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131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2.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3.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4.根据材料说明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分析. 或:从认识论角度谈谈.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观点认识论道理 认识论知识 认识论角度5. 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人类认识过程认识论重点知识总结回顾1、实践的特点、基本形式(主观题中常用知识点) 2、认识的特点及原理 3、真理的含义、特点及原理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轮复习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的特征)3、唯物

2、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5、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联系的观点(第七课) 发展的观点(第八课)树立创新意识(第十课)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第九课2、主张: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 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 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党思 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什么是联系?(含义) (二)联系的特性(特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第七课 复习知识框

3、架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联系观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6、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1、联系的含义 4、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54-59联 系 的 特 性世界是 普遍联 系的(一)什么是联系?(一)什么是联系?联系是联系是指事物之间指事物之间以及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间的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事物之间(事物之间 )(整个世界(整个世界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世界是一个普遍联 系的有机整体,其系的有

4、机整体,其 中没有一个事物是中没有一个事物是 孤立存在的。孤立存在的。(事物内部 )(二)联系的特性(特点、特征 )、联系的普遍性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 他事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他事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注意: 1、周围事物所有事物 2、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 都有联系。 3、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 都有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正确表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 他事物有着这样 4、联系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 的联系

5、。要求我们 坚持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 要对事物的 联系进行具体 分析把握。总结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反对错误倾向决定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世界上的一切事 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 物联系着;物联系着;每一每一 事物内部的各个部事物内部的各个部 分、要素是相互联分、要素是相互联 系的;系的;整个世界 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有机整体,没有一 个事物是孤立存在 的。反对否认 或无视联系 的客观性, 割裂事物之 间的联系, 反对用孤 立的观点来 看问题。决定体现联系的普遍性观点:1、“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孟母三迁;“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 -横向联系。 2、

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愚人吃饼” -纵向联系。 3、 “唇亡齿寒”-内部联系。 4、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做 起,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这是 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归宿。-这一思想反映 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内在联系。(教材P55 )2、(2010年重庆)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火山喷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 ,因此带来这些地区陆路交通的繁忙。有科学家认为,本次火山喷发还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火山喷发( )A.是欧洲陆路交通繁忙的内因B.对交通和气候的影响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C.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体现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D.作为一种自

7、然灾害,是对人类诸多不道德行为的警示B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高考链接(1)(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转移。2、联系的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的A.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B.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 识之外(2)联系的类别(4 4)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并不意味着人对事 物的联系无能为力,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根据事物固 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有的联系,

8、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 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注意事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不可以改变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 或改造联系的具体形式,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违背联系客观性的观点:1、“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 决定人的命运”“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 主观臆造的联系。 2、有人把有人把“8”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4”视视 为不祥的数字。(为不祥的数字。(“幸运珠幸运珠”) -主观臆造 的联系。 3、“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竭泽 而渔”无视事物眼前与长远之间的客观联系, 用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 -否认客观联

9、 系。 4、 “毁林开荒”、“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破坏 生态平衡无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应用实例:A、数字、姓氏、属相、星座迷信(主观臆造 联系)B、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无视 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竭泽而渔”无视事物眼前与长远之间的客观联系,用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C、医生通过互联网看病,政府开展“网上政 务”“网上征求意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 系)这就要求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时要从 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物,切忌主 观随意性。总结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反对错误倾向决定事物的联系 是客观的,联 系是事物本身 所固有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离开

10、事物的真 实联系,抓住 事物的表面相 似之处,主观 臆造并不存在 的联系,是诡 辩论的错误。决 定 联系是客观 的,并不表示 人在联系面前 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 性,可以根据事物 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 原有的联系,建立 新的联系。认为人在联 系面前无能 为力的观点 是错误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 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 点、条件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原因:()形式:()要求:判断: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1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注意:联系是是普遍的;也是 有条件的。4、联系的条件性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 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但是,世界 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在实践中发挥 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注意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 :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 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 。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 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注意2】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 是抽

12、象的、无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应用实例: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C、万有引力和苹果落地D、时事造英雄要求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时 注意分析 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各 种条件, 一切要以 时间、地点、 条件为转移。总结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反对错误倾向决定世界上的 事物千差万 别,事物的 联系也是多 种多样的。联系是有 条件的,具 体的。反对只重视那些 直接的、表面的 和眼前的联系, 而忽视那些间接 的、本质的和长 远的联系,忽视 事物之间相互联 系的中间环节。决定3、(2010全国)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

13、鲟被誉为 “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 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 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 B. C. D.考点:联系的多样性B(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 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 是多

14、。(1)含义不同(2)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 的功能 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 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 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强调部分)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 成其为部分。( 强调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二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

15、能之和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要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二)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钟表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但任何一个 零部件都不具备钟表的计时功能。飞机的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自己飞上天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水由氢和氧化物而成,氢和氧都没有水的 功能。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刺 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 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 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 。”听着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 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荆轲连看都不愿 意看。思考: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故事表明:离开了身体的手便失去了手的功能 ,部分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 分,部分离开了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材料1:在足球比赛中,教练如果对运动员 的配置不好,前、中、后场的安排不当,战 术、队形的运用欠佳,球员在场上不互相配 合,这样,整场比赛就很难取胜。说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 功能。材料2:有时候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能够 决定一场足球比赛的胜利。说明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材料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