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8806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落实省委一号文件自查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 年年“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 当合格党员当合格党员”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2016 年“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合格党员”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按照市卫生计生委党组关于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民主生活会的通知(郑卫党201668 号)的具体要求,8 月 17 日,我院在第一会议室召开领导班子“党风党纪”专题民主生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6 年,全镇棉花种植面积4 万多亩,水稻种

2、植面积 2 万多亩,油料种植面积近 5 万亩。其中全镇蔬菜种植 5000 多亩,中药材种植 2000 多亩 ,瓜蒌种植 2000 多亩 ,今年新增大棚西瓜 200 多亩,水面养殖2000 亩,鸭禽养殖 6 万只;农业产业多元化布局初步形成。二、我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一)下好产业调整先手棋:主攻高效农业,发展新兴产业三年前我镇传统农业面积约 6 万余亩,经济效益和农业潜力已很难继续提高。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既是对 xx 干群的一个挑战,更是引发广大干群如何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新兴农业的一次考验。2008 年镇党委、政府带领镇、村干部 50 余人到岳西、潜山、枞阳等地考察学习农业产业结构

3、调整和土地流转先进经验,结合我镇情、村情,引导广大镇、村干部积极思考探索,一致认为瓜蒌、中药材、蔬菜等生产和市场需求充满了发展机遇,是一个调整农业结构,取代传统农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好项目之一。瓜蒌、中药材种植、销售 、加工在全镇乃至全县都是一大空白,而蔬菜是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粮食的农作物,也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必需品,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蔬菜生产,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也是种植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产业升值转型的一项短平快项目。为此,我们在抓好粮油棉等传统农业生产的同时,瞄准全县产业空白区,充分发挥本镇地理位置好、基础设施强、土地流转快、交通半径小等优势

4、,立足高起点 、高投入、高集聚、高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瓜蒌、中药材、蔬菜等种植、销售、加工产业,努力提升农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高起点,即改变过去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落后经营方式,采用公司加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成立瓜蒌、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来谋划、指导和组织生产、销售、加工,努力改善品种结构,切实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高集聚,即具体做到集聚土地、集中规模、集中规划、集中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提升产业份额 。高服务,即由合作社牵头,统一规划,分期落实 ,逐步到位,形成规模。逐步形成了新兴农业的园区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目前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

5、业主要以五大生产基地为主。基本定位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订单生产为保障,做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镇 、村(社区)、合作社搭台,农户唱戏,先易后难 ,重点扶持,培植典型,示范推广,从无到有,形成气候,稳步推进。投资采取农民个人、合作社、县级以上项目扶持三结合方式承担,由种植户一方受益。具体服务由生产专业合作社操作。(二)做活经济发展大文章:在改革中推进,在实践中收益一是探寻了一条好路子。我们积极探寻规模化 、合作化的生产经营路子 ,改变过去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落后经营方式,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市场需求谋划、指导和组织新兴产业生产。由村级组织

6、实施土地流转,从基地规划区农户手中将耕地反租;再将耕地集中后,租赁给种植大户。探寻了一条一家一户难以实施、多数农民可以共同受益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二是实施了一套好法子。在具体生产上,各合作社请县农业专家和镇农技人员实地指导,试点示范。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购销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三统一、三服务”方法,将生产迅速展开。试点示范取得成功后,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 ,让农户加入生产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自筹与合作社补贴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不同比例和能力进行投资建设。同时基地也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积极引导基地向周边村、组扩展,把从事种植业的剩余劳力转移到特色农业生产上来,初步形

7、成了一个个区域化块状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三是组建了一个好班子。各特色基地相继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 ,推选了法人代表,为抓好新兴产业生产组建了一个好班子。由这些班子与外地的销售商签订生产包销协议,并引进新品种、加强生产指导、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实施的瓜蒌、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已获得成功,每亩年收入是棉花、水稻种植收益的 3 到 4 倍 ,农户得到的经济实惠越来越多。四是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我们以“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通过聘请专家进行系统科技培训、聘请技术员到田间现场指导、带领种植能手外出观摩学习等做法,狠抓科技培训,着力培养了一

8、批懂科学、善经营、会技术的新型农民。全镇呈现出“村村有技术、户户能经营,产品有市场、增收有潜力”的喜人景象。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丰硕成果(一)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形成共识我们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瓜蒌、蔬菜、中药材种植和水产、鸭禽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 。主要有:xx 村、曾墩社区 2000 亩瓜蒌基地;以丰乐村为中心的 1200 亩蔬菜基地;以余埠 、丰大村为中心的 2000 亩的中药材基地;以丰大村为中心的 1000 亩的水产养殖基地;以鸡冠村为主的 4万只鸭禽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9、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日益显现目前我镇已在瓜蒌、蔬菜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 家,其中瓜蒌种植、加工类 2 家,分别是:福青瓜蒌种植有限公司、西顺瓜蒌专业合作社;蔬菜类:兴乐蔬菜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约占全镇农户的 12%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苗、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农业区域化布局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五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重点加强村

10、 、组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 ,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了全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资源配置全面优化升级在传统农业潜力挖掘怠尽的情况下,要想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家庭收入,就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土地流转这篇大文章。近几年 ,我镇以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和不断扩大农户的规模经营为抓手,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配置,实现了新兴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生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反过来又推动加快了全镇土地流转步伐,从而步上一个互为因果、整体推进、全面升级的良性轨道。随着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与市场的衔接。农业种植品种与种养结构的调整,直接促进了全镇农业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区域化种养植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有力地推动了 xx 快速、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