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上好课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9195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上好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上好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上好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上好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上好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上好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上好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上好课 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上)西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张春生一、语文教学,你把握住它的特点了吗?1、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人叶圣陶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 代蒙学中的读写结合原则,为中国的现代语文教学开创了新 的语文教学体系。叶圣陶先生改“国语”、“国文”为“语文”, 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 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口头语言(语): 听别人说的话 (听的本领 )说给别人的话 (说的本领 )书面语言(文): 读别人写的东西 (读的本领)写给别人看的东西 (写的本领)“口头语言的听和说,书面语言的读和

2、写,四种本领都要 学会。”这也就是语文教学的一贯内容。2、小学语文姓“小”:小学生最大十二三岁,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照顾其年龄 特点,简单易学,寓教于乐,切忌成人化,繁琐化。真正做到: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 科学施教, 育人为先;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返璞归真, 创新求变。否则:或垂头丧气, 或哈欠连连, 或嬉皮笑脸, 或左顾右盼。3、语文教学以学为主:小学语文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学生自觉主动地 学习)为主;学是教的目的,教为学的辅助。不管是先教 后学,还是先学后教,甚或教学互动,都要把握好这一原 则。例如,小语教学内容的四种本领以读为重点,尤其是 阅读教学一定要以读为主,决不能以老师

3、的讲代替学生的 读,因为读是最能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的。不然, 怎么会把上学叫做“读书”呢?因此可以说,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甚或做人素养,很 大程度是读出来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读(主要是引导学 生读)上多下功夫。书中自有读和写,书中自有听和说。二、识字教学,你如何处理 符号和文化的关系?1、汉字原来如此美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这样赞美中国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是 一副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事实确实如此 我们中国每个汉字都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盥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 黍 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座灿烂的文化宝库: 题茶杯: 可 用 茶 清 热 也 题扇面: 我 扇 扇 扇

4、 扇 风 风 扇 我再看易中天关于“情”字的一段表述: “情” 字从 “心” 从 “青” ,而 “青” 不但表声,同时也表意 。“青” 的本意是 “春季植物叶子的绿色” ,是生命的象征。对于我们 这样一个热爱生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来说,“青” 也就是最美 丽的颜色,如天空之美者曰 “青天”,季节之美者曰 “青阳”,年华 之美者曰 “青春”,妇人之美者曰 “青娥”,头发之美者曰 “青丝” ,合金之美者曰 “青铜”,目光之美者曰 “青眼”,楼宇之美者曰 “ 青楼” 等等。用之于造字,则从 “青” 之字多有美好之意,如心之美 者曰 “情”,言之美者曰 “请”,人之美者曰 “倩”,目之美者曰 “

5、睛”,日之美者曰 “晴”,水之美者曰 “清”,米之美者曰 “精”,可 见之美者曰 “靓”,可立之美者曰 “靖” 等等。“情” 既为 “心之美者 ”,则 “有情” 者必 “心灵美”, “心灵美” 者必 “有情”。丰子恺说“丰”: 咸丰皇帝由上可知,汉字是具有历史范畴的文化符号,蕴 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识字过程中应体现出工具性和人 文性的统一。因此,识字教学,一定要把符号记忆和 文化渗透结合起来,“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 想感情 ”,让学生“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 识字的习惯”(语文新课标语)。忙企饭五谷丰登汇丰银行LOVE的意义 爱情使者丘比特问爱神阿芙洛狄:“LOVE的意义在 哪里?”

6、 阿芙洛狄说: “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 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且予以协助。 “O”代表Obligate(感恩),爱需要不断地感恩, 付出更多的爱,灌溉爱的禾苗。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 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发自内心的赞美。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 恕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接受对方的全部。爱神对于爱的意义解释得如此深沉厚重,想拥有明朗长久的 爱,就要永远学会倾听对方,感谢对方,尊重对方,宽恕对方。2、识字教学可否如此:一是抓住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文化渗透 :人大个小 木本末杳杲众森磊犇 羴淼焱鑫品二是侧重儿童的心

7、理发展特点,体现出识字 的趣味性:一年级上学期(形象识记、图画特点为主):日 月水火一年级下学期以后(机械识记、意义特点为主): 如 童谣、谜语、对子歌等。识字对“天对地,雨对风,山明对水秀,草青对花红”拆字对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填空练习:( )是江边鸟,( )为天下虫。填空练习人曾是( ),人弗能成( );女卑为( ),女又可称( )。合字对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顶针对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观僧归古寺”;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字 谜往来无白丁(打论语中一句话。)“问管仲”( 门 口 个 个 官 中 人 )三、写字教学,你是怎样激发学生写字 兴趣的

