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科学高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8484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真务实科学高效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求真务实科学高效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求真务实科学高效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求真务实科学高效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求真务实科学高效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真务实科学高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真务实科学高效(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求 真 务 实科 学 高 效-谈谈物理学科的复习战 略 篇一、我们要做勇于承担责任 的人! 二、我们具体做什么?科学备考的几个环 节 三、“8 1 3 ”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四、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能力考查分析 五、对2008年高考物理学科科学备考的建 议备考科学备考高考想考什么,你就答什么,这样才能得 分。 其实,准备高考是一个相当简单的过程。 确定目标后,需要做的只有两点: 一是投其所好, 二是全心投入。一、我们具体做什么?备考解好几个不等式学过 知道知道 会了会了 对了对了 得分务 实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举一反三二、科学备考的几个环节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人才。 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全

2、面的应考能力:包括基本素质、 道德修养、考试技巧、心理、身体等等。 高考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竞争。 有考试就会有备考。科学备考应包括的环节有:认识高考;自我备考;高效复习;科学解题等方面。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3:5:2高考物理也就是“8道选择题、1道实验 题和3道计算题“, 简称“813“工程,总分120分。 1、“8“选择题 2、“1“物理实验题 3、“3“物理计算题 题外话:心态决定一切三、 “813“工程1、 2007年物理学科全国高考命题特点 1)依纲靠本查基础、联系实际出活题、科内综合考能力。 2)“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演变于课本、演变于历届高考试 卷”的试题占了整份试卷的相

3、当比例。3)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尤其注意考查 力学、电学等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占物理部分的80。4)2007年的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仍占总分的40,即120分同考试大纲。四、2007年全国高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学科全国卷乙卷 总体评价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理科综合全 国卷乙卷,用于部分省市。整体而言,与2006年物理试题理 科综合全国卷相比,难度增大。卷中12个物理题目,除“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外, 考试大纲中的其它内容都有所体现,考查内容覆盖面广 。 试卷采用了多项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综合性

4、 强,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与人的活动、科技发展的联系,注 重试卷的检测与评价功能。 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以及对物理过程的 分析、建立物理模型及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的 考查,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卷中,试题语言表述准确严谨,参考答案正确规范,无超 纲题,无原则性、科学性的错误,试卷质量高,能很好满足 高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对中学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有利于今后中学物理教学由知识教学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 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有指导意义。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对物理学科基本、重要知识的考查 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内容涉及匀速直 线运动、匀变速运动、牛顿第

5、二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第18题涉及牛顿第定律应 用,第21题涉及电磁感应,第23题涉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变 速运动,第25题涉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同时涉及物理 对称性的概念。试卷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对物理重要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2、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运用数学解决 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的计算题都要求熟悉物理情景和过程,通过分析和推 断,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找出这些物理过程所遵从的物理 规律,最后用表示物理规律和过程的数学公式准确表述出来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主要通过字母或数字运算(24、25 题)、几何关

6、系运算(25题)或对函数图像的要求(23题也 可借助图像示意求解)来体现。24、25题,含有多个物理过 程,复杂且较长,要求考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尤其能有效 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推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区 分度。 3、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运用能力及其对物理实验 现象和结果的准确表述的考查 试卷第22(1)是一个利用示波器观察正弦电压信号的具体实验 ,重点考查实验能力,试卷第22(2)题是对教材实验的拓展和 变化,给出教材中未出现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侧重对实验原 理的理解、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论准确的数 学表述和文字表述,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对实验教学有良好 的导向作用。

7、4、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与人的活动、社会科技发展和进步技 术的联系 试卷注重试题情景的设计及设问方式,体现物理学知识和生 活、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第19题氢原子能级与光谱和第 21题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设计的过程、设问方式能够很好检测 学生有序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有特色,有区分度; 第17和 24题都体现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 第23题以体育活 动中的接力比赛构建物理情景,与人的活动相关联。第25题 以带电粒子在正反方向磁场中的运动,涉及物理学中的对称 性概念,求粒子在荧光屏的亮线范围,是一个实际设计的问 题,题目设计新颖独特,题目有相当的难度,与现代技术联 系紧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有利于

