谓言简意赅、言不虚发,学生听起来带劲, 印象深刻。 (五)讲授要简洁案 例一次,某大学举行“美的 阶级性”讲座,先由某教 授主讲,这位教授多用术 语和定义,旁征博引,听众如坠烟海,兴致索 然,听者越来越少。轮到鲁迅先生讲演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