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繁盛与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9336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帝国的繁盛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 危机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政治方面 ) 明朝:废除宰相:朱元璋制造“_”, 废除了_制度,使_直接受皇帝指挥 。厂卫制度:朱元璋设_,侦缉官民 言行;明成祖设_,对官吏百姓进行 _。廷杖制度:_设立廷杖制度, 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_关系。 清朝:_时期,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 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是_高度 膨胀的产物。胡蓝之狱宰相六部 锦衣卫东厂监视、逮 捕和处罚朱元璋主仆 雍正皇权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思想文化 ) 八股取士 特点:考试内容限于_,文体严格限于 “_”,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个人见解 。 影响:_变成朝廷钳制人们_的 工具。 文字狱 含义:是_统治者

2、为控制人们_采 取的极端措施。 影响:_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 。“四书”“五经”八股文八股取士思想明清思想思想界明清抗击外来侵略1、戚继光抗倭 倭寇由来: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 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背景(原因):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 过程: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荡平浙江、 福建和广东的倭寇。 结果: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攻台湾; 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 怀抱3、雅克萨反击战背景:明末清初,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强占尼 布楚和雅克萨 过程:1685年、1686年康

3、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雅克萨,重创 沙俄军队,沙俄被迫同意谈判结果:1689年,中俄双 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 约尼布楚条约。条 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 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 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主 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平定叛乱 (1)_皇帝三征蒙古准噶尔贵族噶尔丹。清朝用了近 70年,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 (2)18世纪清朝平定了_贵族_的叛乱,重新统一 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巩固了西北 边疆。 2、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册封:清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_,康熙帝册封五 世班禅为_,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_和_的 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_年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 达

4、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金瓶掣签:_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活佛 转世人选。康熙回部大小和卓达赖喇嘛班禅额 尔德尼达赖班禅1727 乾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统治:在伊犁、吉林、黑 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_;在西 北地区设_,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管辖 。 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清朝前期的民族政策是 _,即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对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些优惠政策,还通过_ 、_等方式加强联系,_和_ 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将军 参赞恩威并重 联姻 会盟避暑山庄外八庙大一统的象征北京城:_在_的基础 上扩建而成;由_、 _、_三部分组成 。明成祖元大

5、都 京城 皇城宫城故宫:明清两朝的皇宫,旧称 _,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 _,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紫禁城 古建筑群明长城概况:为了防范 _南下,明代 花近200年时间修筑了东起 _西至_的长城 ?作用:提高了长城体系的 整体_功能;成为促 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 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_;是中华民 族的_象征。蒙古骑兵鸭绿江嘉峪关防御纽带 民族明 清 科 技本草纲目:作者是明 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_,这部书被誉为 _李时珍“东方医学巨典”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末著 名科学家_,这部书 被誉为_宋应星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明清小说繁荣原因:工商业_繁荣,_、 _业迅速发展。市镇书坊 刊刻四大古典小说

6、:三国演义:作者_,是我国第一部_ 小说。水浒传作者_,以_末年宋江起义为 题材创作。西游记:作者_,取材于_的故事。红楼梦作者_,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罗贯中长篇历史施耐庵北宋吴承恩唐玄奘西 天取经 曹雪芹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条件目的过程意义物质 基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航海 技术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和 _,船上配备_和_。船只 航海技术航海图罗盘针宣扬_和到西洋“取宝”国威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_和_一带非洲东 海岸红海郑和下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推动华侨移居南

7、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影响_朝对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锁国政 策。主要表现在对_进行_上。清 对外贸易严格限制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西方殖民势力起了一定的防御抵制作用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 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清朝的盛世 康乾盛世 (1)时期:_、_、_三朝。 (2)表现 手工业生产兴盛:_、_和_大量出口,世界 市场上_白银流入中国。一些农村地区变成 _。 商业也很发达:_、_等地商人形成_, 全世界十个拥有五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_个。 2、近代化因素萌芽 (1)经济:人口_增大,传统的_已经开始发 生变化。 (2)观

8、念:明末,_的地位上升到第二,“商贾大 于_”。康熙雍正乾隆纺织品 瓷器茶叶一半 专门的工商业市镇 安徽山西商帮 六流动性农耕 社会商人农工近代化是指由农 耕社会向工业文 明转变的过程盛世掩盖下的危机 结合世界历史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康乾盛世”? 纵向看: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康乾盛世值 得颂扬和自豪;(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横向看:从世 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来看,不宜夸大评价。 危机的原因与表现 (1)原因:对外_,对内坚持_政策,压制打 击_。鄙薄_,摧残_的萌芽。大兴 _,把_推向顶峰。 表现(结果)清帝国与_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清帝国无力抵抗_的劫掠,遭到西方列强宰割 。闭

9、关 锁国重农 主义 工商业科学技术近代化 因素文字狱文化专制 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看图回答广州 英国人要求开放舟山、宁波、天津等处 作为贸易口岸、在北京派驻大使以及固 定关税的请求都遭到了断然的拒绝。在 中国政府的再三催促下,马戛尔尼使团 不得不满怀遗憾地离开。英属印度观察左边图说说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危机。 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到19世纪已经把印度占为殖民地,对中国虎视眈眈;俄国 在1861年改革后成为中国最强的近邻,对中国北方领土有意蚕食。观察右边图,说说清朝认识到了这种危机吗?为什么?清政府没有认识到这种危机。 因为清政府继续推行消极防御 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外紧闭 国门,没有及时因势利导地引 进世界领先的工业文明,注定 日后在与西方列强进行的斗争 中一再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