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复习指导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6616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诗歌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诗歌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诗歌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诗歌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复习指导(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古诗鉴赏复习高考古诗鉴赏复习答题指导答题指导2012年4月16日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型预测1.分析诗歌意象型(景物形象) 2.分析意境型 3.分析主旨(情感)型题 4.分析抒情形象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5.字词领全诗型(诗眼)型 6.炼字型 7.分析句意型 8.分析语言特色型 9.分析技巧型 10、态度观点型分析句意型 提问方式 这句诗好在哪里?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请看诗歌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

2、选一个角度,作一简短赏析 。答:运用了对仗的手法(1分),“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 ”,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1分),写出了山村优美的 田园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分)。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示例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 拟人的手法的诗歌中的证据(1分)。写了 田园风光的盎然

3、生机(2分)。抒发了诗人对这 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答题公式公式: 诗句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 诗人怎样的感情。模式:某句诗用了 的手法(1分),写了 的 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1分),具 有 的优点(1分)。抒发了诗人 的 感情(1分)。 思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8.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请看诗歌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此诗的语言

4、特色是清新自然、朴质无华 ,口语化。(步骤画龙点睛指出何语 言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口语化语言) ,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 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 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 结合语句具体分析如何体现这语言特 色的)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步骤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试作简要赏析。答案示例答:全诗语句直白,意思含蓄,讽刺深刻。(第一步)前两 句景中带情,展现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而“箫管迎龙”,后两 句则与此相

5、反,朱门(达官贵人)担心春雨到来使管弦受潮 而影响寻欢作乐。(第二步)前后反差对比,抒发了诗人 的同情与愤慨之情。(第三步).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 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谓王观的作品“新丽 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诗的“新丽”体 现在什么地方?试作简要赏析。 答:此诗运用比喻,词语新鲜明丽;想像新颖别 致,风趣俏皮。(步骤画龙点睛指出何语言 特色)“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眼波和眉峰来形 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 ,修辞巧妙,词语新鲜明丽。“眉眼盈盈处”“千

6、万 和春住”, 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 春同在,想像新颖别致,一语双关,风趣俏皮。( 步骤结合语句具体分析如何体现这语言特 色的) 这首诗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 、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 时依依不舍的心绪和祝福。(步骤指出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公式 公式: 诗句诗歌有何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在诗歌中 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模式:某句诗有 的语言特色(1分), 首联 ;颔联 ; 颈联 ;尾联 , 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1分)。 思路: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歌中的证据。指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类9.分析技巧型提问

7、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 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请看诗歌 A.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 手法)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阐释手法在诗歌中的 证据)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流露出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分析表达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B.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刻

8、画了梅花什么样的特点?用 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手法。诗歌前两 句用比喻刻画了墨梅“淡”雅朴素,高洁“清 ”秀的特点;后两句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 点墨梅不夸颜色夸“清气”(步骤阐释 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全诗用托物言志的 手法表达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高洁 的情感。(步骤分析表达出诗人怎样 的感情) 答题公式 公式: 诗句诗歌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 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模式:某句诗用了 的手法,写了 的内容 (归纳时摘录诗中词语组合),抒发了诗人 的感 情。 思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9、感情。古诗词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反问 用典 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类抒情类 间接抒情3 .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 托,细节描写,白描 ,对比,衬托(正、 反衬),象征叙事抒情借古抒情概念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 括对现实 生活中某些问题 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 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 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 语言含蓄、精练,可收到 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 果。联 想想 象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

10、的 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 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 型。 衬托 或烘 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 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 春心托杜鹃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 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2.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类 别概念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对 比 对 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 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揭 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 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直抒 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 自然景象

11、所产生的富有哲理 性的思想。 借景 抒情 融情 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 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 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 物抒发感情。 托物 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 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 者的心志。 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 余闲。2.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类 别概念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叠字用重叠的字表达一种特殊 的效果,作用:增强语

12、言的 韵律感; 强调突出情感. 以古 讽 今借古事讽现实 ,借历 史,叙述古人,实则抒 发自己对人、事物的 认识。 动静 结合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与烘 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 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从正面着 意描写 一般用于描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类 别概念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虚实 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 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 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 ,未来为虚。 正侧 结合侧面描写给读者留下更多 的想象空间白

13、描 或工 笔用简洁朴素的文字,干净 利索的勾画出事物的形状 、光暗等,以表现感受。细节 描写抓住人或物极细微的动作 进行描写,能获得“见微 知著 ”的效果如:李煜虞美人“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须.少年见罗敷耕者 出者”天净沙秋思停杯投著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类 别概 念说 明例句表 达 技 巧修 辞 手 法比 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 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 喻、暗喻、借喻。有突出 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 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借 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 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 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 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 张对事物的形象、特

14、征、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 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 表达事物的作用。 1.羁鸟念旧林,池鱼 思故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类 别概 念说 明例句修 辞 手 法设 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 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 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反 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 感情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1.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 2.凭谁问,廉颇老矣,

15、尚能饭否。 谢亭送别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1、乐(哀)景哀(乐)情2.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 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中则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 以突出形象。问刘十九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的前三句,诗人尽情渲染:自己新酿造出的米酒,微呈 黄绿色,面上还有一些悬浮物细小如蚁;那酒正放在红泥抹的小 火炉上温着;这时天快黑了,看来要下雪了。经过这一番渲染, 最后一句发问也就水到渠成:我想饮酒取暖,你能陪我喝一杯吗 ?3.动静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 成,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舟夜书所见查(Zh)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sn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 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 句写动态。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 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 什么样的情感?4.细节描写作者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