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48724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布局专题(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4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内内 容容 摘摘 要要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回顾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回顾经济转轨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经济转轨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中国局部产业布局失衡的三个例子中国局部产业布局失衡的三个例子全局性产业布局失衡的解释全局性产业布局失衡的解释一、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回顾一、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回顾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1 1、一个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理论。创立者是德国、一个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理论。创立者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 增大而增大,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此单个企业或企业群增大而增大,造

2、成需求量的递减,因此单个企业或企业群 的市场区域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的市场区域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 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为六边形产业市场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为六边形产业市场 区。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区。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 且所有的市场网络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且所有的市场网络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2 2、主要问题:只能解释城市和第三产业的布局,对第二产、主要问题:只能解释城市和第三产业的布局,对第二产 业布局难以解释。业布局难以解释。“ “地图经济学地图经济学” ”问题问题 增

3、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1 1、增长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区内每个产业都以同样速度、增长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区内每个产业都以同样速度增长;增长的势头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涉及到增长;增长的势头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涉及到 其他产业;这类产业和企业也不是同时在各地都发展,而是在某些其他产业;这类产业和企业也不是同时在各地都发展,而是在某些 城镇中心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向外围扩散。这种集中了主导产业和城镇中心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向外围扩散。这种集中了主导产业和 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增长极。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增长极。2 2、极化效应:在增长极上,由于

4、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发展,周围、极化效应:在增长极上,由于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发展,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被吸引到增长极上来。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减的均衡地区的生产要素被吸引到增长极上来。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减的均衡 。3 3、扩散效应: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将其、扩散效应: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腹地,促使腹地经济增长。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腹地,促使腹地经济增长。4 4、点轴布局:随着经济发展,增长极的点与点之间经济、点轴布局:随着经济发展,增长极的点与点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必然会建设交通通讯线路互相联系。这一线联系加强,必

5、然会建设交通通讯线路互相联系。这一线 路就是路就是“ “轴轴” ”。它将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它将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形成新的点。因此,可以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轴线以形成新的点。因此,可以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轴线以 调整产业布局。注意它的前提是增长极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布局。注意它的前提是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典型的点轴布局:典型的点轴布局:T T型模式(以长江和沿海为轴线,以型模式(以长江和沿海为轴线,以上海为龙头的主要城市为点)上海为龙头的主要城市为点) 网络布局网络布局5 5、增长极理论的问题:前苏联、增长极理论的问题:前苏联“ “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

6、” ”和和 “ “西伯利亚大铁路点轴布局西伯利亚大铁路点轴布局” ”的失败说明,增长极的选择的失败说明,增长极的选择 需要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不能人为创造需要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不能人为创造“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 ”和和“ “ 创新企业创新企业” ”。产业的梯度转移(弗农):理论基础是产业和产品的生命产业的梯度转移(弗农):理论基础是产业和产品的生命 周期理论。周期理论。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在几个基层行政单位(如县)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在几个基层行政单位(如县) 中心附近,标出该单位人均收入数,然后把数值相同的点中心附近,标出该单位人均收入数,然后把数值相同的点 连接成线。从梯度图上

7、可以看出,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连接成线。从梯度图上可以看出,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 地区之间总会存在几个中间梯度。地区之间总会存在几个中间梯度。仅按人均收入来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确切的。只有仅按人均收入来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确切的。只有 采用能综合反映国民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科技水平采用能综合反映国民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科技水平 等指标,才能真正衡量出一个地区所处的真正梯度。等指标,才能真正衡量出一个地区所处的真正梯度。“ “逆向逆向” ”梯度转移: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资金和人才持续梯度转移: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资金和人才持续 向发达地区集中,出现向发达地区集中,出现“ “逆向逆向”

8、 ”梯度转移。梯度转移。vv地理二元经济和回流效应(缪尔达尔):地理二元经济和回流效应(缪尔达尔):(1 1)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利润和高工资对落后地区资本和人才的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利润和高工资对落后地区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力(2 2)发达地区不断增加的需求刺激了投资,而投资反过来又增加收)发达地区不断增加的需求刺激了投资,而投资反过来又增加收 入和需求,通过入和需求,通过“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 ”再次刺激投资再次刺激投资(3 3)发达地区产品处于投入期、成长期,附加值高,对市场需求和)发达地区产品处于投入期、成长期,附加值高,对市场需求和价格反映灵敏;落后地区产品处于成熟期、衰退期,附加值低

