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48446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案】高一诗歌鉴赏1.ppt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鉴赏方法指导1、整体感知主旨2、组合意象,探究内涵3、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4、抓住诗眼体会主旨5、多角度领会2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析:忌先扣某些字眼,如“苦”“愁”“寂寞”等字 眼,以免扰乱全局理解,以为是概叹梅之不幸 ,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 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意境。 (一)整体感知主旨 3(二)组合意象,探究内涵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 整体。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 宿鸟联拳

2、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 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4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5寄情山水 田园的悠闲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6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 燕几个意象,可体会

3、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 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 ,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 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 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71、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 (动词、形容词、虚词等)例:明月别枝惊鹊 惊:使鹊惊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胜:超过 山寺月中寻桂子 寻:找 体会意境:明月别枝惊鹊(依恋美好情) “寻”、“看”(清闲、幽静)(三)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82、领会意境创作的方法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烘托、比喻、夸张、用典、联想与想象等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4、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 虚虚实结合10比喻比喻、象征、夸张等 咏 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 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 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 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 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11烘托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 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 以闹衬静。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 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 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赠汪

5、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2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 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诗眼为“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 喧”、“地自偏”、不必辨言。“真意”虽比“心远” 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出来的。将“心远 ”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本诗主旨“退隐后对尘 世超脱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13理解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 :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清新飘逸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五)多角度领会14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

6、鸣春涧中。15冲淡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16体察背景:同是烽火战争唐朝安边创立功业, 南宋收复失地悲壮。(五)多角度领会17注意题目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言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8注意注释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

7、时无?”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 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19“写什么”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 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 山水田园;山水田园; 意象;意象; 意境;意境; 主旨。主旨。20“怎样写”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诗眼诗眼 炼字炼字21“为何写” 抒发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 反映反映的社会现实的社会现实 表现表现的情趣的情趣 寄托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的情怀(如爱慕

8、、愁绪 、惆怅、苦闷等)、惆怅、苦闷等) 表达表达的追求的追求 发出发出的感慨的感慨22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 容角度 问问“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则答叙述、描写(则答叙述、描写( 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 等等 问问“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则答所运用的修辞则答所运用的修辞 格格 问问“ “艺术(表达)技巧艺术(表达)技巧” ”:则答想像则答想像 、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 比、象征比、象征23课堂巩固练习课堂巩固练习24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题)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

9、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诗 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考查诗歌 形象)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 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 诗的关键。(考查诗歌思想感情)25二、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 山的喜爱。“两”、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 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26让理想的雄鹰展翅高飞! 祝同学们祝同学们 考试成功考试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