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257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下篇1 根类药材(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药类:植物药类:根类中药根类中药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不同 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根类中药根类中药一、性状鉴别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 根茎的药材。根没有节、没有节间和叶,一般无芽。形状: 通常为圆柱形或圆锥形; 有的为团块或纺锤形肥大块根; 少数“马尾形”: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 、龙胆等。 表面 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 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 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 质地 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 折断时有的呈粉性(含淀粉粒); 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断面 首先区分是双子叶植物根还是单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

2、 木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自中心 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 常有栓皮。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 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 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 栓化组织。 其次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 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别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栓内层:数列细胞,又名次生皮层(绿皮层); 次生韧皮部:有油室等; 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次生木质部:射线较明显; 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 角的数目随科属

3、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 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 一般无髓。 特殊构造: 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 无周皮 有表皮,如龙胆; 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 ,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 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 层,如川乌; 内皮层明显。 有的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异常构造: 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 牛膝; 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 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 沙参; 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2. 2. 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表皮细胞一列,无木栓层 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

4、形成根被,如百部、麦冬等。 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 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 无形成层。髓明显。3.3.鉴别小结鉴别小结横切面显微鉴别 首先应观察结构,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有无形成层等,区分 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 其次观察有无分泌组织,如桔梗、党参等有乳管;人参、三 七等有树脂道;当归、木香等有油室; 观察有无厚壁组织,如有无韧皮纤维或木纤维,或石细胞。 观察有无草酸钙结晶,如人参有簇晶,甘草有方晶,怀牛膝 有砂晶,麦冬有针晶; 观察内含物,如葛根(甘葛藤)含有多量淀粉粒;如桔梗有 的根含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天麻

5、含有多糖颗粒;一、细辛 Radix et Rhizoma Asari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为常用温里散寒药。【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1)细辛根及根茎挥发油含量为全草的1.79倍,地上部分挥 发油含量仅为全草的0.25倍,不符合药典所载细辛挥发油含量的规定。 (2)细辛叶中含马兜铃酸A,具有肾毒性。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根 1950年前全草 1950-2004年根及根茎 2005年至今1.常卷曲成团。根细长,密生 节上。(形状)2.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 纹;有须根及须根痕。(表面)3.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 黄白色或白色

6、。(质地、断面)4.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气味)细辛习以根多而细、色灰黄、 香气浓、味麻辣者为佳。 图4-1 细辛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 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功效应用】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 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不宜与藜 芦同用。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何首乌为著名的抗衰老中药【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产地】主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陕西、

7、广西 、河南、山东等地,多为野生,亦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 个大的切块,干燥。二、何首乌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注意点】1.块根团块状或不规则纺 锤形。 2.表面多红棕色,有浅沟 。3.体重,质坚实,断面多 浅红棕色,粉性,皮部有411 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 成云锦(云朵)样花纹,习称“ ” 。 4.气微,味微苦涩。 习以体重、质坚实、断面 浅黄棕色、粉性足者为佳。图4-2(a) 何首乌药材 云锦花纹云锦花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2(b) 何首

8、乌横切片 图4-2(c) 何首乌纵切片 云锦花纹 (异型维 管束)木部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市售人形何首 乌,一般为其他 植物的块茎人工 雕琢而成如何用 简便方法鉴别其 真伪?人造何首乌(伪品)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 、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成分。现行版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 -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70%。【功效应用】1.生品: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瘰疬疮 痈,风疹瘙痒;高血脂。2.制品: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

9、 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 久疟体虚;高血脂。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结合型蒽醌1.首乌藤(夜交藤) 首乌藤为何首乌的干燥藤茎,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 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2.制首乌 制首乌为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照炖法或蒸 法炮制而成的加工品。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可见云锦纹。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其茎节膨大,如同牛的膝关节,因此得名。【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河南,习称“怀牛膝” ,为著名的“四大怀药” 之一。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 成小把,晒至干皱

10、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三、牛膝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注意点】1.细长圆柱形,稍弯曲。2.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微 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 3.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 柔软 。4.断面平坦略呈角质样而油润, 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 围散有24轮点状筋脉点。5.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图4-4(a) 牛膝药材及横切片 异型维管束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川牛膝药材及横切片 皮孔 异型维管束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川牛膝 为同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

11、主产四川。与牛膝的 性状主要区别是:较粗,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筋脉点多, 点状排列成411轮同心环,味甜。功效以活血为主。 图4-4(b) 牛膝药材横切片异型维管束木部异型维管束异型维管束图4-5(b) 川牛膝药材横切片 木部异型维管束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皂苷类、植物甾酮类、糖类、黄酮类等化学 成分。【功效应用】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 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肝阳眩晕、经闭等。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药大辛大热,刚 燥善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 以益火,是温里扶阳

12、的要药。临床应用只要配伍得当,用之得法 ,可治各种病症,尤其对疑难急症、沉寒痼疾,屡起捷效。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子根的加工品。四、附子 Radix Aconiti Laterallis Preparata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植物形态特征】1.多年生草本。2.块根常2个连生,母根长圆锥形, 子根短圆锥形。3.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稀生 贴伏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掌状 ,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3浅 裂。4.总状花序顶生,萼片5,蓝紫色, 上萼片盔状;花瓣2,有长爪。聚合蓇葖 果。图4-6 乌头原植物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

13、产地】主产于四川、陕西,尤以四川江油所产附子最负盛 名。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 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盐附子需进一步加工炮制方可入药,黑顺片和白附片可直接 调配入药。 2.黑顺片 3.白附片1.盐附子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盐附子 泥附子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黑顺片 浸 连同浸液煮至透心 水漂纵切 用调色液使附 片染成浓茶色 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 烘干。 白附片 浸 煮 剥去外皮 纵切 浸漂 蒸透 晒干。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反复浸泡每日晒晾【性

14、状鉴定注意点】1.盐附子 (1)呈圆锥形。(2)表面灰黑色,被盐霜, 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 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习称“钉 角”。(3)体重,横切面可见充满 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 纹。(4)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图4-7 盐附子盐霜芽痕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2.黑顺片 (1)纵切片,上宽下窄。(2)外皮黑褐色。(3)切面暗黄色,油润具 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 管束。(4)质硬而脆,断面角质 样。(5)气微,味淡。如图4-8所示。 图4-8 黑顺片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3.白附片 (1)无外皮。(2)黄白色。(3)半透明。余同黑顺片。如

15、图4-9。 图4-9 白附片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显微鉴定】 盐附子横切面 1.外侧为数列后生皮层, 内有23个成群石细胞散在。2.形成层呈多角形。3.木质部在形成层角隅处 较发达,导管细小,常呈“V”形 排列。4.中央有髓,较宽广。如图4-10所示。图4-10 盐附子横切面简图 1.后生皮层 2.石细胞 3.内皮层 4. 筛管群 5.木质部 6.形成层 7.髓部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主含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 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去甲乌药碱是附子中的强心成分之一 ,含量甚微,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很强。【功效应用】回阳救逆,补

16、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 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 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 蒌、天花粉、贝母类、白及、白蔹同用。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知识链接川乌为乌头母根;草乌为野生乌头属植物(主要为北乌 头)的干燥块根。二者均为常用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中药 ,基源相近,功用相似,常相互配伍,用治风寒湿痹、诸痛 等证,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11 川乌药材 图4-12 草乌药材 白芍为栽培品,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功效长于补血养阴。【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 根。 五、白芍 Radix Paeoniae Al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