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48454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导读课标、认同理念,熟识教材、革新教法 n课改回顾n 课标导读n 认同理念n 把握教材n 优化教学江苏武进教育局教研室 贲新文 一、课改反思与回顾n成就: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探 索;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开发与课程 选择的出现;教学评价的改革及学分管 理。n问题:国家课程是否已校本化实施?在 课程选择上,统一性与多样性解决的如 何?在教与学方面本质变化多大? 提升水平,做到几个有机整合 :n课标、教材诠释与理念有机整合n偏重学科本位的研究与多学科研究的有机整 合n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学习方式的研究的有机整 合n追求共性课程模式化研究与个性课程案例的 研究的有机整合n课程实施的研究与课程评价的

2、研究的有机整 合n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促进学生发展的 有机整合二、课标导读n课程体系的灵魂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n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 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 础。 n涉及历史学科的有: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历史与社 会课程标准(二)以及小学社会课程标 准。 (一)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 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n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 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此 为课程标准的雏形。n民国初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 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以“课程 标准”作为

3、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此后,“课程 标准”一词沿用了四十年。n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0年颁发了小 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一)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史教学 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n1953年,我国学习苏联的做法,教育部着手制订教学大纲,于1956 年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n1963年,教育部又制订了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 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 n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0年进行了修订。n1986年,国家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教委制订颁布了一套新 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

4、纲。n1988年国家教委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 纲(初审稿),1990年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 订本)。1992年进行了修订,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 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教育部又对试用本作了修订 ,颁发了试用修订版。n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1996年,国家教委制订了全日制普通高级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山西 、江西、天津)试用。2000年1月,教育部对试用大纲作了修订,颁 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扩大了 试验范围。n为适应课改推进,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

5、一)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 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n建国后,由历史教学大纲取代历史课程标准 是时代的产物。这种变化是与我国当时的政 治形势、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 n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以“课程标准”取 代了现行的“教学大纲”。它不仅有着深刻的 理论背景,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之际适应我 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它 还反映了我国的教育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发展 的主潮流之中。 (二)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 大纲的五大区别 区别一n历史教学大纲是中 央教育行政部门统 一颁布的指令性文 件。以纲要形式编 定历史学科的知识 范围、知识深度、 广度及其结构,是 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n课程标准则是指

6、导 性文件,只规定了 最低限度的标准线 ,允许达标,也允 许超标。区别二n历史教学大纲对教师 有一定的约束力,是 历史教学的四个依据 ,即:n编写教科书的依据n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 教育的依据n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n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 依据n课程标准则表现了更 多的灵活性区别三n历史教学大纲着眼 于历史学科的知识 点,对于每一个子 目都作出了具体的 规定,过于注重知 识的传授 。n课程标准则强调在 获得知识与技能同 时,要求学生学会 学习和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区别四n历史教学大纲着力 于教师的教,对于 教学内容、教学原 则、教学方法和教 学过程都有具体的 规定。n课程标准则更多关 注学生的学,尤其

7、 是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程,着重于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区别五n历史教学大纲强化 学科课程,重视历 史教育在整个基础 教育中的位置。n课程标准倡导活动 课程,希望通过学 生自己组织的一系 列活动,从中获得 经验,培养兴趣, 锻炼能力,进而提 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并要在两种课程 间扩大活动课程的 内容。在体系构成方面 n“历史教学大纲”由六个方面组成:导言、教学目的、 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 教学评估。n“历史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包括课程 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括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 标准部分包

8、括中国古代史、中古近代史、中国现代 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 建议部分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 标准两个部分。 在课程目标方面 n课程目标是指在特定阶段学校课程所要达到 的预期效果。它是对学生发展目标和方向的 规定。 n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思想教育三项任务。n历史课程标准则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 n(1)历史教学大纲所描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 ;而课程标准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描述 学生的学习结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 则。 n(2)在知识与

9、能力要求上,课程标准提出了 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逐步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 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还提出了学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 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 表达能力、历史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初 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 ,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 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 ,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和历史现象。 n(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 增加了有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和“强化民主与法 制的意识

10、”等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情感态度 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教育的育 人功能。 n(4)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不仅 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 。重视从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到独立判断的学习过程 的完整性,改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两点: 一是“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 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二是“注重 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 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 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 历史的理解力。”这

11、方面内容是现行历史教学大纲所 未曾涉及的。 “课程目标”蕴涵着新的教育理念 n(一)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层次性原则n从宏观上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 目标和分年级目标。 n从微观上看,课程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内容 层次和水平层次的划分上。内容层次的划分 是指对历史知识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 次提出要求。层次性原则更多地是指水平层 次,它划分的依据是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不 同,知识背景的不同。 内容层次的划分 n凡在陈述中使用“知道”“列举”“了解”“说出”“ 讲述” “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 层次要求。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 n凡在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 归纳

12、”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占 全部内容的20左右。n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 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占 全部内容的10左右。 水平层次的划分n内容标准:7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历 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8年级重在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迁移 能力。9年级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 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 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 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n注重过程是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新一轮 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助于扭转长期 形成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n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

13、 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例 如发现式、情境学习式、范例式、问题探索 式、资料研习式、课堂讨论式、合作学习式 、分层自主学习式、群体调查研究式等 。 (三)课程目标拓展了历史教育的社 会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形成与升华n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 指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n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 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 态度。n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 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 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 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 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

14、 、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 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课程目标强调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重n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 的历史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 史思维习惯,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具 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同时更要让学生在 历史学习活动中,通过主体参与,发展 个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课程内容方面 n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的基本理念是:注意体现时代 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 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 认知水平以及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避免专 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 ,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

15、系的完整性。 n内容标准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 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 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 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改变“难、 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 时可以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 系,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在课程实施方面 n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提 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n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了“教材 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等建议。n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

16、 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 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 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 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 的习惯。” 在课程评价方面 n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估”部分对评估 的目的、原则、对象(教师、学生)以 及评估的形式和手段提出了一些粗略的 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则在“教学建议”中 的“评价建议”部分阐明了评价的指导思 想,介绍了一些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 建议。 三、认同新理念n教育目标: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n教育价值: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n教育本质: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n教育民主: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n教育形式:生活、活动、实践中学习n教育评估:以评价促进发展n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 性发展(朱永新)正确把握教改方向n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工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