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5096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识别与分析冷眸透射似水温柔Duke QQ:1830678118主 要 内 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 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识别与分析举例概念n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 害因素。n 主要包括: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其他职业性有害 因素。n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根据 经验或通过工程分、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监测、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建设 项目或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的 过程。n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

2、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环 节,也是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形式或性质、分布、浓度或 强度、作用条件、危害程度;分析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确定健康监护 指标;为职业病诊断提供证据;确定职业病危害监测指标;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 实施;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的 重要技术支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一)生产

3、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n 1、化学因素n 2、物理因素n 3、生物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目前已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339种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目前已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47种(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

4、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目前已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2种n (白僵蚕孢子、枯草杆菌蛋白酶)(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按导致

5、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 射)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n识别要全面n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n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n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u经验法u类比法u检查表法u工程分析法u调查检测法u其它方法经 验 法概念: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

6、识和实际工 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工作场所存在或 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的方法。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建设 项目的评价,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型行业和工艺的职 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 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 分析。 经 验 法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缺点-受评价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 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类 比 法概念: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职业卫生调查和监测、统计资料进行类推,分析评价 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已有相同或相似企业的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

7、因素的识别。类 比 法n优点:直观、可以定量(通过对类比现场 的调查、监测);n缺点:相似可比性的差异带来偏差。工程特征的相似性(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 材料、产品结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差异性; 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检 查 表 法概念:对设计的工厂、车间、工段、装置、设备、生产环节、劳动过程的相关要素以检查标的方式进行逐项检查, 辨识分析各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可单独应用于一些工艺简单的项目,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对一些工艺繁杂的项目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 查 表 法优点:通过系统的检查,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辨识,应用范围广;缺点:检查表的通用性

8、较差、同样受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大项目实施起来花费时间长 。工程分析法概念: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 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 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项目,不易找到类比对象。调查、检测法n概念:在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基础上,应用采样分析仪器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进行鉴别分析。n适用范围:存在混合性、不确定的因素的项目。优点:真实可靠,可以识别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 因素;缺点:受仪器设备限制,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其他方法系统分析、排查法;理论推算法;健康监护结果

9、、案例分析倒推法;文献检索法:相关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 化学物报道信息分析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1 资料收集调研:项目建设情况与设计资料;生产过程设计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 产品及副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化学品理化特征与毒性特征;健康监护与监测资料;相关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2 现场调查与类比调查物料用量与产量,杂质含量;原辅料加料口及其密封情况;防护设施与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 情况;抢、维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事故与应急救援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3 工程分析涉及物料;工艺水平、工艺过程与物资转化;设备布局与交叉影响;防

10、护设施措施;4危害筛选用量大、挥发性高、毒性高、危害性大;出现几率多、浓度或强度高;接触人员多、机会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1 原辅材料:种类与数量;形态:气体、液体、固体、气溶胶;理化特性:挥发性、熔点沸点;储运、装卸;加料、投料杂质(金属矿料、石油气等:铅、砷、磷 、硫、氨);产地(煤炭、原油);毒性资料与质检报告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2 生产过程 生产原理:条件化学过程:化学反应、物料转化;物理过程:压力、温度、机械挤压切割;物理化学过程: 生产方式: 设备选型: 工艺水平:密闭性、自动化程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3 产品副产品种类、数量;形态;包装、

11、储运;废品废物(废气、废液、废渣)。物料平衡去向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举例n典型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n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的行业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一、火力发电n(一)原料:燃煤、燃油、燃气、生物燃料n1 燃煤为原料:n装卸:手工、翻车机、堆料取料机、梨煤器n运输:汽车、火车、胶带机n储存:煤场、煤棚、煤仓n加工:破碎、制粉n分析检验:采样、制样n其他:计量、维护、动力n杂质:硫、氮、砷n特点:用量大、固体粉末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2 辅料n化水处理:盐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磷酸盐 ;酸、消毒剂、絮凝剂;n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剂、消毒剂n点火:柴油,蓄电池n电器绝缘:六氟化