8、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 。 三、建议与商榷 第22题中,示波器面板图形不够规范, 主要反映在扫描范围的刻度标示和刻度 值对应关系不够严密准确,而出现有刻 度无刻度值的现象,造成考生作答困难 。 链接2、北京物理试卷特点2007年总体来看理综试卷既有适当难度,又有较好区分度 ,符合北京市现阶段中学教学实际。 1)紧扣考试说明,题目覆盖面较广。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以单学科命题为主,突出学科内的综合。3)强调考查能力,是一份典型的“能力型”试卷4)难度适当,具有良好的区分度。5)联系实际。注重物理模型、物理过程分析。回归教材、重视课堂教学(演示实验)。6)体现新课程理

9、念、体现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五、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能力考查分析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 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会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 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考核的能力包括: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能力1、理解能力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从最重要的 基础性工作做起。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 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透彻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在应用中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善于分析物理概念、规

10、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题一(2007年江苏高考题)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答案:B 易2、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考查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从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或定律出发发,导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 ;把物理规规律与具体问题问题 中已知的事实实和条件相结结合,进进行分

11、析、 逻辑逻辑 推理和论证论证 ,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结论 或做出正确判断。推理能力的考查查将渗透在各种形式的试题试题 之中。而一般推理过过程的 基本步骤骤是:明确问题问题 的性质质,知道问题问题 是关于哪方面、哪部分的;在大脑脑中搜集解决问题问题 有关的概念、规规律,并做探索性思考;选择选择 解决问题问题 的方法或方式、步骤骤;实实施求解过过程;回顾总结顾总结 ,分析结结果,对结对结 果的合理性、正确性做出判断和思考 ,并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或方式。题二(2007年全国高考题) 子与氢氢原子核(质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为 氢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

12、要作用。图为图为 氢氢原子的能级级示意图图。假定光子能量为为 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处于n=2能级级 的氢氢原子,氢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发出 频频率为为1、2、3、4、5和6的光,且频频 率依次增大,则则E等于 A.h(3-1) B.h(5+6) C.h3 D.h43、分析综合能力每年的高考都有不少试题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 力。高考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所研究的问题中的物理情境;在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 干比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综合解决问题;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处理

13、问题;复习中要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从最基本的物理现象、物 理过程入手,从分析简单的物理问题开始,真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题习惯,通过简单问 题的分析,打下较好的基础,进而才能分析较为复杂的问题。题三(2007年高考题) 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 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 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1/16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答案:BC 中0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

14、综试题 23(16分) AB是竖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圆弧轨轨道,在下端B与水 平直轨轨道相切,如图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 轨轨道下滑。已知圆轨圆轨 道半径为为R,小球的质质量为为m,不 计计各处处摩擦。求 (1)小球运动动到B点时时的动动能; (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轨道的高度为为R时时的速度大小和 方向; (3)小球经过圆经过圆 弧轨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轨道的C点时时,所 受轨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OmABCR06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综试题 22(16分) 下图图是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图。整个雪道由倾倾斜 的助滑雪道AB和着陆陆雪道DE,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CD组组

15、 成,AB与CD圆圆滑连连接。运动员动员 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 始,在重力作用下,滑到D点水平飞飞出,不计飞计飞 行中的空 气阻力,经经2s在水平方向飞飞行了60m,落在着陆陆雪道DE上 ,已知从B点到D点运动员动员 的速度大小不变变。(g取10m/s )求 (1)运动员动员 在AB段下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若不计计阻力,运动员动员 在AB段下滑过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07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综试题 22 (16分) 两个半径均为为R的圆圆形平板电电极,平行正对对放置,相 距为为d,极板间间的电势电势 差为为U,板间电场间电场 可以认为认为 是 均匀的。一个 粒子从正极板边缘边缘 以某一

16、初速度 垂直于电场电场 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间,到达负负极板时时恰 好落在极板中心。 已知质质子电电荷为为e,质质子和中子的质质量均视为视为 m,忽 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 极板间间的电场电场 强度E; (2) 粒子在极板间间运动动的加速度a; (3) 粒子的初速度v0。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是“能够根据具体问 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 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 高考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