8、?1、提高学生对写字功能的科学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3号建议中指出:“书写不 仅仅是一种教育技能,而且是一种将个人风格最完美地融 入其中的表达手段。教育心理学和实验教学所取得的进展 表明,书法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适应儿童的潜能。”(1)、写字是传承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2)、写字能益智、提高学习成绩(3)、写字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写字可以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 写字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2、加强教师对写字技能的科学 施教 (1)、教师正确示范(2)、灵活施教、激励学生练习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王冕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

9、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四、阅读教学,你是如何设疑提问的?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 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学习的动力、 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 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 该如何设疑提问呢?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设置提出一些能激发 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进 一步反思的问题。教学提问前,教师应该先自问:这个 问题要不要问?为什么要问?什么样的回答才是这个问 题所期望的?1、阅读教学中的几类问题(1)、判别类问题。主要对事物加以

10、判定,代表词汇是:“是不是” 、“对不对”等。此类问题大多侧重于低年级,最好设计成练 习的形式。 (2)、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词语 是“是什么”、“怎么样”等。此类问题侧重于中低年级,可与内容的理解、 复述能力的训练等结合起来使用。 (3)、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原因、规律、内 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词语是:“为什么”、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等。(4)、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 ,代表语句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 到什么?”等。这是中高年级问题教学的重点,应主要引导学生来 提。这类问题应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始终,属

11、于老师重点提 问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这类问题不是指向内容本身,而 是指向学生思考的实践,其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主动提问。2、你遇到这些问题了吗?v 先看胡东芳先生的一段话:“在加拿大学习期间,我有意 识地到不同的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听了很多课,并仔细观察 了他们的课堂教学。他们给我留下的一个基本印象是,在课堂 上教师对孩子们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想方设法使孩子 的大脑充满疑问,并让孩子知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 重要。他们不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煞费 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以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 他们懂得并广泛实践了这一重要原则

12、,即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 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并 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他是否综合使用所学 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这两点恰恰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疏 忽的地方。”请您思考 :n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提问、不勇于 挑战权威成了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n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 不教“学问”?n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了“ 问”?n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为什么只有“答” 的标准而无“问”的标准?n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 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 兴趣?反思:小学生在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疑问,可为什么 到了课堂上反而没有问题了呢?

13、原因:(1)教学气氛太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不敢提 问题;(2)教师从来都不教“问”,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 不会提问题;(3)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总担心提出的问题会 被同学和老师嘲笑,不愿提问题。3、原来 可以这么做:l【案例】 一位老师讲太阳一课时,一些看起来非提不可的问题,如“太 阳有哪些特点?” “课文怎样说明太阳的远、大、热?” “为什么说太阳和我们 的关系非常密切?” 等一律没提,都是采用各种训练手法,让学生自悟自得的 。提问时尽量采用旁敲侧击、拨云见日、声东击西、暗渡陈仓、隔 山震虎、点石成金、架桥铺路等方式,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打开 思路,而不是去课文中寻找问

14、题的答案。【 案 例 】一位老师教学柳宗元的江雪,向学生 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 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是啊,不为钓鱼又 是为什么呢?我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 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人说:“老人 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 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人说: “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 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 人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 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人说:“这位老人与众 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 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名学生说 :“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

15、啊,冬 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只要 老师提问得法,学生就会 浪花飞溅、异彩纷呈。就整个小学阶段看,问题教 学一般是由教师问为主逐渐过渡 到由学生问为主,是一个由教师 提出问题到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 循序渐进的过程。师:我马上就要欣赏同学们的读书了,先读一下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前老 师的问题是,仔细听,想想有什么收获可以和大家共同分享呢?) 师:(读完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有没有同学以前不知道这样切苹果的? 还有什么疑问的地方? 生:(很积极)鲜为人知的图案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 生:苹果里的五角星一直有,作者为什么说它藏在里面? 生:创造力往大处说是什么? 学生的问题质量比较高,这说明教师设置的问题,给了四年级学生 充分的思考空间,适合孩子思维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老师教“问”的成 效。这正应了美国一位教育家的说法:“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案例】 片断教“问”是小学问题教学的 关键: 一是教给学生自问策略; 二是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内容及学习要求进行提问; 三是按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四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此来激发、提高和 巩固学生的提问; 五是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自己提问的策略。(p6773)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