12、硫(四氟化硫、十氟化硫)n脱硫:石灰石;脱硝:氨n抢维修:n其他:抗燃油、润滑油n形态:液体、固体、气体n储存:罐、瓶、桶等 n运输:罐车、汽车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3 生产过程n化学:n燃烧、氧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n焊接:氧化n生产方式:煤粉喷吹;自动加药、手工加药n物理:高温、动力、焊接n设备:高温、噪声设备n4 产品:电能电磁效应n副产品:蒸汽高温n废品:渣、粉煤灰n废水:污水处理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二)机械制造n1铸造:原料:石英砂、铝硅酸盐耐火材料(混合)、铬铁矿砂 、锆砂、镁砂等;合金辅料:胶合剂:滑石粉、煤粉、石墨、水玻璃、膨润土 、黏土

13、生产工艺:造型:填料、震实、展压、紧实:手工、气压:粉尘、振 动、噪声烘干:燃煤: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高频加热:电磁场。高温熔炼:高温热辐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烟雾、 金属氧化物粉尘;浇铸:同上铸件清理:吹扫、打磨粉尘,切割、打磨噪声、振动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2锻压n原料:金属料坯n生产工艺:n加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煤尘、炉渣尘n锻压:金属氧化物尘、噪声振动n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3热处理(改变金属性质如硬度、韧度、 弹性、导电性)原料:酸、碱、金属盐、硝盐、氰盐、有 机溶剂(甲醇、乙醇、丙烷、丁烷、丙酮

14、 等)、 金属坯件生产工艺:加热:高温热辐射淬火:局部高温引起的烟雾产品:坯件: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4机加工原料:工件,乳化液、切削液(润滑)生产工艺:车、铣、刨、磨、钻 噪声、振动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5 焊装n手工电弧焊:原料:焊件、焊条(焊芯:钢、碳、锰、硅、铬 、镍、硫、磷等;药皮:氧化铁、锰、钛或大理 石、荧石)生产工艺高温电弧熔结:电焊烟尘(氧化物颗粒)、电焊 烟气(锰、铬、镍氧化物、氟化氢);电弧光( 紫外辐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高温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氩弧焊原料:金属焊丝、氩气生产工艺:高温电弧熔结:金属氧化物尘(偶尔烟气) ;臭氧、氮

15、氧化物;高温、紫外辐射、电 磁辐射;放射线(钍钨电极)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等离子焊(弧区温度达10000度以上)原料:工件、电极生产工艺:等离子弧高温切割、熔结:紫 外辐射、 放射线;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 气(特殊情况);高温热辐射、噪声、高 频电磁场;电焊烟尘(金属氧化物)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二氧化碳保护焊原料:二氧化碳、电极、工件生产工艺高温电弧熔结:紫外辐射、高温热辐射; 电焊烟尘;氮氧化物、臭氧等(稍低)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6涂装原料:树脂类、油脂类;溶剂(汽油、苯系物、乙醇、 乙酸乙酯、酮类);颜料形态:液体(挥发性)、固体或粉末储存:桶?,调漆生产工艺:手工、自动喷涂(溶剂挥发物)静电喷涂电泳涂装辅助工艺:喷涂前表面处理机械除锈:喷砂:粉尘、噪声、振动化学除锈:酸:酸雾其他:除油:碱:碱雾 磷化:磷酸盐烘烤:高温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7表面处理n电镀(镍、铬、锌、铜、锡、合金)原料:抛光啥、除油剂(种类繁多)、电镀液( 氰化物盐、氯化物盐、碱)、侵蚀液(硫酸、盐 酸、硝酸、氢氟酸等)生产工艺:磨光:粉尘除油:溶剂、酸碱、侵蚀:酸雾、氟化氢雾电镀:氰化物蒸汽、碱雾、金属盐雾、电磁场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n化学镀(利用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选择性 还原析出到经活化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