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46564 上传时间:2017-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远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远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远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清远市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题共六道大题,24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2答卷时,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填在答题卷对应横线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题(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伫立贮藏 罗绮旖旎 眷属万众瞩目B翘楚讥诮 纤绳纤维 沆瀣引吭高歌C摒弃屏息 谛听缔造 泥淖卓尔不群D熨帖驾驭 诽谤滂沱 奢靡靡计不施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县( ) (3 分)高亢响亮、震

2、撼人心的秦腔作为一脉偏于西北一隅的地方剧种,它和八百里秦川大地上的水土风貌生死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秦腔盛行的黄土大地辽阔、厚重而悠长,痴情秦腔的秦地人民则质朴、粗犷,而又生机勃勃;它们共同构筑了此篇散文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A。震撼人心 B生死攸关 C粗犷 D生机勃勃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3 分)A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B预计将于 2015 年建成的粵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決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C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伟大的建筑往往成为

3、一个民族、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的象征物。D40 多名 90 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 4374 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 200 名左右的老人手中。4把下列空缺处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_ 。_。_。_。_。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发现了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干灾万毒,有谈笑自若的人。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

4、都变成快乐的资料。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A B CD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选自李太白全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旅舍,客舍B百代之过客也 过客:旅

5、客,旅行者C而浮生若梦 浮生:人生漂浮不定D幽赏未已 幽赏:幽静品尝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 光阴者,百代衣过客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蚓无爪牙衣利,筋骨之强C 飞羽觞而醉月 D 况阳春召我掣烟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3 分)A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大块假我以文章D群季俊秀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这篇序言主要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观赏烟花,饮酒作诗,从“浮生若梦”等颓废语可看出李白具有及时享乐的消极

6、思想,闲谈酗酒。B李白从“羽觞”杯这种酒器的形状像鸟,产生想象,生动地用了一个“飞”字,就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C这篇文章的结尾一句,表达了一种兴致勃勃的情绪,让人觉得,欢乐的酒宴正在进行。这一结尾真是别开生面。D这篇文章意境是高雅的,格调是明朗的。能够获得艺术上的享受,还能提高精神境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生。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 分)(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 分)(2)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3 分)(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3 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 分)浪淘沙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7、。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注释:隈:wei,角落。(1)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 分)2(2)有人认为“尽”字用得极妙,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4 分)h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1)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 夫仁者,_,_。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 _,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 (陆游书愤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 6 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 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

9、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 1975 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 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 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

10、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 2-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 96 只蟾蜍几乎在短短 3 天内变成 0。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 ,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

11、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 5羟色胺水平升高。 ”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作出反应。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

12、”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震的结论。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A动物通过感知地下水的化学变化在即将发生地震前感知到,从而逃离地震区。B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雷切尔 格兰特的研究发现促使了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C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在地震发生前出现异常具有特殊性。D格兰特所监视的 96 只蟾蜍在

13、地震前三天都搬迁了。E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会使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粒子与空气发生反应后变成离子。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 分)A动物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行为可以预测地震。B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震发生前动物行为异常表明动物预测地震具有普遍性。C实践证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D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目前已经建立,可以进行地震预测。1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4 分)答:1 5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 ,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4 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

14、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十几种品类。或问:谁为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日: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 A尤其是自夸生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 B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

15、。于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所以,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但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在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八3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杆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竞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