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彼得·沃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9174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简主义:彼得·沃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极简主义:彼得·沃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极简主义:彼得·沃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极简主义:彼得·沃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极简主义:彼得·沃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极简主义:彼得·沃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简主义:彼得·沃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简主义彼得.沃克作者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 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 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 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 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 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 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 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 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

2、验。他的 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 ,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 、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 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风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 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 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 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 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 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 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 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

3、制下的作者。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作品 德克萨斯州沃斯堡伯纳特公园个人观点 :公园的道路成放射 状,把公园划分为规则的几何 区域,是绿地,水景形成一定 的秩序感。德克萨斯州沃斯堡伯纳特公园彼特利用网格来显示工业系统冷漠的规律 性,并限定了一个平面或立体形式。其绝对实用的功能,网格也成为组织视觉 观念,特别是有关空间视觉观念的工具。作为一个城市公共广场,它就需要有耐用 的公共聚会场所、人行步道、醒目的夜间照 明,还要有明显特征的入口作为商业区的入 口环境。三个几何水平层:最高层是稍许高出地面 的粉红色花岗岩步道。该路网在公园平面上 形成了一张网,把影子投射到下一层的绿色 草地上。下陷的草地成了场地

4、的基底,然而 又同相互交叉的花岗岩步道构成不断变化, 的图案。坚硬与柔和,素净与繁茂,正统与 乡土之间的对比又被最低的第三层所强化。 这层是一系列的正方形水池。它们一个接一 个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大长方形。这种形成 同草地和花岗岩各个部分相连接,为人们对 这个多层构图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对比物。照明3个部分:分散在花岗岩小路间的正方 形地灯,安装在树林间的灯光,竖立在长方 形水池里一系列5英尺高的水管小型喷 泉,夜晚看起来就像烛光。设计中体现出的细心谨慎和错综复杂,产 生了对空间和功能的一种新认识。公园似乎是在展示它划分与利用空间的不同 ,以提高使用空间的人对它的了解认识。哈佛大学唐纳喷泉哈佛大学

5、校园内的唐纳喷泉位于一 个交叉路口,是一个由159块巨石 组成的圆形石阵,所有石块都镶嵌 于草地之中,呈不规则排列状。石 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喷出的水 雾弥漫在石头上,喷泉会随着季节 和时间而变化,到了冬天则由集中 供热系统提供蒸汽,人们在经过或 者穿越石阵时,会有强烈的神秘感 。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沃克对于极 简主义手法运用的纯熟。巨石阵源 自他对英国远古巨石柱阵的研究, 同时质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风 格完全协调,而圆形的布置方式则 暗示着石阵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与 其原型:安德鲁的雕塑作品“石之原 野”比起来,这件作品从内容和功能 上都已经超越了它,唐纳喷泉也因 此被看做是沃克的一件典型的

6、极简 主义园林作品。哈佛大学唐纳喷泉唐纳喷泉是一个小环境的设 计,它很容易的被大众所接 受,和一些华丽、美观的喷 泉相比,它却显得格外的亲 切。夏天喷水时,人们可以 在它里面任意穿梭,感受着 水的清凉和大自然的美好。 极简的造景手法,超越了传 统水景设计方法,却靠近了 大众的心理,如此的设计手 法应该知道我们去学习借鉴 。在它里面有美化环境,有 大众化,有典雅,但是没有 铺张浪费,没有不合理的利 用空间。犹如仙境的春季的唐纳喷泉供人休息,乘凉的夏季的唐纳喷泉秋季的唐纳喷泉 与周围环境结合, 犹显宁静,古朴。冬季的唐纳喷泉景观休斯顿IBM公司克利尔湖园区剑桥中心屋顶花园矩形的屋顶花园采用的是一种

7、带有艺术 性的构成布置手法。平面上以紫色砂石 做底, 中心部分用淡蓝色预制混凝土方砖 按网格点缀, 东西两侧以低矮带状花坛交 错组织成一幅几何线条图案。由于花园 上不能栽种高大的乔木, 设计师为了在竖 向视线上获得变化, 利用构成的手法设计 了五组大框架、入口框门、五根小框柱 、两只方形花棚架。 这些雕塑般的小品风格统一, 均由涂成白 色的金属管组合而成, 就像一片白色的小 “ 树林”在紫色地面衬托之下显得十分醒 目。花坛中种有花灌木, 花棚架上爬有紫 藤。屋顶花园的周边环绕了较宽的种植 坛, 设置了一排排供人休息观景的坐椅。 花园北面靠近大楼平顶入口处设置了一 半圆形的咖啡平台。 尽管屋顶花

