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9207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供销社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xx 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总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供销合字201627 号)文件和全省供销社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全市供销社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密切与农民之间利益联结,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截至 2016 年 9 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恢复基层供销社 78 家,实现乡镇全覆盖;发展农民合作社 567

2、 家 ,其中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5 家;建设农村庄稼医院 130家;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 2156 家,覆盖全市 90%的行政村;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3 家,其中市级 1 家,县级2 家;成立行业协会 15 家,发展行业协会会员 1990 个。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做好安排部署基层组织是供销社密切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是供销社服务“三农”措施延伸到农村的重要抓手。xx 市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11 号、鄂发201522 号文件和襄发201612 号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新形势 ,坚持服务“三农”宗旨 ,全面推进组织创新,加快构建供销社基层

3、组织体系。首先是召集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干部职工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出台的文件精神,将文件中关于构建基层组织体系的指示传达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心中;其次是做好文件汇报,将文件精神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全省供销社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xx 市社按照会议精神,将今年的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进行分解,科学制定各县市区社的基层组织发展计划,并出台了关于下达 2016 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任务的通知(襄合发201616 号)文件,并每月督办各县市区社基层组织建设的完成进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二、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夯实供销社组织基础近年来,xx 市供销社着力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通过

4、振兴县级供销社、恢复基层供销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等,为农村提供社会化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县级供销社振兴发展。xx市社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精神 ,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兴社,完善不善龙头企业,增强县级社的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县级供销社的发展 。2015 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中,宜城供销社、谷城供销社等 5 个县级供销社获得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称号。如宜城市供销社参股的龙头企业宜城双兴工贸、xx 中泰德盛、湖北楚大鸭业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 中泰德盛还被评为“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5、企业 ”。宜城双兴工贸生产加工的“落花潭”香米取得成功后,又拓展产业,成立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并新建了秸秆能源化及肥料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主要利用宜城丰富的农林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按照资源化 、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 ,建设装机容量 2mw 的沼气发电厂及年产 7 万吨生物有机肥。谷城县社通过资本合作成立了联胜供销商贸有限公司、春又生菜业股份公司、玉皇剑茶叶公司、谷城新合作商贸有限公司,建起了覆盖全县乡镇及村组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购销、连锁配送网络,配送中心面积达 8000 平方米;通过抓筹划、出思路改制控股成立了谷城供销物贸有限公司、谷城供销晶路再生资源有限

6、公司,规划并启动了“谷城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一社三店”要求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升级改造,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回收“双网融合”网点已覆盖全县 60%以上的行政村。(二)围绕组织结构,全面恢复基层供销社建设。近年来,xx 市社紧紧抓住为农服务的宗旨,以构建农村新型经济服务网络为目标,大力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积极吸纳各类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 、种粮大户参与,引进现代经营方式,恢复重建了 78 家基层供销社,实现了乡镇全覆盖。谷城县社吸收涉农企业、工商大户加盟,完善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结构,对冷集、赵湾、南河等 3 个薄弱基层供销社进行规范升级,基层供销社主要负责人按合作经济组织程序实行民主

7、选举,由县供销合作社聘任,依照基层供销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基层组织的建设与管理;枣阳市社通过联合合作的方式 ,吸纳枣阳泰谷香米业、湖北荣新集团等涉农企业 ,与社会自然人共同发起 ,在枣阳琚湾镇和兴隆镇成立基层供销社。由于基层供销社无法在工商上进行登记,只有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工商注册登记名称统一规范为“枣阳市 xx 供销合作有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司依照章程 及加盟协议选举产生董事长,董事长兼任基层社负责人,公司与基层合作社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招牌名称可简化为“枣阳市 xx 供销合作社“。(三)围绕提档升级,抓紧村级综合服务社改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

8、要抓手,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自 2009 年开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以来,全市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达 2156 家,覆盖了全市 90%的行政村。自 2013 年起我们又先后对 1000 多家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提档升级,改建的主要内容与省社裕农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共同配备多功能综合 pos 机和对标牌进行标准化改造。着重突出了公益服务特点 ,不仅增加了经营服务内容,引入了信息化的服务方式,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重点培育村级综合服务社长远发展,真正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办成带动供销社发展的基石和为农服务的平台。其中已开通裕农通网点 810 家,发放建行裕农卡 12 万张,累计存款余额达 9.6 亿元。去年 9

