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04论气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484322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04论气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04论气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04论气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04论气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04论气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04论气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04论气节(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 气 节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县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作者介绍 前期创作以白话新诗及散文为主要成就。 后期着力于文艺论文,有经典常谈、诗言 志辨、新诗杂话、语文拾零、标准 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问世。本文选自标准与尺度,该书1948年4 月由文光书店印行。收文23篇,多为文学杂 谈。集中包含动乱时代、中国学术界 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回来杂记 、论严肃、论气节、论吃饭 等作品,既点评时事,又熔铸经史。 创作背景论气节是一篇演讲稿,缘起于冯雪峰先生的文章谈士节兼论周作人,作于1947年4月13 日,虽是一篇时评,但作者贯通历史,梳理概念

2、 ,对“气节”二字做出了新的注解。周作人(1885-1967): 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 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五四”时期是新文 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以后思想逐渐消极。 抗战爆发后,留守北平 期间任日伪北京大学文 学院院长,日伪华北教 育总数督办等职。抗战 胜利后以汉奸罪被捕。气节是中国固有的道德标准,也是古代士人和后来的读书人信守的道德规范。在政权频繁更替的乱世,气节往往成为考量士人的最高标尺,是不可以践踏的道德底线。周 作人的附逆在国人眼中即为“变节”。对于周作人这位现代知识分子来说,传统士人的气节论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否适宜,是否还具有有效性?而标准自身是否也需要反思,值得检讨?

3、古往今来,围绕“气节”二字,产生了许多的历史典故。传统的“气节观”蕴含在这些历史典故中。朱自清先生钩沉历史,梳理传统的“气节观”,有破有立,进而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气节观”。文章采用了典型的“归纳法”。文本解读其一:什么是气节?作者将其严格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为后文提出 新的气节观夯实理论基础。其二:读书人的气节观历来有何种表现?读书人历史地位变迁过程中气节观的种种表现说明 :读书人从专制体制下的忠臣演变为独立自由的“知 识阶级”,气节观的更新变化是必需的。首先,严格区分气和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追溯两者 的历史渊源。气:士气浩然之气义气正气从这个历史渊源来看,“气”是带有战斗性的 ,是

4、富于“公义”的。节:达节守节失节忠节高节从这个历史渊源来看,“节”是保守的,消极 的,个人的。概括地说:“气”是敢做敢为的、动态的、变化的,能随时代潮 流而变的积极因素;“节”是有所不为的、静的、不变的消极的道德信仰 。其次,读书人气节观的历来表现及其变迁。两种性质的气节观:一种是偏重于“气”的积极有为的 气节观;一种是偏重于“节”的消极无为的气节观。前者通 常在士人运动中表现,后者通常在士人个体的道德操守中表 现。气节观的变迁:从消极无为转向积极有为,变迁的动力 源于士人群体的独立和壮大。文章说理的方法采用了朱自清所谓的“历史的方法” ,论说的过程伴随着某一核心概念的历史沿革的描述和 辨析。

5、这是典型的归纳论证方法。归纳法的要领是:征引广泛,举例翔实且需典型精要。 虽娓娓道来但展示出了理性的力量。思考与练习1、读苏武牧羊歌词,试 用归纳法论证“有所不为的节 ”同样具有时代价值。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旅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睡梦睡。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叫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苏武牧羊歌 词2、读朱自清晚年事迹,品评朱先生 的气节观及其现实意义。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评价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 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