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8364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 大会心得体会大会心得体会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心得体会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 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也是国人思维和心灵建设的一场革命。为了增强广大成员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能力,共同为依法治国发挥积极作用,九三学社中央 宣传部与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于 2015 年 11 月 16日至 19 日 ,在西安开展了九三学社中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研讨大会。参加此次研讨大会的主要有 全国人大常委、社中央副主席丛斌,社中央宣传部长、民

2、主与科学杂志社长穆建民,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晓东、许进等社中央领导,以及各省 、市思想 建设研究机构负责人及相关论文作者。我有幸能以论文作者的身份参加此次研讨会,作为一名年轻社员能有机会参加这种高级别、高深度的理论研讨会实在是兴奋与激动并存,因为这种层次的研讨会对我 来说,也许不会再有下一次。同时内心当中也是忐忑与不安共鸣,因为面对各路高手,自己着实有种滥竽充数之嫌。但是,无论内心是兴奋与激动,还是忐忑与不 安,我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一次与高手过招的良机,是一次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是一次思想与意识得以改造和升华的机遇,我必须用心体会,认真把握,而以 下 ,便是我的一点浅薄体会 。一

3、、明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本次研讨大会,我发言的题目是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之辩证统一,因此,我也特别关注了与会人员对该内容及相关理论思想的发言与讨论,使我进一步明确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的内在关系。“法治精神”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中所普遍尊崇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的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规则意识”是指 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无论是“法治精神”还是“规则意识” ,从根本上讲,两者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公平和谐、安定有序,其内在共同价值 不言而喻。而良性的法治精神有助于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端正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建立饱满的法治精神,与此同时,

4、恶性的法治精神会阻碍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偏 颇的规则意识会阻碍建立良性的法治精神。在实践之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规则意识是法治精神的基石,而法治精神是规则意识的守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 ,应当将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辩证地统一起来,以法治精神升华规则意识,以规则意识涵养法治精神 。二、国学思想,“礼 ”性思维与法治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在本次研讨会上,分歧最大、研讨最为激烈的恐怕就是对于传统国学是否可以与法治精神相融合,礼制是否可以做为规则意识的思想基础了 ,而关于这一点的讨论,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点。借论文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之辩证统一的发言机会,我另外发表了自己对“礼”的浅薄看法。在中华

5、传统思想之中,孔孟思想影响最为深远,而做为孔孟思想的 核心观点体现在一个“仁”上。但我个人认为,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的关键点在于“礼”上,要在当今社会建立“礼”性思维。如何才能称之为有“礼”,那就要做 到尊重,对一切客观存在与抽象事物的尊重。具体来讲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社会便会和谐;二是对物的尊重,人们对物保持 充分的尊重,才能做到客观;三是对事的尊重,人们对事物保持理性的尊重 ,就会公平、公正。以“礼”性思维做为支撑,以三个尊重做行为准则,民与民之间便可 团结和谐 ,国与民之间便可公平正义,整个社会与国家便可安定有序。这与法治精神的最终归宿社会和谐 、安定有序

6、是完全相一致且相吻合的。因此,在法治精 神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对国学思想的教育,对“礼”性思维的运用,让人们在生活当中养成“礼”性思维,以促进人们对国家法治精神的理解与遵守。本想借此机会纠偏改错,充实自己的理论。没成想却成了第二天分组研讨会上大家热议的话题,并且对我来讲,有些可怕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赞同我的观点,甚至有 司法界的同志称,曾做过相关调研,甚至出国考察过,也与国外专家讨论过这个问题,其结论是“传统国学是无法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的,传统国学理念已经不能 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传统国学理论讲究以德服人、道德至上,而我们法治精神要求我们依法治国,而法律明确了我们的行为准则,处事规

7、则,它们是不 同的两种形态 。我们应当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树立当下的规则意识 ”。这使我产生了些许动摇,如果真如该同志所说 ,有这样强大的调研实践做为支撑而得出的结论, 着实让我感到压力倍增 。一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方有实际调研,而我是纯粹的理论思考;二来,毕竟我经验不足,研究理论也尚显年轻,且反对之声 颇多。按照丛斌副主席的话说就是本没有想在闭幕式上就这个问题上多说。但,或许是分组讨论的结论并不统一,也幸好他真的多说了些,因为,正是他着重强调了以“礼”为内容的一番讲话,才坚定了我的信心,更是有种千回百转、柳暗花明的感觉。丛斌副主席在讲话中提到“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

8、求, 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含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它们都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法治精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价值体现”、“礼,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 相互关系,能够调整事物的发展 ,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礼乐作为道德范畴,是传统文化的基调,是文化基础, 是道德核心思想体系,它与法治思想建设相辅相成。”他还列举、运用论语、韩非子 、礼记等国学经典中关“礼”的阐述展开论证,强调说明,国学思 想、礼乐道德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依然是极为重要的 ,与法治精神是紧密结合的,绝不可“礼崩乐坏” 。虽然我无法将丛斌副主席的讲话一一记录,但他对国学和礼制的阐述与论证无

9、疑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我要向丛斌副主席学习,认真研习国学思想 ,深刻认识法治精神,深化基本理论建设,在未来成长的路上,能够真正做到论之有据,言之有物。三、高效的研讨为理论寻找沃土,为实践奠定基础在本次研讨会中,多有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来反哺理论知识体系的佳作与高水准评论,其中不乏全国人大代表,其实践经验不言 而喻。个人认为代表论文为依法治国的新期盼,论文作者以松溪河污染事件解决过程为例,阐述法治不健全的某些表现,结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精神,展望环境问题的前景,从而对决定出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

10、依法治国有了更加 真切的新期盼。也有以理论为基础指导实践,提出将如何开展社内工作,提高社员理论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的真知灼见,且以教师和法律工作者为众 ,其理论知识水平也可见一斑。 个人认为代表论文为论民主科学是九三人规则意识的精神基础 ,论文作者从科学、民主以及爱国的理念视角,以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九三 人规则意识形成的传统和机制,认为首先明确何为规则,何谓规则意识及类型。其次,确定了民主、科学是九三学社规则意识的精神基础的历史必然。最后,从九三 学社的组织构成以及社会知识素养 ,明确了爱国、民主、科学是九三人的共识和政治灵魂。更为重要的是反思九三人的规则意识有助于九三人的自

11、我定位与政治参 与,避免政治幼稚病 。与会的九三前辈们通过一次次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相碰撞,理论与实践的相升华 ,为我开辟出很多独特思维与视角。我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的学 习,定会为我今后的社内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指引,它让我找到了理论的沃土,更为我实践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会认真学习与总结各位九三前辈的经验,认认真真 与实践相结合,踏踏实实做好社内各项工作。四、反思自我,努力做合格的九三人做为九三学社一名年轻社员,在此次研讨会中听到很多 ,也学到了很多,但同时 ,这一切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品读如此高水准佳作,倾听这般深层次评论,我深刻感受到自身有诸多不足。论理论知识不足以雄辩,讲社史研究不足以解惑,话实践工作不足以高瞻,谈九三发展不足以远瞩,一种莫名的焦虑涌上心头,我必须认真思考。我渴望有那么一天,自己也可以像九三前辈们一样,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渴望自己是一名真真正正的合格九三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定将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与综合素养,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履职,定不负一腔热血,誓为九三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