9、月,xx 市社成立供销蜂鸟电商公司,建立电商平台,对全市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电商改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已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 300 多家,未来 2 年内完成 1500 家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电商改造任务,让农民享受电商发展带来的便利,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四)围绕强化服务,领办创建示范专业合作社按照省供销社关于大力领办示范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始终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目标,以强化服务功能为主旨,以领办示范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真正建立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有基地、有股权的专业合作社,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指导

10、合作社制订完善章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规范分配制度,规范内部管理 ,重点规范成员登记与出资,成员账户与财务管理 、盈余积累与权益分配、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制度。二是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扶持力度。合作社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扶持,近年来,我们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成立工作专班,赴全国总社、省社争取项目资金。截至目前已争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2 个、资金 1005 万元。三是加快品牌化建设。我们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 ,组织合作社在全市开展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及商标注册品牌创建和产品精包装。如保康荆山锦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荆山锦”牌真香茶、绿针

11、茶、绿峰茶等系列产品 ,通过欧盟(imo)、欧美(eco)国际有机食品认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五)围绕农业科技服务,创建新型庄稼医院。近年来,按照省社新型庄稼医院的建设标准,通过省农资集团直接投资建设、与湖北农家富公司联合建设、县级社自己建设等方式,创建新型庄稼医院 130 家。新型庄稼医院做到有中国供销标识、有专门庄稼医生、有固定的场所、设施、经营范围、服务内容和管理措施等,并组织 300 多名庄稼医生参加了省农资协会举办的庄稼医生培训班,其中有 100 多名“庄稼医生”已经取得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认定的“庄稼医生 ”(中级)资格证

12、书;新型庄稼医院的建立为方圆 10 公里范围内的农民提供农资销售、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服务,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三、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县级社由于改制比较彻底,缺乏社有资产和资金发展龙头企业,振兴县级社没有抓手;少数县社领导存在畏难情绪 ,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振兴县级社成效不明显。(二)基层社遗留问题多负担重,严重制约基层社的发展。基层供销社人员队伍庞大,年龄老化,要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必须着力解决职工的养老、医保问题,给基层社的恢复带来沉重包袱。部分基层社组织职能薄弱,有人牵头、无钱办事。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 ,导致为农服务功能不强 。(三)村级综合

13、服务社与供销社联系不够紧密 ,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单一 ,综合服务社业主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在电脑操作方面较弱,制约了为农服务的效果。(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存在重数量 、轻质量的问题,有些农民合作社虽然是供销社领办,但由于供销社没有资金入股,缺乏控制力和话语权。(五)庄稼医院建设缺乏必要工作经费,由于省社、市社及县社都没有庄稼医院建设补贴资金,庄稼医院建设艰难,测土配方仪器更是无法购买,农业科技服务效果不明显。四、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建议(一 )加强对县级供销社的政策扶持力度。鉴于县级供销社的资产少、资金不足等实际情况,发展县级社龙头企业有一定困难,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县级供销社政策扶持。在金融方面给

14、予一定支持。比如由政府协调银行给予县级供销社低息贷款,来帮助县级供销社发展龙头企业;在财政方面,提供“新网工程”的配套资金,在工作上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在土地方面,对一些困难的供销社,当地政府以划拨或先租后售等方式为供销社提供网点建设土地,龙头企业出资建设,共同振兴县级供销社的发展。(二)创新组织结构,恢复基层供销社。首先希望政府出台政策,化解基层社人员缴纳社保金的历史包袱,让基层社的发展能够轻装上阵。其次通过开放办社,吸纳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能人等加入基层社,按照深化供销合作社文件精神,着力发展农村电商、土地托管等经营业务,完善基层社的职能,实现基层社盈利 ,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15、三)借助农村电商发展的春风,密切与村级综合服务社的联系,通过全国总社供销 e 家、省社裕农网、xx 供销蜂鸟公司等电商平台,积极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电商化改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帮助业主不断拓宽经营业务,培训业务电商技能,掌握网上代购,网上销售农产品等业务,让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跟着供销社能增加收入,从而离不开供销社。(四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议重点扶植一批与供销社联系紧密的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协会,提高规范化水平 。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建设茶叶、食用菌、果品、生猪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公司+基地+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明显、机制灵活、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积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水平。(五)加强基层组织体系中的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县级社的干部职工老龄化严重,十几年没有进过年轻人,亟待补充“新鲜血液”。 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向当地公务员主管部门申报 ,通过公务员招考、各种选拔考试从高校毕业生、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供销合作社队伍;通过民主选荐、严格考核,大胆聘用德才兼备、农民群众信得过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担任基层社或社有企业负责人。建立健全社属企业法人代表综合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