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466304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44讲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4讲 三类灾害的综合治理考能联动提升考向真题探究考题优化演练第 44 讲 三 类 灾 害 的 综 合 治 理考基自主落实考基自主落实一、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1.2.自然灾害 破坏疏松植被耕作制度3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基本措施具体表现调整 _ _的 布局压缩_ 扩大_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植被,_牲畜 数量_与 开发相结 合抓好川地、_、坝地和_建 设,充分挖掘_;营造防风固沙 林、经济林、_、用材林和_ 绿化;改善放牧管理,实行_ ;有计划存放表土,加大土地_工 作土地利 用结结构农业农业 用地 林、草种植 适当压缩压缩治理塬塬地缓缓坡梯田 水资资源 薪炭林四旁 轮轮封轮轮牧 复垦垦4

2、.小流域综合治理(1)重点:_,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_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2)措施:_措施;_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二、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1背景:以_为主的自然特征。保持水土有机、高效工程生物干旱2荒漠化成因 (1)自然原因:气候_,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_变化大;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2)人为因素干燥 年降水量3荒漠化的防治(1)核心:人与_的协调。(2)有效措施:恢复_,如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自然自然植被释释释释疑解惑疑解惑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中,包括气候、植被等因素,当前,人为因素是造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三、河流的综

3、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1三峡工程的效益:首要目标是_;其次还有发电、_、供水、_、水产养殖等。2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移民安置,其方针是_。3三峡工程的影响防洪航运灌溉开发性移民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区域中下游库区表现减轻_的破坏; 防治血吸虫病;减 轻洞庭湖萎缩,改 善枯水期_;调 节_; 减轻环境污染及酸 雨危害阻断_; 加剧水土流失和 _淹没自 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洪水水质质 局地气候鱼类鱼类 洄游环环境污污 染(1)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都是利用与治理。(2)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要建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旅游和水产养殖的合理关系,才能保持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

4、互协调。释释释释疑解惑疑解惑考能联动提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分析1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及治理水土流失的产生首先是自然因素,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加速了水土流失,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图所示:2图表解析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 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 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 共同点:人为滥垦滥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 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 (2)从经济角度看,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同 相比而言,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 大。方法突破方法突破主要原因是: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

5、,每 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多为由 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 被蚀去,恢复更加困难;地处江河下游地区 ,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 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各有所不同 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牧;南方丘陵山区 侧重发展多种经营。学以致用 1新华网西安2010年10月26日电 “山坡坡栽 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 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在延安市 宝塔区张新庄村群众眼中,这首“信天游”不但 唱出了自己村庄的变化,也唱出了整个黄土高 原的变化。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整体模型 试验,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

6、土保 持规划的合理性。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植被 覆盖 率(%)降水量 (mm/30 分钟)径流量 (m3/30 分钟)入渗量 (mm/30 分钟)产沙 总量 (g)减流 效益 (%)减沙 效益 (%) 1006.09.775.020.8580.78 99.30 856.020.463.951.5259.75 98.77 706.027.313.264.3446.27 96.48 606.038.242.1724.11 24.77 80.41 406.041.911.8157.29 17.53 53.45 206.042.441.7688.75 16

7、.51 27.89 06.050.830.92123.0700(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对减流 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 A20%40% B40%60% C60%70% D70%85%(3)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B植树造林是重要工程措施C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D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解析:该题以新闻材料切入,利用科学数

8、据为依托 ,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解答该题的关键 是认真解读分析表格数据,从中发现规律作为解题 的依据。第(1)题,对比表中径流产生量和入渗量数 据,可看出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第(2) 题,植被覆盖率由60%增加到70%,表中显示减流 效益由24.77%提高到46.27%,同时,减沙效益由 80.41%提高到96.48%;从数据中可看出,减流减 沙效益增加幅度要大于植被覆盖率增加幅度。第(3) 题,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应该是保持水 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答案:(1)D (2)C (3)D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防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生产状况下产生不同的荒漠化问题

9、,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西北地区东西绵长,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但都有荒漠的分布。荒漠化的地理背景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不同的成因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理,运用综合联系图表就是为了整理它们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学习起来一目了然。方法突破方法突破学以致用2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于2008年1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材料2 :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以西是_。(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

10、成原因。(3)C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 古自治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 旱区的分界线。第(2)题,科尔沁沙地分布于半干 旱的农垦区周围,是由于过度开垦形成的,荒漠 化土地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第(3)题,呼伦贝尔 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 集中连片的掘水工程使得牲畜数目迅速增加,大 面积的草地被破坏。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2)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过度农垦,破坏植被。 (3)斑点状的荒漠化圈。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 ,过度放牧。1长江流域洪灾多发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

11、为原因,其原因与对策可用下图表示。2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是一项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最终完工 后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具体内容详解如下:(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来水大。影响因素:a气候降水多,降水 变率大,如季风气候;b水系流域面积大, 支流多,入海口少;c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排水不畅。影响因素:a地形地势低洼, 不易排出;b河道弯曲,排水不畅;c河道淤积 ;d占用河道。 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a围湖造田;b 泥沙淤积。方法突破方法突破(2)水电站的建设条件 水电站的建设条件,首先要看区域内水能资源 的丰歉程度,而水能资源的丰歉程度主要取决 于河流的落差和径流量的大小。

12、其次,水电站 建设要考虑建坝的自然条件,如地形特点会影 响工程量和资金投入量,地基的地质构造会影 响大坝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等。第三,水电站建 设要考虑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如经济水平、交 通状况、社会承受力等)。第四,水电站建设还 要考虑到建设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 及对环境的影响。学以致用 3(2011年桂林模拟)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 (2)题。(1)三峡水库156米蓄水选择在910月份的原因,主要考虑( )A水量较大,泥沙淤积较少B水量不大,放闸蓄水容易C气温较低,工程容易施工D进入秋季,农业用水较多(2)三峡工程的发电是利用图中的落差( )AH1 BH2CH3 DH2H4解析:第(

13、1)题,三峡水库156米蓄水选择在910月份,此时水量较大,泥沙淤积较少,有利于水库的保护和使用。第(2)题,三峡工程的发电是利用上游水面和下游水面的落差进行的,即图中的H2。答案:(1)A (2)B考向真题探究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分析近三年非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 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看:2009年北京文综对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进行了考查,其他内容涉及较少,但 荒漠化问题是重要的知识点,往往和西北地区 的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考查。2从命题角度来看:一是直接设问,如我国 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二是隐性介入, 如西北地区的环境和荒漠化问题、长江的治理 和田纳西河的治理等。 3

14、从能力立意的考查来看:教材提供的案例 ,要求用案例所涉及的原理来解决相关的一般 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侧重对调 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2010年高考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 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回答(1)(2)题。 (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 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真真题导题导题导题导 航航考向一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例例1 1(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处修

15、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 BC D【命题立意】 本题组以黄土高原为例,考查 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等问 题。难度中等。 【思路点拨】 第(1)题,黄土高原上黄土地貌 形态非常多,切割较深的黄土沟是沟谷;孤立 的黄土丘是黄土峁;长条形的是梁;范围较大 的黄土高原残留面是塬。第(2)题,针对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传统轮荒 方式会加重水土流失。 【标准答案】 (1)B (2)C(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文综卷)下图示意 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 ,完成(1)(2)题。考向二 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例例2 2(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 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流域内(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