8、园面积不大, 但却是自20 世 纪60 年代塞奥斯蒙得松( T. o s m u n d s o n ) 设计的凯瑟屋顶花园( Ka i s e rCe n t e r R。f Ga r d e n ) 之后又 一个个性鲜明的设计。与凯瑟屋顶花园 采用的抽象平面不同, 剑桥屋顶花园是一 种从现代主义, 特别是立体主义与极少主 义中汲取养分, 以艺术性为园林设计生命 的尝试。.美国IBM公司索拉纳(Solana) 园区 应用材料的丰富,还有复杂 的平面。将简单的几何图形 ,采用人工的秩序来组合、 变化、复制,去统领自然的 材料。如沃克在景观设计中 常用的网格叠加法,也许可 以追溯到极简主义艺术家

9、早 期作品中对网格的应用。沃 克的极简主义园林中修剪整 齐的植物,几何的、有秩序 的、复杂的平面布置,以及 他对昂贵材料的偏爱,对精 湛工艺的苛求,所有这些都 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典主义园 林有异曲同工之处。德国慕尼黑凯宾斯基宾馆将广场几何形划分,以梯形 为基本重复的要素,形成了 节奏感,韵律感。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波特兰公园和杰米森广场柏林索尼中心彼得.沃克用简单的植物 种植和一些工业材料如 不锈钢玻璃以简单的, 重复的形式来塑造。人 们在转换空间时就能看 到不同的景观,环境中 材料的使用与建筑呼应 ,细部上体现为玻璃, 金属,石材和植物的巧 妙组合与衔接,在不同 区域种植不同植物。日本播磨科

10、学 花园城美国驻华新使馆彼得沃克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 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 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 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 、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 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 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 的含义。 经过大使馆入口处的一片荷花池, 就像从中国进入美国要经过一片海 域一样,从中国的街道进入美国使 馆,也要经过这样一片水。”这座耗资4.34亿美元的使馆闹中 取静。它虽地处北京朝阳区的中央 商务区(CBD),背靠亮马河地段, 但与毗邻的燕莎商圈、北京女人街 的喧嚣相比,美国驻华新使馆和马 路对面在建的印度使馆、韩国使馆 却共同构成了天泽路上最

11、安静的区 域。新使馆占地4公顷,建有4.6万平方 米的办公空间。新使馆从职能上分 为主办公区、领事事务区、综合办 公区、公寓区和停车区。馆内五座 建筑物彼此分离,但由翠竹掩映的 小径和景观花园连接在一起。使馆 中心是一座8层的主办公楼,与其 相邻的是一座3层的中庭办公楼,另 外还有一座海军陆战队岗哨、一座 领事签证办公楼和一个多用途的附 楼。 新使馆的启用也标志着美国政府机 构驻 京的千余名外交官将首次在一个一 体化的场所办公。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城纳什尔基金会雕塑中心作品特色设计手法 1结构的复杂性及秩序性 彼得.沃克的作品一般都有几个层次叠加组成,使 结构复杂,景观和空间多变,但又使其统一

12、在一 个秩序之中。2.空间上的暗示及场效应沃克的作品一般没有明确的空间上的划分,而是 表现为一种领域感,领域感有时表现为铺地与颜色 的区分,或者植物,或者设施。3.象征与隐喻沃克作品常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味。4.神秘的气氛沃克的作品展示了关于复杂的现代想象 力和意图,有的则表达了最本质的原动力。评价1、彼得沃克设计的环境中贯穿着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有实用功能的必需设施。同时,它又超越了 这些层次,激发了人们本能的反应,向那些虚幻的相关文化提出了挑战。 与其将他的作品概括成 一种风格倒不如说它们是一种合成和散布元素的有效的展示,它们包含着有形的、象征性的及精神 方面的内容,而不是求助于强调独特的风格

13、,这是个人艺术的独特成就。 2、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 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简约。在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 调与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 然的最少干预但又获得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 指的功能不仅仅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景观是不需要 维护的,而彼得沃克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不断的修剪,这是他那个时代的 优秀反映。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本时代关于环境的

14、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走向成 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 代主义。但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形式服 从人的功能的需要,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环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 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景观。俞孔坚 3、与彼得沃克合作能给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带来新的空间,自然与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彼得不仅 是一位景观设计师,而且还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位合作者,彼得沃克可以把项目的设计 水平提高很多,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法中对自然抽象提炼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日本园林有必然的联系 ,他具有将抽象的自然与对场地条件细致入微的应用相结合的能力,这是最终促成了他对景观设计 飞跃式的贡献,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完全属于艺术领域的工作。著 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