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67666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法学院 魏建克内容提要v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v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v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v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v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几本值得一读的书v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秦宣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年9月。v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史,郑克卿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v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 赵曜,张 中云编,党史出版社,2011年8月。v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程伟礼,戴雪梅 等著,学林出版社,2009年3月。v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梅荣政著,武 汉大学出

2、版社,2007年版。v绪论:广义和狭义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义和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v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 索。它不仅包括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式 的社会主义道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道路、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道路),也包 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v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仅指改革开放 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v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只是中国人 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并没有凸显 其是否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 确的社会主义道路。狭义的社会主义更加突 出探索道路的正确性。

3、实际上,没有早期中 国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和 失败教训,就不可能最终找到狭义概念下“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v1、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v2、立足于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我们即坚持了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 的中国特色。”胡锦涛:“坚定不易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 报,2007年6月26日。狭义概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v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为出发点,以发展为主题;以中共领 导为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以人为 本为核心;以科学发

4、展观和和谐社会构建 为基本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的。v经济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v政治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v文化上: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多元发展,社会主义 v 核心价值体系。v社会上:和谐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表述v政治层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民主、 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四位一体”布局、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服务型政府、 正确的政绩观、政府职责体系、公共服务体 系、公民意识、新阶层、电子政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v经济社会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

5、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正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代企业制度、资 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城乡 二元化结构、民生、“五有”社会事业、 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 业援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经济适用房、大都市带、城市群等;v文化及意识形态层面:“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 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学习型社 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谐文化、文 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非物 质文化遗产等;v教育层面: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 略、科技体制改革、优先发展教育、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

6、育、高等教育强国、现 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公平、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督导制 度、科学人才观、人力资源强国、创新 型人才、大学生村官、免费师范生、农 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两基”攻坚、“两 免一补”、孔子学院等。v党的建设层面: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 设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 先进性建设、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反腐 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巡视制度、党代表票决制、党代表任期 制、党代表常任制、党的执政规律、党 内民主建设、学习型政党、干干净净工 作等。v对外关系和祖国统一层面: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一 国两制、九二共识、“三通”等;v社会发

7、展层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 、2020年奋斗目标、“十个结合”、“四个 坚定不移”、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改革发展稳 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v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分期v第一阶段:1949年1月-1956年3月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备。v第二阶段: 1956年4月-1978年11月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v第三阶段:1978年12月-1992年2月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v第四阶段:1992年2月-至今 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v。第一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备v一、新民主主义

8、革命完成和新社会构建v (一) 革命转变的方针和共同纲领v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v1949年7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v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v“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 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v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5页。v“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 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 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 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 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 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 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v 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不提社会主

9、义的原因v1.防止出现全国性的急于搞社会主 义的“左”倾冒险。v2.集中力量搞新民主主义建设。v3.广泛团结民主人士。(二)新民主主义的建设v1.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v2.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v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知识(双十指 示)(1950.10-1951.5)v3.开展 “三反”、 “五反”运动。v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 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工人阶级领导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 素。但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的代表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参加者。在经济上,新民主

10、主义社会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领导作用,但它所占的比重不大。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因素。在文化上,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 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思 想地位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社会 主义因素。但由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合法的,因而反 映这种经济基础的思想也必然存在并 具有合法性。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v毛泽东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中 国历史和

11、重视研究评价一些历史人物。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v(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v(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v(一)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实现,但存在一定 问题。v(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v1.公有制为唯一基础的经济制度。v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体和政体。v3.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形成。四、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v1.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 能性存在,但和平的力量“必须和必能克服战 争危险”。v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v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一边倒v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v一、中国式道路的初步探索。v(一)中国式

12、道路的初步成果v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v2.1956年9月中共八大v3.1957年2-6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 v4.1958年1月工作方法六十条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v(一)、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 识。v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对抗性矛盾消失,非对 抗性矛盾仍然存在。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 曾提出内部和外部矛盾,但是,1936年,苏 联宣传进入社会主义后,否认了社会主义社 会存在矛盾。v(二)毛泽东正处认为,矛盾才是社会 主义发展的动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v(三)整风运动中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误判。v1956年9-1957年3月中国国内粮食

13、、肉、日 用品困难而引发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农 民退社问题。v1957年2月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揭批。v1957年6月和10月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v1956年11月,八届二中全会,为防止波匈事 件在中国上演,中央决定1957年开展整风。v1957年4月27日,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v1957年5月中旬,毛泽东写事情正在变化 ,运动的主题开始转变。v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八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的讲话开始改变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表述。v1958年5月5-23日,八大二次会议。v“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 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 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

14、产阶级的斗争,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 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v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v1955年底到1956年初,针对经济建设,毛泽 东提出了“多快好省”的方针。v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乘风破浪 的社论中,提出了“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v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 义建设总路线。五、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成就和“左”倾思 想的继续发展v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恢复实事求是精神。v2.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的方针。v31962年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

15、v41963-1966年,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六,文化大革命道路及其失败v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过程。v2十年内乱后的反思。第三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v一、伟大的历史转折v二、改革开放的起步v三、改革开放的拓展v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一、伟大的历史转折v(一)中央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v1“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v2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v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v(二)理论务虚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v1思想领域内的无序和混乱现象。v2理论务虚会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v(三)平反冤假错案与调整社会关系v1平反冤假错案。v2调整社会关系。v(四)新“八字”方针与调整国民

16、经济v1新“八字”方针的内容。v2经济调整的明显效果。v(五)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v1新中国建立30年的基本评价。v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改革开放的起步v(一)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v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农业的发展史v2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创造。v对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深化。v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带来的影响。v(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的铺开v1中国城市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v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两个阶段。大包干纪念馆里个农民按手印群雕v小岗实行“大包干”,一年就大变样:1979年秋 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 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 400元,震惊四邻。这一变化不仅结束了小岗村 20多年吃“救济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