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8439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区域构造稳定性2016北京(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考试大纲】n掌握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n熟练掌握活断层的判别标志、主要研究内容 和方法、常用测年方法的基本要求和适用条 件。n掌握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 基本内容和使用要求。n了解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内容及水利水电 工程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的有关规定。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各阶段要求n区域构造稳定性是指建设场地所在的一定范围、 一定时段内,内动力地质作用可能对工程建筑物 产生的影响程度。n各勘察阶段对区域构造稳定性工作的基本要求n规划阶段,在搜集、整编和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资 料和区域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初步评价规划河流 或河段的区域构造稳定性

2、了解规划河流、河 段或工程的区域地质和地震概况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各阶段要求n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断层活动性研 究、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水库诱发 地震危险性研究和预测等工作,综合评价工程场地的区域 构造稳定性。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 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n初步设计阶段,对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必要时开 展某些专题研究,诸如活动断层监测、重点库段的水库诱 发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库坝区地震监测等根据需要复核 或补充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和评价n技施设计阶段,继续进行活动断层监测、地震监测等工作 ,以取得较长时段的、连续可靠的基

3、础资料,掌握天然状 态下断层形变和地震活动的动态特征。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区域背景研究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三个层次n远场区150km的范围 ,大地构造单元及地震带情况;n近场区25km的范围,对此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和地震带进行复核,判定对坝址可能有直接影 响的活动断裂,编制中等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 以及相应的构造纲要图等。 n工程场区8km(5km)的范围 ,如存在活动断层要专题研究。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稳定分级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地震烈度 6 78 9 相应的加速度 0.089g 0.0900.353g 0.354g 现代活动断层 工程场区内无现 代活动断层 工程场区内有长度 小于

4、10km的活断层 , 但不是M5级地 震的发震构造 工程场区内有长度 大于10km的活断 层,且有5级以上 地震的发震构造 地震活动 近场区无M5级 地震活动 近场区有5M7级 中强地震或不多于 一次的M7级强烈 地震 近场区有多次M7 级的强烈地震活动 重磁异常 无区域性重磁异 常 区域性重磁异常不 明显 有明显的区域性重 磁异常 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活断层活断层对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n在工程的设计基准期内(一般为50200年),活 断层错动(包括引起强烈地震的突然错动和无震蠕 滑错动)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直接破坏。n由于活断层突然错动引发强烈地震动,其巨大动荷 载造成水工建筑物结构的破坏

5、、库岸崩塌或滑坡、 软基液化失效等,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活断层关于活断层的定义:活断层指晚更新世(10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层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活断层活断层的主要研究方法n遥感图像的解译判读n地质地貌法n野外地质调查和测绘n断层活动年龄的测定n古地震研究n地震资料的分析处理n活动断层位移监测和测量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活断层活断层的判别标志直接标志1、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断层。2、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 测定,其最后一次错动的年代,距今10万年者。3、根据仪器观测,沿断层有位移和地形变(大于 0.1mm/a)者。4、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

6、中分布或晚更新 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 动者。5、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 的断层。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活断层活断层的判别标志间接标志1、沿断层,晚更新世以来同级阶地发生错位;在跨 越断层处,水系有明显的同步转折现象,或断层两 侧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厚度有明显的差异。2、沿断层有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平直新鲜,山前 经常分布有连续的大规模的崩塌或滑坡,沿断层有 串珠状或呈线状分布的斜列式盆地、沼泽、冷泉和 承压泉等。3、沿断层有明显的重力失衡带分布。4、沿断层有水化学异常或同位素异常带分布。活断层的判别标志参考标志n航卫片上判读的清晰线性影像,小比例尺

7、 地形图上标示的线形排列的沟谷、山脊、 陡崖等;n区域夷平面或高阶地面上明显的高程差异 、河谷阶地位相图上明显的转折、两岸阶 地发育明显的不对称性等;n地球物理或化学方法探测的线性异常;n区域构造应力场中活动性强烈的断层段。常用断层活动性测年方法1n放射性碳(14C)法是一种基于放射 性同位素衰减的测年方法。n热释光(TL)法结晶固体在其形成 和存在的过程中,接受放射性核辐射 ,固体晶格贮存核辐射带来的能量, 这种能量在遇到外来热刺激后,又能 把能量释放出来,这就是热释光。常用断层活动性测年方法2n电子自旋共振(ESR)法用电子自 旋共振波谱仪来确定样品形成后所接 受的等效辐照剂量,可以推算出

8、样品 的年龄。n石英颗粒表面显微观测(SEM)法 对比所测样品中石英碎砾的溶蚀类型 和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得到样品形成的 地质时期。n关键是取样和资料分析。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地震安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内容n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的调查、分析;n近场及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的调查、分析;n场地工程地震条件的勘察;n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n地震动小区划。n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n区域性地震区划;n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n地震烈度与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分析;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规范要求 GB50287对安评的相关要求1n坝高大于200m或库容大于100亿方的大(1) 型工程或

9、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及以上地区的 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应进行专 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n对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坝高为 100150m的工程,当历史地震资料较少时, 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GB50287对安评的相关要求2n地震危险性分析应包括工程使用期限 内,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坝、库区 可能遭受的地震烈度;坝址基岩地震 峰值水平加速度及反应谱等地震动参 数;以及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n其它大型工程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 划图确定地震基本烈度。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区划图n“区划图”包括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 期调整表。n中国地

10、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 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设防水准为 50年超越概率10%,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 硬)场地。两图均不应放大使用。 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区划图n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 分。使用时应根据工程场地的具体条件按表3-5-1予 以调整。n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特征周期分区 场地类型划分坚硬 中硬 中软 软弱1区 0.25 0.35 0.45 0.652区 0.30 0.40 0.55 0.753区 0.35 0.45 0.65 0.90 第三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区划图nGB183062001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中涉及地震基本烈度概念 的,应逐步修正。 复习重点n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范围:远场区、近场 区和工程场区nGB18306的内容与使用n活断层的判据n规范对地震安评的要求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