9、,或价格反映灵敏;落后地区产品处于成熟期、衰退期,附加值低,或 者是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缺乏需求弹性,当需求和价格上下变动者是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缺乏需求弹性,当需求和价格上下变动 时,生产难以适应。时,生产难以适应。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问题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问题1 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2 2、地区差距扩大化、地区差距扩大化二、经济转轨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背景: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背景:经济体制改革l l财政分权化财政分权化l l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投融资权限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投融资权限l l国有商业银行分权化国有商业银行分权化l l人事任免权

10、下放到地方政府人事任免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关键性因素:地方政府掌握人事权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中央各职能部门中央各职能部门地方各职能部门(工商、税务、银行、物价、卫生、检疫、地方各职能部门(工商、税务、银行、物价、卫生、检疫、 环保等)环保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人事任免、经费拨付以人事任免、经费拨付以 及经费使用等及经费使用等业务指导业务指导业务指导业务指导人事人事中国地方政府分权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中国地方政府分权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l l单一制度特征。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立法权,必须服从中央政府,接单一制度特征。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立法权,必须服从中央政府,接 受中央政府的考核。二者在地位上不对等

11、。受中央政府的考核。二者在地位上不对等。l l过渡性特征。地方政府的权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过渡性特征。地方政府的权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 化化l l优惠政策。中央政府仍掌握着大量优惠权力,能否得到它要看地方政优惠政策。中央政府仍掌握着大量优惠权力,能否得到它要看地方政 府的讨价还价能力府的讨价还价能力l l非正式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在正式财政制度之外拥有预算外财非正式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在正式财政制度之外拥有预算外财 政收入政收入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弊端l l政府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去选择正确的主政府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去选择正确的主 导产业吗?导产业吗?l l如

12、果政府选择的主导产业是错误的,则再如果政府选择的主导产业是错误的,则再 对其进行扶持,不仅扭曲了市场机制的资对其进行扶持,不仅扭曲了市场机制的资 源配置功能,而且使被扶持的产业效率低源配置功能,而且使被扶持的产业效率低 下、竞争力下降。下、竞争力下降。 l l例如,日本成功的家电产业并未获得政府例如,日本成功的家电产业并未获得政府 太多的扶持,而失败的信息产业却获得了太多的扶持,而失败的信息产业却获得了 政府的大量扶持政府的大量扶持中国是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l l发达国家的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发达国家的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 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

13、有前景的产业是什么,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有前景的产业是什么, 企业家的看法很不相同,不会形成社会共识,政府也不可企业家的看法很不相同,不会形成社会共识,政府也不可能比企业有更准确的信息,选错主导产业是正常的。能比企业有更准确的信息,选错主导产业是正常的。 l l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较低位置,在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较低位置,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 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此时下一个新的、有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此时下一个新的、有 前景的产业是什么,已成为

14、企业和政府所掌握市场共同知前景的产业是什么,已成为企业和政府所掌握市场共同知 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选错主导产业的可能性会大大降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选错主导产业的可能性会大大降 低,这就是中国的所谓低,这就是中国的所谓“ “后发优势后发优势” ”。中国学者的观点(1)l l林毅夫林毅夫(2007)(2007)指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中国的企业指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中国的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这些产业容易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这些产业容易 成为吸引投资,也容易被政府扶持成为成为吸引投资,也容易被政府扶持成为“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 ”,从,从 而导致这些产

15、业的重复建设,这叫做投资的而导致这些产业的重复建设,这叫做投资的“ “潮涌现象潮涌现象” ” 。在。在2121世纪初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此类世纪初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此类“ “英雄英雄 所见略同所见略同” ”的产业集中于重化工业,因此产生了一轮重的产业集中于重化工业,因此产生了一轮重化工业的浪潮,地方政府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化工业的浪潮,地方政府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中国的分权化改革(1)标尺竞争(标尺竞争(YardstickYardstick competitioncompetition )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去扶持本地主导产业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去扶持本地主导产业重

16、化工业的重复建设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中国学者的观点(2)l l陆铭等(陆铭等(20042004)指出,在财政分权体制下,由于)指出,在财政分权体制下,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直接关系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地方经济增长直接关系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 ,也影响到对于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地方政府,也影响到对于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地方政府 拥有发展地方经济的激励,因此各个地方会争先拥有发展地方经济的激励,因此各个地方会争先 恐后地发展一些所谓的战略性产业,而这些战略恐后地发展一些所谓的战略性产业,而这些战略 性产业并无地方特色,都是重复建设的。性产业并无地方特色,都是重复建设的。中国的分权化改革(2)地方主导产业可以带来地方主导产业可以带来GDPGDP增长率、就业和地方增长率、就业和地方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激励去利用保护主义保护本地主导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激励去利用保护主义保护本地主导 产业产业市场分割,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市场分割,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中国学者的观点(3)l l王永钦等(王永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